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勤
一、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都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职业生活方式,学习是管理者提高管理素养的必要手段。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除了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学习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要努力成为本部门的业务专家。
“专业知识”不单单是指你所负责那个学科的学科知识,还包括:
1.教育知识。掌握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其他教育科学知识。
2.学科知识。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等。
3.学科教学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小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
4.通识性知识。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等。
“业务知识”不同的处室,其职能、职责也是不一样的,学校的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信息中心、艺体中心等部门,平常都在忙着干自己的事,但对自己所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工作程序等不一定都能做到驾轻就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把自己定位在“部门专家”这个“位置”上,必须重视学习和实践,要努力成为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董事长”。
二、善于观察,勤于观察
不会观察就不会管理,对日常存在的管理问题、教学问题等熟视无睹,就是不懂管理。能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是一种“隐性”的管理能力,发现问题后能解决问题是一种“显性”的管理能力。现实中,有的人就是发现不了问题,也可以说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观察这根弦,但是,如果发现了问题而不及时解决,就会越来越松散,越来越难管理。
三、善于沟通,勤于沟通
中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或问题,要学会沟通,及时化解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沟通的目的,一是促进相互间的了解,二是达成共识,三是化解矛盾。沟通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体现着一个人的工作智慧。沟通要讲究策略,面对不同层面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家庭背景的人、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不同心态的人,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沟通是一门学问,与人沟通之前,先要有个预设,多几个假如,要耐着性子与他人沟通,同时要学会随机应变,该说的话,关键时刻要点出来,要有一个预期的沟通目标。沟通期间要努力赢得对方的信任,不要让对方觉得你是站在他的对立面上与他(她)交谈。沟通过程中切忌大声嚷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四、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思考是创新的基础,只学习(观察、了解)不思考,成长的就比较慢。思考是创新的原始积累,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一个善于思考的管理人员,能够有条理地处理好各项事务,能做到用心做事,高效成事。一个用心做事的管理人员,会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思考,平常思考的越多,管理智慧的积累就越多,日后工作就越显从容。
五、善于总结,勤于反思
中层管理人员,平常负责具体的工作,工作中亲力亲为,所以他们有丰富的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为他们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为以后的继承做准备。通过反思,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经过不断地总结與反思,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逐步成长并慢慢地成熟起来。
六、善于实践,勤于指导
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各部门的负责人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亲力亲为,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寻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想当然地去安排和评价其他人的工作。有的部门(岗位)事务比较多,这就需要在内部再进行分工,由于每项工作都有其特殊要求,作为部门负责人应该非常熟悉本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标准,身体力行方能见真知,只有自己亲自经历过,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别人,切不可把工作分配给别人,自己却不闻不问。
七、有责任,有但当
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年级主任主要是发现本年级存在问题的责任主体,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等是代表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不了,要向分管校长报告。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中层管理人员虽然能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但解决问题却不够积极主动,一方面,觉得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不好解决,从而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觉得发现的问题不在本部门管理范围之内,不愿意去多管“闲事”,这都是缺乏责任担当的表现。大家要明确一点,各部门的工作不是做给校长看的,而是我们的责任使然。
八、工作接受与工作汇报及时对接
学校的日常工作是比较繁杂的,学校领导布置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工作安排涉及哪个部门,哪个部门的负责人就要及时落实,并及时上报落实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是任务布置下去了,相关负责人却没有及时上报工作的落实情况,到底做了没有?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学校领导并不清楚。正常的工作程序应该是:学校领导布置任务——中层管理人员接受任务——中层管理人员落实任务——中层管理人员向布置任务的学校领导汇报落实情况,从“原点”出发再回到“原点”,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中层管理人员不及时汇报工作,学校领导不能及时了解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不能及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势必会出现工作运转不顺畅、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弄得大家心里都没有底。endprint
九、归整档案资料,条理有序
这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功,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有较强的档案归整意识,但还要进一步增强规范意识。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要把开展每一项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过程、活动资料、活动成果及评价等资料完整的归档,资料中的文字部分要条理清晰、字号大小及行间距要恰当、图片要清晰。各类活动要按类别编制目录,下面再附上详细资料。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管理部门整理的资料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活动的资料不完整、资料中字号、行间距大小不一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管理人员加强重视。档案资料除了可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留存以外,还可以用来和其他学校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另外,这些档案资料也是学校领导了解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档案资料有序存储,便于自己查找以往做的具体工作;便于迎接上级部门的督导检查;便于自己反思、改进和提高今后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等。
十、工作主动,不等不靠
学校的工作是有规律性、有季节性的,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大体有个规律,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应积极追求创新,应主动向分管校长或校长提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要认真反思存在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措施,改进就是创新,创新才有活力。
十一、事事身先士卒,不计较个人得失
中层管理人员的思想境界应该高于一般教师,但这并不是说一般教师的境界就应该低于管理人员,实际上有些教师的思想境界还是比较高的,表现在他们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心学校的发展、关心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些事情等。中层管理人员是广大教职员工当中的佼佼者,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起到表率作用,事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做好榜样。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方面你付出的比别人多,肯定收获的也比别人多,这个收获主要是指个人职业素养的提高。我们要拥有一种付出不求回报的心态,这样你就能始终保持一种坦然淡定的平衡心态,相信多劳者必多能。作为学校,总的管理原则应该是让辛苦者得到安慰,让奉献者得到回报,让探索者得到喝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勇于奉献,不要患得患失。
十二、做事细致、周密、公平、公正
中层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不管是什么活动,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活动方案是否考虑周全了?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否都準备好了?活动预案是否有了?做到细致入微,“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认真对待日常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要注意活动的细节安排,特别是大型活动,细节决定成败。
公平、公正是管理人员的工作准则,从事管理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亲疏有别,最重要的就是一视同仁。做事公平、公正你会感到很坦然,说话做事很有底气,否则,虽然短时间内会得到个别人的拥护,但你会很忐忑、心虚。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败露,你的威信将大打折扣。一个人做事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首先要自己满意。
十三、做事有恒心,做事能专心
现实中,有些人做事,开始的时候兴致很高,而后逐渐降温直至消亡。没有恒心将一事无成。就拿我们开设的“家长课程”来说,要坚持下去也是不容易的,从2014年秋季开始,我们一直在坚持,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但我们的月节活动坚持的不够好,每月一个活动主题,每个主题都要有主题班会,我们开展的如何?我自己觉得不够好。做事能专心,是指中层管理人员,就某一项具体工作要一抓到底。例如,上课下课组织学生起立,师生互相问候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没有抓彻底,那教务处就要想办法抓,要有措施才行。各个班级的壁报,有的就是敷衍了事,德育处要专心抓好各班的壁报质量。需要专心抓落实的工作还有很多,要把常规检查与抽查结合起来,量化考核,计入个人档案。
十四、教育理念先进,大局意识强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认识,管理者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不要一味地去迎合社会上尤其是来自家长方面带有“急功近利”色彩的需求,我们是国家教育的实施者和引领者,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三务一人”)。国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从学校层面来说,就是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方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时候,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对家长的要求,我们不能盲从,我们的认识要高于家长、高于社会。
工作中要有大局意识,要处理好部门之间、部门和年级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想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干好,这在情理之中,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其他部门的工作,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才能搞好配合。部门之间、年级之间配合好了,我们的工作才能相得益彰,共享大局成果。
十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学校工作中,校长是“指挥家”,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是校长的参谋,指导和帮助中层管理人员制定工作方案、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中层管理人员既是校长、副校长的参谋,又是一线“战士”。从个人成长的过程来看,中层管理人员是处于一个“锤炼”、蓄积能量的阶段,只有经过锤炼和能量的蓄积才能厚积薄发。
中层管理人员要熟知学校管理的一系列规定,熟悉如何规范办学,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的设置,了解现阶段国内国际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了解我国教育改革的动态,了解当下国家、省、市、区新的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等。要立足于学校,搞好校本研究,围绕学生管理、课堂管理、教学管理等进行研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并付诸实施,有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方案,不一定要有深奥的文章,关键在落实上下功夫。管理工作的过程考核和评价既是工作重点又是工作难点,在这个方面应好好的动脑筋。教学能力方面,除了要把握好学科课程标准以外,还要重点研究学科内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课程整合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中层管理人员要领好这个头。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就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
十六、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中层管理人员,对上要经常汇报工作,对下要做一些指导培训,而这些都离不开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离不开丰富的理论素养和直接经验。空谈理论,照本宣科,不接地气,会使听者感到索然无味;干巴巴地谈经验,没有理论支持,就会使听者感到缺乏高度。对管理者来说,这两种能力是必备的,口头表达尽量准确、简练、富有逻辑性;书面表达尽量有层次、有深度、有新意。我建议大家要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本,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精彩段落或语句记下来,多看几遍,多积累素材,不断提高你的书面表达能力。平常要多思考,多写作,写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更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十七、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善于自我调节
国际公认的健康四大标准: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有了身心健康,精力充沛还不够,还应该具备自我调节的品质。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很正常,要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善于自我调节是一个人超越自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适应能力,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都应该努力地去做到。如,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小误会,受到一点委屈,甚至是领导批评了你几句,这些都不要太在意,可以找合适的机会向领导澄清,而不能闷闷不乐,把一件小事放在脑子里“发酵”,甚至消极怠工,有抵触情绪等。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大家都应该有一种大度、宽容的胸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求同存异,扩大我们的“交集区”。
十八、有较强的工作创新能力
学校特色源于传承、贵在创新、重在实践。贵在创新要求我们有一支创新型的队伍。校长是创新的引路人,中层管理人员是创新的主体。就个人条件而言,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经历比较长、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就环境条件而言,工作在一线,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遇到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创新的源泉,要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把创新当成工作中的一种习惯。我们的工作离创新只差一步,观察+思考=创新,工作中,有了创新,才有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市外国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