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如何平衡与下属的距离

2017-10-25 10:43陈茂先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一把手调整距离

陈茂先

两块磁铁,距离过远,不会发生相互作用;距离过近,就会紧紧贴合;磁极不合,则会相互排斥。“一把手”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分量不同各自独立的磁铁,距离太远缺乏凝聚力,距离太近相互干扰,唯有距离适中方可进退自如、和谐共处,相互排斥必然渐行渐远、形同陌路。因此,“一把手”在工作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距离。

一、“一把手”与下属距离不当之表现

一是距离太近而难抽身。诸多“一把手”与下属一起“出大事”或“办错事”,就是因为与下属的距离太近而“被下属绑架”或“相互绑架”。

二是距离太远而难同行。“一把手”高高在上,缺乏亲和力和影响力,难以吸引下属,不能形成思想、价值、行动的统一。

三是方向相同而难分彼此。“一把手”与下属称兄道弟、不分彼此,会干扰判断和决策。秘书干政、下属妄为就是具体体现。

四是方向相背而离心离德。“一把手”与下属方向相反,必然各上各山,各唱各调,极端的可能导致与下属反目成仇,导致组织机构分崩离析,组织成员离心离德。

二、“一把手”与下属距离不当的主要原因

“一把手”在与下属的距离调适中,居于主导,因此,出现问题的原因往往集中在“一把手”身上。

一是性格缺陷。“一把手”性格太硬甚至吹毛求疵,缺乏包容心,下属必然与其越走越远;性格太优柔寡断,该肯定的不愿肯定,该批评的不敢批评,该拒绝的不懂拒绝,则往往成为“傀儡领导”“木偶领导”,难以成为组织的主心骨。

二是方向缺陷。有的“一把手”是“空降而来”,本应深入基层和群众却“眼睛向上”,与基层、与下属缺乏基本交流,导致与下属之间缺乏了解而距离拉远。有的“一把手”虽然是从基层“起步”,但是坐上高位后却觉得没必要再与基层群众交流,必然会拉大与基层下属之间的距离。

三是价值观缺陷。有的“一把手”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只在乎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圈子利益、山头利益,这样的“一把手”一定会被大多数下属拒而远之,难有团结力。

四是人格缺陷。有的“一把手”只喜欢听奉承话、吹捧话、恭维话,凡是顺己意者则与其距离近而又近、亲而又亲,而对那些不善媚上逢迎的下属则有意疏远。

五是方法缺陷。有的“一把手”尽管认识到了与下属之间的距离问题,但却不懂得如何调适,正所谓“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结果只能是近的越来越近,远的越来越远。

三、“一把手”与下属距离的平衡之策

一是远而拉近。属于不了解而疏远的,比如“一把手”从外单位调入,与大家缺乏了解和磨合,应尽快建立沟通渠道,运用沟通艺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了解和相互支持,避免单一的距离不适应变成综合不适应,某一方面不适应变成全面不适应。属于个人作风问题而疏远的,要多自我反思,多尊重下属,多倾听各方面意见建议,在重大决策前充分酝酿,避免作风霸道伤害同事感情而导致距离疏远。属于有现实矛盾没有解决而疏远的,要直面问题,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创造条件解决的,加以说明并全力推动,把下属的心气儿理顺,防止小距离变成大距离,进而破坏组织运行。此外,要对下属选择性的疏远有准确把握,属于正常变化的,采取正常措施加以引导和调整;属于非正常变化的,采取非常规措施,防止极个别因素对组织的破坏。

二是近而保距。“一把手”是组织的权威和领头人,而不是某一层级的代言人。“一把手”需要与各方保持适当距离,确保自主、自立和公平、公正,以实现对整个组织的最大限度凝聚。因客观因素导致关系过近的,比如亲戚、朋友、同学、身边工作人员等,一切都要以组织原则和规则为基础,强调制度规范性和约束性,对于喜欢越级向一把手“请示”“汇报”的下属,要引导其按照层级汇报请示。对于重要指示和要求,要通过组织规定的渠道进行传达,而不能通过“特定代言人”来传达,强化组织规矩,坚定组织信心。属于因性格、兴趣、业余爱好相投而逐渐熟悉和亲近的,要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把个人和组织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以生活方式干扰工作模式,要有效拉大与特定群体的距离,保持公正性。属于“一把手”自己选择性过近的,要有效避免,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喜欢直接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与一线打交道较多,但不能简单地以一线信息作为决策的全部依据。属于下属选择性过近的,要对投其所好、别有用心而接近的人有所戒备和提防,需要软拒绝的软拒绝,需要硬拒绝的硬拒绝,需要直接拒绝的直接拒绝,需要间接拒绝的间接拒绝,避免陷入下属的“温柔陷阱”而不能自拔。

三是背向而调。“一把手”确立的方向往往代表着组织方向,但个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凝聚起组织成员的力量,大家同心同德,砥砺前行,方可实现组织目标。属于“一把手”个人新方向与班子成员不一致的,要分析新方向是否科学,明显不正确的,不可一意孤行,更不可独断专行,否则会破坏组织同向的基础。新官要防止“三把火烧错方向”,旧官要防止“一时冲动而破坏大好局面”,要果断调整错误方向,让自己回归正位,与组织保持方向一致。属于因组织发展方向调整而导致关系分化的,要通过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分享信息,分析情况,坚定信心,让大家从各有所思、各有所想调整为方向一致、价值一致、行动一致。属于与個别人方向不一致的,比如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某个下属有不够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要自己调整在先、缓和在先、改正在先,以胸怀赢得方向一致。属于下属故意不配合的,或给予冷处理,或“壮士断腕”,避免个别“毒瘤”影响组织关系。

四是同向而警。“一把手”地位特殊,虽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最强的执行力,但是一旦出现思想方面的错误,短时间内就会被无限放大。在领导实践中,“一把手”必须高度警惕自身思想直接变成班子思想、组织思想,要通过各种制度和规则,保持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一把手”应通过议事规则的健全,引导班子成员提出各自意见,实现方向问题的充分讨论,防止简单一致导致的集体破坏,避免从众效应下的集体失策、失察、失误。例如,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员理应对“一把手”给予必要“监督”或“预警”,但却言听计从、保持一致,结果让“一把手”思想层面的失误变成组织实践的错误。再比如,有的下属与“一把手”关系非常铁,提出的意见建议即便有很多反对意见但都能获得“一把手”支持。对此,“一把手”既要制定各方面制度,把自己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又要赋予关键岗位硬性权力,防止制衡权力者失去制衡作用。此外,还要将“私心、私情”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避免距离过近破坏严肃的组织关系和恰当的组织距离。

五是全而不疏。“一把手”在组织内面对的距离问题是全方位立体化的而不是局部的,必须眼观全局。与班子距离问题,是共性原因的采取共性方法,属于个性原因的采取个性方法,属于历史原因的采取历史方法,属于发展原因的直面现实。与基层距离问题,既要走进基层,又要走出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一方面坚持和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另一方面给基层干部、基层群众一个信号,党中央与大家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作出重大决策,与人民同心同德,共创未来。“一把手”既要有“脚不离黄土”的勇气,引导基层方向和行动,又要有站在组织之巅的豪情,以会当凌绝顶的气魄解决问题。要间接调整各层级距离,如果中层之间距离太远,大家“老死不相往来”,信息不共享,风险不共担,就会导致利益部门化,甚至相互掣肘;如果中层之间距离太近,就会造成层级干扰,影响纵向执行力,故而要以距离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上下的脉络通畅。

六是活而不僵。解决“一把手”与下属的距离问题,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也不能拿别人的钥匙开自己的问题之锁,而是要灵活机动,对症下药。比如与中层之间的距离问题,有的要主动与中层“打成一片”,有的要引导中层“直报”信息。与老员工之间的距离问题,有的需要直接交流,有的需要打通瓶颈,有的需要感情互融。有的问题比较严重,需立即进行调整,比如班子成员闹情绪甚至不讲大局,就要利用组织职权,或批评教育,或停职反省,或给予纪律处分。有的问题比较敏感,需要用非正式方式解决,比如班子成员之间的距离调整问题,应采用私下沟通方式,而不是大会小会公开进行,这样反而会激化矛盾。有的问题比较关键,需要通过正式方式处理,比如涉及基层的问题,要用信息披露、信息共享、利益兼顾等方式进行集体干预,而不是一个一个作调整。

“一把手”与下属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唯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梳理、感悟、检验、调整和总结保持距离的方法,方可得其真谛,运用得法,有章、有度、有果。

(责编 / 傅建芬)

猜你喜欢
一把手调整距离
工位大调整
距离美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距离
天津“一把手”黄兴国落马
床到马桶的距离
“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国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