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
摘 要天然的亲缘性、深厚的内生性,赋予了地方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逻辑起点和发展主线的内在功能,也决定了学校在追求文化建设内在化、特色化的过程中,有可能、有必要与地方文化相融通。通过重塑精神、设立课程、开展活动,传承、激活、创新、促进地方文化,在二者的水乳交融中开创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天地。
关 键 词地方文化;学校文化;内生性;对接;融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10-00-03
地方文化作为与某一特定区域紧密相联的文化,大到城市文化,小到村镇、社区文化,是当地人们一切生存性、创造性行为方式的汇集、凝聚与升华,规范、整合、引领、提升着当地人们的生存与创造行为。身处其中的中小学校,有责任在文化建设中主动实现与地方文化的融通。
一、可能与意义
对接地方文化对于学校文化建设为什么是可能的,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一)深厚的内生性是学校文化建设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与可能
存在主义认为,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是指人们在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1]可见,文化首先是部落的、乡村的、街区的、地方。
就我国当前学校建设现状而言,承担着各级义务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校,都与某一地域紧密相连,如小学与社区,中学与街道、村镇。学校空间上身处其中,人员上来自其间,文化中血脉相通。地方文化之于学校文化有着深厚的内生性——作为学校主体的师生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行为方式上,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地方文化的烙印。入校之前、在校之中、出校之后师生的言行、心理都受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文化的影响、刻记、规整,这构成了学校文化建设对接、挖掘、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与前提。学校文化建设融通、地方文化的可能性也源于此。
地方文化是学校开展文化建设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主动对接,还是视而不见,地方文化都会通过“人”——在校师生以及与之相连的家属、家长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基本风貌和主要精髓。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奠基与促进作用,才能创建出别具风貌的学校文化。
(二)内在化、特色化是学校文化建设融入地方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是学校的血脉与精魂,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是学校的基本目标。要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化、特色化是必经之路。地方文化的本土化、多样化以及之于学校文化的内生性特点,决定了主动对接地方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地方文化精华是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内在化、特色化以及避免“千校一面”的理性选择和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既是学校群体精神的象征,又是地域文化的折射。两者的互动交流、融汇共生,有助于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促进人才培养,保留、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2]一大批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的实践经验,如重庆谢家湾小学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文化建设、广州荔湾区芳村小学的“醒狮”文化特色等都充分证明,地方文化之于学校文化建设内在化、特色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方式方法
学校文化建设如何与地方文化相融通?就实践而言,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点线式
紧扣地方文化中的某一个点,化约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线,以此推动地方文化的内化、升华,这是学校文化建设融入地方文化的基本方式之一。如利用地方名人、学校名称等。
作为地方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地方文化名人是学校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其生平事迹、精神气度对学校文化的建设可起着立根树本、提神赋灵的作用。如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小学的“东坡文化”,河南省漯河市许慎小学的“许慎文化”等。利用校名概括学校文化气质和基调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大多数中小学校校名来自所在村镇、社区的地名,而地名往往都有着地方地理特征、文化传统的深刻渊源。因此,挖掘校名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线,是对接地方文化的重要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能与教育意象联结起来而且表述有文采和诗意的校名才可以利用。福建省厦门市滨水小学的“若水文化”、深圳市龙华区大水坑小学的“亲水文化”对校名中“水”的提炼,深圳市龙岗区福安实验学校“福文化”中的“福”的点出,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的“玉成君子,龙行天下”办学口号中对“玉”“龙”二字的利用,运用的都是这一对接方式。
(二)传承式
地方戏剧、服饰、饮食以及各类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地方戏剧、工艺、绝活等也是对接地方文化,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
广州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当地有着悠久的醒狮传统,荔湾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醒狮比赛。该校主动对接这一民间传统,构建起“岭南醒狮文化”学校文化体系。一方面组建“小金狮醒狮队”,学习、传承醒狮技藝,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打造学校醒狮特色,另一方面将醒狮文化贯穿于德育全过程,提升学生意志品质和协作精神。[3]
(三)内涵式
目前,利用地方文化名人、名景、名“活”,打造学校文化特色已蔚然成风,但大部分仍旧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教材,轻课程;重概念,轻实施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地方文化进校园从形到意,从意到神的发展,就必须走内涵式融通之路,在化点为线、传承绝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内涵,重塑学校核心价值,重构文化发展脉络,重整师生精神风貌。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文化建设值得借鉴。该校在“六年决定一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深入挖掘重庆红岩文化内涵,从《红梅赞》中提取“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经典名句,并赋予时代风韵和教育内涵,不断深入挖潜,重整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建构了全面、全体、全过程的育人模式。
深圳市龙华区大水坑小学紧扣校名中的“水”字,提炼出“上善若水,润泽无声”的办学理念,在确定“亲水文化·润泽教育”办学主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亲水文化内涵,凝练成“若水九德”:友爱、诚信、包容、自强、执着、创新、自由、和谐、博雅,以此构建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民族精神、时代要求的关系
一方面学校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只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而忽视国家文化认同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忽视时代要求。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克服整体思维的偏执,在关注全局,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尊重、容纳、鼓励学校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社区特色,允许学校文化建设的多样性,避免千校一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地方特色的忽视甚至否定,是对学校文化建设内生性的剥夺,是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否定与伤害。
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思想上形成正确认识,认识到地方文化是国家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时代要求的地方化、特殊化,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与差异。其次,要在实施过程中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将地方文化融入国家叙事与时代精神的大格局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大水坑小学“若水九德”的提出,就是对这一原则的践行与体现。既有亲水文化的内涵,又结合、体现了时代要求的精华。生发点在区域特色,深化点在传统文化,落实点在时代精神。
(二)注重深入浅出,知行合一
要想将作为逻辑起点的地方文化贯彻始终,并最终凝练成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关键在于落实。一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重塑学校精神;二要以课程为依托,夯实对接、融通的基础,三要以活动为平台,创造实践、转换、提升的路径,促进知行合一。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主题文化建设的成功,一在巧妙嵌入地方文化的精髓;二在实实在在地开展各项工作。从环境建设入手,于每个角落都巧妙地展现六朵梅花一组的绽放姿态,配设“红梅书苑”“朵朵书吧”“朵朵电视台”等活动设施,开设“军营生活”“巴渝风”等校本课程,组织“快乐六一我做主”“故事大王每周评”“校园书法每月展”“小百灵合唱节”等活动。如此,主题文化建设有氛围,有依托,有平台,有落实,最终有实效,有声誉。
大水坑小学的“亲水文化·润泽教育”也同样遵循这一“点线入手,内涵发展,课程依托,活动促进”的发展路径,开发“亲水文化”校本课程,推进润泽课堂、润泽德育建设,设立“若水五节”:亲水文化节、“水之智”科技节、“水之慧”读书节、“水之健”运动节、“水之韵”艺术节,将“若水九德”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注重互动,在反哺中引领、深化地方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对文化有传播、选择、创新功能。[4]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作为社区、村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动对接地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才与课程优势,主动承担起反哺、引领、创新、促进地方文化的重任。一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加强精英团队建设,使地方文化传承有人,创新有术;二是积极开展“手拉手进社区”活动,创设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三要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
广州荔湾区芳村小学在扎实练好内功,做真做实醒狮文化的同时,醒狮队积极参加省、市、区迎宾活动、社区节庆活动,承办广州市综合实践现场会“广州醒狮探究”、荔湾区一年一度的醒狮邀请赛,真正做到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水乳交融,为扩大醒狮文化的影响作出了卓越贡献。
天然的亲缘性、深厚的内生性,赋予了地方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逻辑起点和发展主线的内在功能,也决定了学校在追求文化建设内在化、特色化的过程中,有可能,有必要对接、引入、融合地方文化,通过重塑精神、设立课程、开展活动,传承、激活、创新、促进地方文化,在二者的水乳交融中开创学校文化建設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陈辉.文化视野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执行与优化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15,Z1:45-48.
[2]张斯民.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58.
[3]张翼凤,曾丽娟.传承岭南醒狮文化 打造学校品牌特色 [J].东方教育, 2013 (9):298.
[4]顾明远.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的传播、选择、创新功能 [J].人民教育,2016(14):社评.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大水坑小学
广东深圳 518110)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