“视觉”对于时尚的重要意味不言而喻,时尚行业从来就不乏引人注目的图像。除了职业摄影师之外,制造、传播、审核、获取、归档和使用摄影图像的主体覆盖了整个时尚产业:设计师、造型师、化妆师、品牌公关、模特经纪人、时尚博主、自媒体人……一部分“外人”眼里,时尚行业中的摄影图像仅仅呈现出剥离了种种功能的、被规划的“美”或者“潮流”,但摄影作为信息媒介(如模特图录)、记录和归档工具(如街拍)的功能同样运作于这个领域的多个环节。本刊记者采访了来自广州的前时尚媒体从业者、现在的时尚自媒体人辛奕旋,请他介绍自己的不同身份在应用摄影图像时存在哪些样态,并结合自己运营的公众号文章中对街拍图像的捕捉和使用,讲述自媒体在参与时尚产业话语构建的过程中,如何将摄影的实证性为己所用。
你之前有过时尚媒体的从业经验,而今是时尚领域的自媒体人。前者主要处理他人拍摄的图像,而现在更多是借助自己拍摄的图像来传播信息。那么,时尚媒体编辑的经历对你现在运作自己的媒体平台有哪些帮助?
我很幸运有过在媒体领域工作的经验。一方面在拍摄上,使我在专题策划、人员统筹和对拍摄整体的把控、细节的调整上都有了基本的认识,这对我之后的工作开展其实帮助非常大,特别在画面的控制上我常常跳脱摄影师的视角,从编辑的角度去取景,这是挺有趣的一点,我常常会考虑到图片后期制作效果的事情,可以说这是我与其他摄影师不同的优势资本。
另外,经历过传统媒体(杂志社)和新媒体(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的更替交接,两者不同的工作模式也让我受益匪浅。
杂志社是期刊的工作方式,往往在月中确定每个人各自的专题,用两个星期或者更多的时间去磨内容—做调查做采访等等,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扎实的调查研究是你有自信把文字印刷出街的底气,而且严谨的文字措辞表达也成为网络语言泛滥当下难得的修养。
新媒体的工作很锻炼抓热点和提炼标题的能力,能够全网络地搜集信息也成为不可缺乏的本领;不过越是经历过热闹喧嚣,越能明白宁静的宝贵。体验过新媒体高峰期的生活—追逐热点的快节奏和制作过多泛滥同质内容,越是让我学会沉淀自己,找回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找到打动人心的鼓点。
你怎么看待媒体编辑、自媒体人和摄影师这些身份的交叉?
这半年来有个词蛮流行—“斜杠一代(Slash Generation)”,形容越来越多青年“同一时间段内拥有超过一种职业身份”的社会现象,例如自媒体人/摄影师,不同职业身份之间用一道斜杠区分。这些青年则被称为“斜杠青年”,我想我算其中一员。
其实我大学念的是机械科系,跟编辑/摄影师的职业身份八竿子打不着,我能够同时选择自媒体和摄影师作为职业,一方面是兴趣爱好使然,另一方面是恰好碰上了国内大环境变化的机遇,社会结构多元化了,同时互联网进步、远距离协同办公的便利也激发了更多新颖的工作方式的产生。
之前看过一个报告,里面的观点我很认同—我们的上一代人通常在25岁前后已经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选择,开始进入稳定的成人角色;而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我们的生活还充满了变化,对于自身角色、人生可能性的探索还非常剧烈。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探索自我的时间被大大拉长了。很多人都还没能在这个年龄时期发展出一个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身份。对于我们来说,确定一个稳定的职业身份变得越来越难。“斜杠有时候,只是我们身份探索的一个发展阶段。”
你在公众号和个人网站中较多地展示了你的街拍影像,基于它们撰写文字,与读者互动。这些街拍从目的上来看有不同吗?它们是你所接的工作项目还是自发的行为?
我的街拍一般分为杂志约稿、品牌合作和个人拍摄。因为图片的拍摄初衷不同、面向的读者不同,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们不一样的面貌。
雜志约稿都是编辑提前策划好专题,我们根据专题内容进行拍摄,例如《球鞋少年》系列和《下午茶》系列。这些照片是在编辑的专题框架下发挥拍摄,图片后期会在美术编辑的处理下—为了与其他杂志内容的统一性—稍微向杂志本身的调性倾斜。
品牌合作一般是品牌策划部寻找合适的模特和场地,混搭了品牌的服饰进行街拍创作,一般也会有事先设计好的主题,主要用于新媒体的推广内容,制造网络传播内容,促进品牌销售额或者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名气。因为需要特别突出品牌产品,所以构图和视觉重心都会倾向产品。
而我的个人拍摄则是凭借个人意识在街头自发地按快门,俗称“扫街”,例如2016年10月份和今年4月份上海时装周的这两辑照片,就是扫街之后挑选出来的成片。当时我带着85mm的定焦镜头,远远地拍摄我认为穿着有想法的人们,照片里的他们并不知道镜头的存在,状态悠然自在,十分动人。狭义地讲,在一个时间段内在一座城市的不同地方进行街拍,其实挺能反映一座城市当下的时尚风貌。而这种布列松式冷眼旁观的拍法,尽可能不打扰被摄者,做个单纯的记录者,最终拍摄的图片也相对耐看和有韵味。
从自媒体的角度出发,街拍照片是怎样参与到时尚产业的运行之中的?
街拍真正的商业化可能要从“时尚博主”这一职业风靡全球之后算起。许多时尚博主一开始都是靠街拍起家,成名之后,街拍也相辅相成地成为了其盈利的工具。
时尚博主一般会以图文内容、互动回复的行为博得关注者的关注和转发,品牌方看中博主的“粉丝”效应和购买转化率,便会通过广告的形式渗入到博主的新媒体推送内容当中。而街拍是大多数品牌和大多数博主会选择的、较为约定俗成的合作方式—通过在博主的街拍图片和配文中曝光品牌产品,提高关注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购买欲,从而实现购买转化。
在现在快节奏的网络读图时代,光彩夺目、构图精美的街拍图片总是能迅速博得互联网用户的关注,而在互联网引起评论和转发是头等重要的事。
你前面提到,高峰期的新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同质化严重。而今作为自媒体人,你是如何规避这一问题的?请结合你在个人平台上对自己街拍图像的选择、归类以及设置的话题,来具体谈一谈。
独一性和差异性是新媒体时代的普世法则,能够做到这两点非常可贵。不追风不赶浪潮,不烹煮、放大人们内心焦虑的鸡汤,也不做流于表面、人云亦云的样板文章,做真实的内容,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深耕,同时满足订阅者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图片质量和文字措辞方面保持一定的审美追求。这十分了不得。
同样做街拍,保证图片质量以外,有所创新是拉开差距的方法。跟插画师合作街拍插画、设置不同的图片长宽比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或者锁定屏幕横屏观看,这些我都尝试过,除了照顾读者的新鲜感外,也是影像工作者爱好实验的性格使然。
其次,我镜头捕捉的人物造型不会是过度夸张的,但也不满意流于大众。在拍摄一开始,我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选择;后期制作的时候,整体构图、人物状态是再次筛选的标准。图片的取舍标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日本杂志(例如《Fudge》)的影响,他们常常把奢侈品牌和平价品牌混搭造型,每套衣服都能自然呈现出符合杂志调性的风格,追求打造一种靠近日常的生活方式,向读者宣扬可用、实在的美好生活态度,而不是高不可及的精英姿态抑或者成为哗众取宠的衣服傀儡。
街拍图片能给观者灵感,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例如今年4月份上海时装周的街拍,里面大部分人物的造型都是可参考、实用性很高的。以前有读者跟我说,她常常会拿出杂志或者手机保存下来街拍图片,每天早上出门前对照着参考、选择自己的搭配。街拍作品的这种延伸效应,挺让人惊喜。
另外我通常不會在图片拍摄的当下就在个人平台发送,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回顾这些图像,如果还觉得“诶,拍得挺棒”,那我觉得可以发布出去跟我的订阅者们分享。例如这两辑上海时装周的街拍图片,躺在硬盘深处的文件夹里四五个月,我再次打开,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拍摄的激情和图像呈现的力量,于是决定曝光它们。能够不着急,不被社交媒体的焦虑感传染,这挺重要的。
在文字方面,因为之前在媒体担任过校稿工作,对文字我锱铢必较;尽管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进化成新的传播语境,但依然坚持对流行语止于了解,书面上极少使用网络文字,这是我对自己的标准;当然,有些作者可以做到诙谐、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这也是可取、令人佩服的。
从你个人公众号的内容来看,你有意识地将个人的态度和评价跟具体的照片结合了起来。我的理解是,相较于其他高度受控的时尚和商业摄影(从拍摄到流通、应用),更加自由的街拍其实更能适应自媒体人从自我角度出发,对图像及其涉及的时尚文化中的话题进行筛选(把关),继而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引导受众。你是否认可这个观点?
的确是这样,因为从事过媒体工作的缘故,潜移默化地,总是会从编辑的角度去做全局的思考和输出,而相对个人化的街拍很好地满足了我这一点私欲。编辑经历中养成的对影像的敏感度使我注重在拍摄后仔细观察图片,去发现“时装精”们的穿搭小心思。文字评论一方面提醒阅读者的注意,另一方面也让我学习大家是在哪些地方花了力气来打造自己的形象,哪些地方迅速吸引了旁人的眼球。
不过我并不刻意“引导受众”,能够保持我自己的审美水平、输出独立思考的观点,比较重要;而且我一直认为作者的表达和读者的接受从来是两回事,能够百分百理解到作者本意的读者几乎不存在。我希望能做到的是呈现多一种可能性,利用文字和图像,创造跟读者平等对话的机会。
对于不了解时尚领域的人来说,你在自媒体平台上呈现的一部分人的装扮、衣着往往被简单归为“浮夸”“奇装异服”(如你公众号里的文字所言)。能否谈谈这些视觉上所谓的“浮夸”实际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摄影图像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吃瓜群众”去理解时尚文化?
不熟悉时尚领域的人们可能还认为服装承载的作用只是保暖遮体,见到不常见的着装风格很容易就会侧目吐槽、惊讶鄙夷。仅靠表象就轻易评断是不可取的。
身着“浮夸”可能是为了哗众取宠,但其中也不乏敢为人先、大胆创造之人。十年后、二十年后说不定这样的着装风格便成为了主流,要知道,上世纪解放初期国内的主流服装还是中山装。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国内目前的服装市场越来越开放,各种风格都在养成,希望“吃瓜群众”能对不同于己的群体示以宽容,多些了解后再下论断。
摄影图像永远只能在二维平面给予信息,我挺希望我拍摄的图片和我在个人平台上的分析、评论能激发阅读者的好奇心,成为信息树状图的一支,为读者打开一扇窗户,以看到更多元的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