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社会实践研究框架中的可持续消费

2017-10-25 01:43李潇然刘文玲张磊
世界环境 2017年4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供给消费

■文/李潇然 刘文玲 张磊

置于社会实践研究框架中的可持续消费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n the frame work of social practice research

■文/李潇然1刘文玲2张磊1

当前中国可持续消费转型面临的挑战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其城市中产阶级超过5亿人,在未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随着广大农村人口消费潜力的释放,消费同生产活动一样成为中国人口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形式。考虑到中国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中国必须及早倡导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可持续消费政策并努力付诸实践。因此,近年来,围绕可持续消费的相关研究和政策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与学界的重视。

中国在过去近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从注重生产驱动到强调消费拉动,中国政府和公众在调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过程中,持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国提出可持续消费概念已近20年,“可持续消费”现今也成为了行业改革和创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控制污染和节能技术措施相比,可持续消费措施所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在现阶段既不能有效鼓励企业提供绿色产品,也不能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规范公众的消费行为。

现今推行中国可持续消费转型面临的挑战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人口众多且结构复杂多样:城乡居民间的差异与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都是我国现今面临的现实情况。调节相对富足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同时也需满足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需求,东部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同西部相对落后的消费水平如何兼顾?这些都是需要在选择理论范式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二者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流动性,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面临的过渡阶段,也需要正确分析消费行为随城镇化进程的变迁;二是如何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是一项挑战,政府、企业(零售业、广告业和金融业等)、学界、NGOs、社区、家庭及个人消费者都是应该被识别出的利益相关方,如何在推动可持续消费的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多利益相关方伙伴关系,如何有效弥合个人意愿和行动力之间的差距,避免单向、空洞的宣传教育,如何通过社会协同和市场机制去促进消费习惯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改变;三是消费领域的多样化让中国在推动可持续消费行动计划时面临抉择,需要识别出一些优先领域,例如:住房及能源消费、家电及各种电子设备、食品、交通等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消费领域。

相对生产端的转型而言,针对消费实践的研究和可持续消费的推动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消费与生产的密切关联、消费群体和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消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属性、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以及全球化的复杂时期。相比发达国家的消费研究,中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消费在全球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凸显了该领域研究的多学科、跨学科特点。当前,中国的可持续消费研究亟须在一个综合、完整的框架下开展不同学科视角和不同层面研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揭示现实中不同消费实践的驱动和制约因素,探寻基于不同机制和主体的社会实践转型途径,使学术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为政策制定和管理实践服务。那么,是否有一种研究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和分析中国的可持续消费问题以应对上述面临的挑战呢?本文旨在回应这一现实需求,介绍当前可持续消费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框架:社会实践模型(Social Practice Model)。

可持续消费研究面临的困难和进展

可持续消费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学界的热门课题,但存在对可持续消费内涵与定义不明确;话语体系不一致;可持续消费与绿色、低碳消费等相关概念混淆不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全面揭示特定消费行为等影响因素,这也导致了政策回应缺乏系统性、战略性和实操性。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说到底,是终端消费者推动了能源和物质在全球系统中的流动和消耗。因此,消费是撬动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杠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多维度的,基于此可持续消费也应该是多维度的,除了环境维度还应包括经济维度和社会公平维度等。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报告关于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将关注点放在地球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并提出“强”可持续消费概念,强调社会创新路径,通过消费层级和结构的变革实现可持续消费,并对仅仅依赖科技发展解决可持续消费问题持怀疑态度。在这一路径下,人们不仅仅只是消费者的身份,而是公民消费者的角色,被赋予了变革的责任和权力。消费也超越以往发生在市场的体现货币价值的经济活动,成为了追求更优质生活的行为。

自可持续消费概念提出以来,国外学术界的回应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1)1995-2008年: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和产业生态或生命周期视角展开,一系列代表性研究为该领域奠定了基础。(2)2008-2015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始反思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一系列在生态经济/新经济名下的创新研究,探索实现“强”可持续消费的途径。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针对低碳经济、共享经济、合作经济等各种新经济的研究。可持续消费的内涵更趋于复杂和丰富。(3) 2015年至今,进入后消费主义的研究,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转型模式都得到进一步扩展, 生活方式、社会实践、供给系统、社会创新、系统创新等成为新的热点。

在中国,可持续消费议题研究在前期偏重于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使用周期,关注环境/生态维度(如绿色消费),强调实现可持续消费依赖于更多可持续性产品的更高效生产。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消费的内涵由供给端延伸到了消费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也被纳入到了可持续消费的内涵当中,由此可持续消费形成了从初级生产到最终消费不同阶段的各种活动,从生产端到消费者行为的长链条。

国内学界对于绿色消费概念主要将关注点放在了可持续产品的高效生产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上,认为人类应该通过选择产品及服务来改变消费行为以抑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可持续发展内涵里环境的维度。具体到政策层面,重点则放在了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以及绿色消费产品的供给与推广上。这些措施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必要措施,但远远还不够。

在主要的研究关注点方面,现有研究关注可持续消费概念界定,消费结构及类型,倾向于片面关注供给侧的生产技术与基础设施状况(学界研究更多是关于技术方面)或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例如关注消费者的认知与态度),缺乏对二者的综合考量,即关注生产方面的供给结构和消费实践之间的联系。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框架使得现有研究难以找到改变消费行为习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有效路径,同时让政府的政策干预和多主体参与变得困难重重。

置于社会实践模型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社会实践是当代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根据西奥多·夏兹金(Theodore R. Schatzki)和安德里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等人的定义,社会实践可以理解成一定时空中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组被惯例化的行为类型。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为了超越个体主义和结构主义对于社会现象的片面解释,应当将社会实践作为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沿着这一主张,社会实践论近年来逐渐在西方社会理论界兴起、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其理论体系也日臻完善并已被应用于消费、组织、全球化、环境变化等多个研究领域。可持续社会实践是荷兰籍环境社会学家赫特·斯巴哈伦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可持续消费时最早提出的一个分析框架。斯巴哈伦认为,促进可持续消费不能仅仅关注于个人的环境行为,同时也应该摒弃一种脱离生活现实的技术官僚式环境决策过程。为此,应当将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设定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涉及资源、能源和稀有原材料消费的社会实践,探索“绿化”这些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在此,可持续社会实践被理解为环境影响最小化的那些社会实践,包括可持续的饮食、出行、居住、度假、娱乐等。

社会实践法是将具体的社会实践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的分析方法。具体应用到可持续消费领域,是关注个人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利益与动机及其所处的背景,是处于特定时间、空间且与他人共享的社会实践,是实现联系微观与宏观,整合不同学科的视角的研究框架。

如图1所示,图的左侧是关于个人行动者的生活方式下的两个维度,基本倾向和具体细节综合阐述了消费者在其基本生活准则指导下产生的一系列具体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生活方式是指具有相应知识和能力的社会行动者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下循环往复演绎着的一组社会实践。简言之,生活方式即个体日常生活涉及的重要社会实践之集合。可持续生活方式则是指构成个体日常生活的所有重要社会实践都是可持续的,即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一组社会实践。图1中心部分是个人行动者每天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衣食住行娱),图的右侧是供给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能够获取的物质与能量,阐述了消费者所处的环境与全球网络。通过这样的左右联结,将个人日常行为实践同社会供应系统、生产供给结构组织同消费实践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同时,可持续消费研究需要准确识别不同人群背后的特定需求,并且能够实现系统供给同消费行为(改变)实现有效对接。社会实践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分析理解生产供给端同消费实践端之间的关联,避免单纯从消费行为本身入手去推动可持续消费(对消费者进行劝说、鼓励等),亦或是片面从供给端的生产技术和基础设施角度(生产者监管、技术创新等)去分析可持续消费。

综上,环境社会学中的社会实践模型在可持续消费研究中的应用,反映了学界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不断拓展。可持续消费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相比较而言,人们大多对什么消费是不可持续的更易达成共识。但涉及到不可持续的原因又往往各持己见。社会实践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这些争议,从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出发,将个体行为嵌入在实际情景中分析,提供了一个灵活整合微观到宏观研究的框架,并有助于展现诱导行为改变的多种可能途径以及政策含意。

图1 社会实践研究模型 (Spaargaren, 2010)

社会实践模型的应用,为理解中国的可持续消费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帮助研究者识别不同类型的人群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将供给端同消费端进行连接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去分析现今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未来的研究重点:

从供给端入手:应该结合现今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探讨政府政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干预、供给系统端资源禀赋情况以及社会结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消费端入手:识别不同地区及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及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如何影响消费行为;从历史维度理解其消费行为形成及变迁的内在机理;从协同作用角度,探讨非政府组织及社区家庭如何发挥政府无法起到的作用,成为可持续消费转型的重要主体。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政策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供给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