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智慧之光的科技巨星

2017-10-27 04:28欧阳军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沈括鸬鹚牛郎织女

欧阳军

1088年8月的一个夜晚,在如今的江苏镇江郊外一座名叫梦溪的园林中,一位年近60岁的老人正坐在书房的案前,奋笔疾书,在他书稿的封面上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梦溪笔谈》。

这位奋笔疾书的老人,就是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

《梦溪笔谈》是沈括毕生科学研究的结晶,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重要发明创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全书共二十六卷,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按故事、技艺、器用等分为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建筑、冶金、文学、音乐、艺术等许多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沈括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科学通才,是我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之一,是一颗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灿烂之星。

另外,沈括在物理学方面还有许多研究成果,主要在声学、光学、磁学三个方面,他曾用纸人做实验来显示声音的共振,他还研究共振在军事上的应用,他研究了针孔成像、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规律,他还形象地说明了焦点、焦距、正像、倒像等问题。在磁学上他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一)他最先发明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二)他最早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着磁偏角;(三)他给出了装置指南针的四种方法。

沈括在儿时就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对所见所闻的各种现象留心观察并努力弄清原因。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他在老年时完成了《梦溪笔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1031年,沈括出生在浙江杭州,父亲沈周先后在四川、福建、河南、江苏等地做官,因此,沈括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游历各地。祖国壮丽的山水,广阔的田野使他沉醉,也使他大开胸怀。虽然学习环境不稳定,但他依旧很认真。他从不迷信书本,遇到问题总喜欢独立思考,养成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6岁时,沈括的父亲在福建泉州做官,在那里,小沈括看见了汹涌澎湃的大海,特别感兴趣,一有空就往海边跑。

这天,小沈括在海边小镇上看到一幅图画,画着捕到的一条南海鳄鱼。“啊,这鳄鱼长得可真奇怪呀!”小沈括感叹地说。

“还特别大啦!”旁边一个渔人模样的伯伯笑眯眯地说。

“它有多大?”小沈括见渔人伯伯答话,赶忙问,“它是个什么样子呢?很凶吧?”

“它呀,有小船那么大,牙像锯齿那样锋利,身上黄一块,绿一块的,尾巴上还长着三个钩子,遇见其他动物,就用尾巴把它们打死吃掉。”渔人伯伯回答说。

“伯伯,您见过鳄鱼吗?”小沈括问道。

“见过,我在南海打鱼时,就见过这样的鳄鱼。”伯伯自豪地说。

小沈括听得入了迷,心想,要是能亲眼看到这种鳄鱼,该有多好啊。

于是,小沈括往海边跑得更勤了,他总希望能发现这样一条鳄鱼,可直到父亲调离泉州,也没看到,小沈括觉得很遗憾。

不久,父亲调到四川华蜀县,这里的渔民在河里打鱼,既不撒网,也不下钩,而是养着很多鸬鹚,渔民们把鸬鹚放进水里抓鱼,抓到后,鸬鹚就把鱼吐到船舱里,然后又钻进水里……小沈括又看迷了:奇怪,鸬鹚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呢,把脖子卡住了,鸬鹚捕到鱼却吞不下去,只好吐出来,然后又去抓鱼。

“真有意思!”小沈括惊奇地说。

父亲的职位不停地调动,不久,小沈括又随父亲到了江苏。这一年四月,小沈括和父亲到山里去玩,看到这里桃花开得正旺,小沈括觉得奇怪,他记得山下自家院子里的桃花早凋谢了,为什么这里的桃花才开呢?

“父亲,山里桃花为什么才开呢?”

“大概山高些的缘故吧。”父亲漫不经心地说。

“山高为什么花就迟开呢?”小沈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唉,我也不清楚。再说,你问这个有什么用呢?”爸爸不耐烦地说。

回到家里,小沈括还在想这个问题,他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翻书,并查看了很多书籍,又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弄清了地势、气温与开花时间的关系。原来山里地势较高,气温相对低一些,因此,植物开花就比较迟。

“是的,就是这个道理。”小沈括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甭提多高兴了。

到了夏天,每到晚上,小沈括就和母亲一块儿坐在院子里乘凉。母亲指着天上的星星,給小沈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说,到七月初七的时候,所有的喜鹊都会飞到天上去,给牛郎织女搭桥,这时候牛郎织女就可以相会了,如果这时候在院子里仔细听,还能听得见牛郎织女的说话声呢。

小沈括听后,默默地记在心里。到了七月初七这天,父母都睡了以后,小沈括悄悄搬个小板凳,跑到院子里,规规矩矩地坐在瓜棚下,静静地听着,希望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声音。可是等啊,等啊,等到天都快亮了,还是什么都没有听见。天上的银河依旧闪闪烁烁,牛郎织女星还依旧在银河的两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母亲发现小沈括没在床上,赶忙跑到院里找,只见小沈括正歪着脑袋看天呢!

“孩子,半夜三更的,你在干啥呢?”妈妈赶忙给小沈括披上一件夹衣。

“母亲,牛郎织女怎么没有相会呢?你看,它们还在银河的两边呢!”小沈括赶忙问母亲。

“哎呀,傻孩子,你原来在想这个呀!真是的,这是天老爷的事情,小孩子管得了吗?都快四更了,快去睡觉吧!”母亲不由分说,把小沈括拉到房子里去了。

但小沈括依旧不甘心,他又去翻书,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后来,小沈括终于在王充(东汉人)的《论衡》中得到了启发。王充在这本书里说,天地是由“气”形成的,“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哦,原来,天是一种“气体”,所谓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是神话并非真有其事。虽然王充这个说法并不科学,但对小沈括后来形成的朴素的唯物思想,却有很大的影响。

就这样,小沈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一定要找到正确的答案才罢休,古人称他是“所至之处,莫不询究”,这个优点一直保持到他成人以后。几十年来,他一直对各种科学技术知识留心、用心,并且亲自从事科学研究。终于,在64岁时,他完成了《梦溪笔谈》这样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科学著作。

(编辑 孙世奇)endprint

猜你喜欢
沈括鸬鹚牛郎织女
沈括
沈括真的害过苏东坡吗?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古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牛郎织女渡鹊桥
鸬鹚王
鸬鹚与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