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坤英
“中国诗词大会”已落幕,《小天使报》“贺夫子讲国学”重磅来袭啦!
说到诗歌的繁荣,那就非唐朝莫属了。那些创作出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诗篇的诗人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令人着迷的传奇佳话呢!要不,跟着我去看看——
话说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太常博士王福峙家生了一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唇红齿白,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还是双眼皮——一个标准的帅哥呢!老王给小王起名为王勃!这王勃啊,六岁能写文,九岁读《汉书》,十岁通《六经》,十四岁做官,十六岁修撰……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风云看客
哇,真乃神童呀!我可记得他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句都脍炙人口。唉,不过可惜啊,可惜,听说他是在探父途中突遇大风浪,渔船颠簸,不小心掉下海里淹死了。才27岁啊,还大有作为,真是天妒英才!
王勃虽逝,但他的诗文流传了下来。他的《滕王阁序》在当时那可是风靡全唐啊,哦,刚刚风云看客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流传千古的名句,就是出自这篇序呢!王勃长相英俊,才华横溢,又名声大噪,当时崇拜他的人可多了!别说,这王勃要是生活在现代,有貌有才,还不收获一大票的“粉丝”?直接秒杀现代荧屏上的“小鲜肉”,是不是?
呃,言歸正传,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小王同志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众所周知,此乃送别的诗句。当然从古至今关于送别的名句比比皆是,大多都是缠绵悱恻的。别说送别诗哀伤,送别歌也哀伤,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多忧伤啊!
这样看,小王同志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倒是别出心裁了。我们分手以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众所周知,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哪能像今天一样,QQ、微信、短信、电话、电邮,通信工具多得很,即使走到天涯海角,有信号的地方,就能联系到人。由此可见,小王这小子的胸襟还是比较豁达的。即使分别,即使日后难相见,也仍能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
攻擂令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亲爱的小读者,古今送别诗,你还知道多少呢?来比比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