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姣
[摘 要]为分析影响大学英语MOOC学习平台选择的因素,构建了大学生英语MOOC平台选择结构方程模型,选择大连高校学生英语MOOC学习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问卷,标定模型。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对MOOC平台的选择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选择意向和促成因素对MOOC平台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MOOC平台的构建,大学生MOOC学习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MOOC;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选择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91-04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或慕课,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特征的在线课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MOOC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MOOC平台和课程快速发展。外语是我国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我国高考外语考试的改革,大学外语教育也面临着改革。MOOC的出现为大学外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外语课程的性质适合MOOC学习方式;其次,MOOC的国际化特征明显,这对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MOOC学习平台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国内大学生对英语MOOC平台的选择行为及用户需求,对MOOC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有利于对学生MOOC学习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管理。
国内外学者针对MOOC平台与学习行为等开展了众多研究。杨芳[1]等以英语会话技巧的教学为例,提出了MOOC edx讨论区中的协作学习模式。胡杰辉和伍忠杰[2]分析了一项基于自建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了MOOC与翻转课堂协同能发挥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潜能。马武林和张晓鹏[3]对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指出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王守宏等[4]提出利用MOOC开展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即“MOOC课程+CBI+ESP”模式。王丽丽和杨帆[5]分析如何构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和基于“微信+移动网络”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罗莎[6]结合自主学习和联结主义理论,构建了MOOC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王娜和张敬源[7]提出如何设计基于“SPOC+小课堂”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白倩等[8]分析了影响我国慕课学习者负动机的主要因子。刘慧和刘研华[9]分析了慕课背景下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江雪和徐劲松[10]提出将慕课进行模块化和再利用建设微课(SPOC),让学习者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可以选择,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本文基于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英语MOOC学习平台选择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影响用户MOOC平台选择的因素。
一、研究假設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MOOC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信息技术,因此,MOOC平台选择可以用技术接受理论解释。本文选择Venkatesh等人提出的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和促成因素等角度分析大学英语MOOC平台选择的影响因素。
绩效期望是指个人感觉选择MOOC平台可以取得更好学习效果的程度。当用户感觉选择某个MOOC平台能提升其学习效果时,就更有意向去选择该平台。据此,提出假设1:
H1:绩效期望对学习者选择英语MOOC平台的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努力期望是指用户对使用的MOOC平台,理解其内容的难易程度的认知度。当学习者感觉能够较容易地学习使用某个MOOC平台时,其选择该平台的意向就高。据此,提出设2:
H2:努力期望对学习者选择MOOC平台的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社群影响是指用户选择MOOC平台时受到周围群体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当学习者感觉某个MOOC平台在周围和社会上受欢迎程度高时,其选择该MOOC平台的意向就更强烈。据此,提出假设3:
H3:社群影响对学习者选择MOOC平台的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促成因素是指在选择MOOC平台过程中,感受到客观条件对其行为的支持程度。当学习者认为设备、服务以及某个MOOC平台的内容质量等客观条件对其选择该MOOC平台是有利的时,则会更倾向于选择该MOOC平台。据此,提出假设4:
H4:促成因素对学习者选择MOOC平台的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选择意向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者预计自己在将来对某个MOOC平台的选择情况。选择行为是指用户现阶段选择使用MOOC平台的具体情况。对某MOOC平台选择意向越高的人,其越可能选择该MOOC平台。据此,提出假设5:
H5:选择意向对大学生选择MOOC平台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以下研究模型(如图1):
■
图1 MOOC平台选择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三)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设计量表,并根据MOOC选择特征做相应调整。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个人的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学历、MOOC学习的自愿性、MOOC学习经历、MOOC学习意向;第二部分为MOOC选择行为的相关潜变量,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和选择意愿等。测量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5级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偏最小二乘法是第二代回归方法,它能够同时实现多元回归模型、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技术,同时它在数据的分布要求、样本容量以及模型的识别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软模型”方法。endprint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利用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发放在线问卷,主要调查对象是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正在参与使用MOOC或打算使用MOOC的学生群体。本次研究共发出200份问卷,最终得到1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5%。在性别方面, 44.37%被调查者为男生, 55.63%为女生。在MOOC 使用方面,38.76%的学生有使用MOOC的经历,61.24%的学生未使用过MOOC。
(二)模型验证
模型验证分测量模型验证和结构模型验证。测量模型验证主要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测量表变量题项的一致性,以及潜变量之间的区别;结构模型检验通过计算潜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的显著性以及其之间关系的显著性,验证模型假设是否得到支持。
1.测量模型验证
信度检验主要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与合成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 α系数值作为衡量指标,合成信度用Composite Reliability(CR)指标衡量。当Cron?鄄bach α值大于0.7,CR值大于0.7,测量变量题项之间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本研究通过Smart PLS软件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本研究选取的6个潜变量的Cronbach α值和CR值均在0.7以上,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如表2所示。
效度检验分为收敛效度与判别效度。由表2可知,所有变量的AVE值都在0.5以上。此外,通过SmartPLS软件计算各题项的交叉因子负荷,发现所有变量的交叉因子负荷都大于0.7,说明各变量收敛效度符合要求。表中位于对角线的数据为平均方差抽取量平方根,该数据大于与其所在行和列的所有数值。因此,本研究的测量模型的判别效度满足要求。
2.结构模型验证
结构模型验证通过计算路径系数及各变量的共同解释的方差变异R2,即模型变量的解释力,其解释含义与传统回归分析中的R2一致,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上文提出的研究假设H1-H5均得到支持。在解释的方差方面,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共解释了70.9%的选择意向的方差变异;选择意向和选择行为共同解释了80.9%的选择行为的方差变异,说明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与选择意向正向相关。根据路径系数大小可以看出,在因果关系中,社群影响对选择意向的影响程度最高,绩效期望次之,努力期望影响程度最小。其次,选择意向、促成因素与选择行为正向相关,且影响程度大小为选择意向>促成因素。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均得到了数据支持。
根据验证结果,可知:
(1)社群影响对大学生MOOC平台选择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对其他因素来说影响度较大。这说明,周围同学选择使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的情况和习惯对大学生的MOOC平台选择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表明,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MOOC平台的了解很有限,因而对周围同学的选择行为和正面评价很重视;另一方面,MOOC平台对自己的特色、优势说明不够清楚明了,大学生只能更加看重用户体验,以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MOOC平台。对此,MOOC平台应优化宣传方式及加强口碑传播,MOOC平台相关机构需要加大对所有资源、特色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MOOC平台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搜索、浏览、学习行为,识别、总结、归纳出不同的学习者类型及其相应的特点,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宣传、推荐不同的教学资源。同时,MOOC平台相关机构也需要不斷优化整个课程平台及教学体系,提高用户体验,使学习者产生良好的口碑,从而自发进行口碑传播,带动其他人选择平台。
(2)绩效期望对大学生MOOC平台的选择行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提高大学生MOOC平台的预期绩效,MOOC平台应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对该MOOC平台的选择。MOOC平台还可以选择提供一些社会生活知识,如人际交往、时政要闻、就业等相关资源,同时及时更新资源内容。
(3)努力期望对大学生选择MOOC平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MOOC平台越易使用,大学生对该MOOC平台就越了解,更有可能倾向于选择该MOOC平台。但从路径系数大小可知,该因素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相比MOOC平台使用的容易程度,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周围同学推荐的、可以提高自己学习质量的MOOC平台,对易用性较少考虑。
(4)促成因素对大学生选择MOOC平台的行为意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由路径系数可知其影响度较小。因此,MOOC平台对学习者本身具备的基础知识要求不应太高,并且针对学习者的社交和群体学习需求,应提供更多互动性强、有社交功能的应用,包括聊天功能、场景/案例现场模拟、学习讨论组等,通过互动交流,让学习者在群体学习中逐步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让学习者通过体验相互的接纳和支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动力。
三、结论
本文基于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以影响大学生英语MOOC选择行为的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通过SmartPL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为不同因素对大学生选择MOOC平台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杨芳,魏兴,张文霞.MOOC edx讨论区的写作学习模式探析——以英语会话技巧的教学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11):60-68.
[2] 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40-45.
[3] 马武林,张晓鹏.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研究——以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1):52-57.
[4] 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97-101.
[5] 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6] 罗莎.MOOC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1):87-93.
[7] 王娜,张敬源.基于“SPOC+小课堂”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9):57-63.
[8] 白倩,赵丽,张舒予.慕课的学习现状与反思——基于我国慕课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的角度[J].现代教育技术,2016(12):65-71.
[9] 刘慧,刘研华.慕课视角下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应用视角[J].大学教育,2016(1):84-85.
[10] 江雪,徐劲松.MOOCs的模块化再利用与SPOC建设[J].大学教育,2016(10):12-13.
[责任编辑:陈 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