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敏艳 陈淑琴
中国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历程及发展特征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campu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文/陆敏艳 陈淑琴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耗能大户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的高校校园建设数量与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如表1所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校园总能耗达到了2895万标准煤,占其全国耗能总量的0.84%,占其全国建筑总能耗的4.21%;而总用水量为21亿m3,占城市总供水量的4.09%,占城市生活用水总量的8.51%。调查发现,目前中国高校生平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均高于中国人均水平和全国居民单位面积建筑能耗,高校节能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高等院校作为育人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引领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重任。如何建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校园,同时又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做法融入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对未来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绿色校园的概念,一直以来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国外多以“可持续大学”或者“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可持续未来的大学领袖组织(ULSF∶ University Leader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将可持续大学的内容归纳为七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在校园的方针政策中有显著地位;(2)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学术准则;(3)旧的学术范式发生重大转变,学生探讨问题时增加生态系统的维度;(4)与可持续有关的知识背景与教职工的雇佣、奖励、升迁体系挂钩;(5)对生态足迹进行测度;(6)对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活动(如相关讲座、庆祝地球日等)给予相应的支持;(7)支持与可持续相关的组织与当地企业联手进行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活动,通过讲座、交换等在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进行交流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将“可持续大学”定义为“一个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健康生活和教育环境的创造,来建立改善能源效率、保护资源、提高环境质量的高等教育社区”。由此可见,国外的“可持续大学”的概念是将“可持续发展”涉及绿色教学、绿色科研、社会服务、可持续人才培养等方面。
表1 2011-2015年中国高校校园建设数量与规模
中国学者和院校至90年代开始陆续提出“绿色校园”的定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在《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2013)中明确将绿色校园定义为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校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
综合国内外的现状,尽管绿色校园建设的定义繁多,内容侧重点不同,但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是具有“绿色顶层设计”,即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将其融入大学办学的各个环节,修正和完善大学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规划、科研规划、校园建设和管理规划,以及相应的绿色化政策、体制和机制等的校园。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绿色校园建设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科研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通过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技术研究以及人文社科研究,为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作出贡献。
(2)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体制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学科创新:将“绿色”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和学科创新,为学生提供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3)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目标的绿色校园建设及管理:主要体现在以能源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对校园中人文景观和生物景观进行有机整体设计,对校园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建设、并进行科学的节能运行维护管理,以形成一个在设计、建设、运行等各环节均体现节能环保思想的绿色校园。
(4)绿色校园文化的形成:培养学生可持续的生活与学习的态度以及相应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地养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大学生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主体,也是链接社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支持教师和各类学生社团开展绿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绿色文化的多样性渗透、表达和广泛传播。
(5)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如大学向社区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知识和技术服务,通过产学研合作带动地区和社会技术、经济的发展等。
如“绿色校园”定义发展的过程类似,中国自1993年提出“绿色校园”以来,其建设也经历了由浅至深、逐步明确、逐步扩展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993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对教育提出要贯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96年中国原国家环保局、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从绿色教育、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三个方面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由此开启了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序幕。同年5月,其“建设‘绿色大学’规划纲要”得到教育部、科技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国家主管部门的肯定。1999年5月,清华大学主持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了“全国大学绿色教育协会筹备委员会”。
此后,原国家环保总局在《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的第18条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继清华大学之后,国内高校和其他相关部门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等群众性活动。2000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召开第一届全国大学绿色教育研讨会,形成四点共识:①绿色大学是一种办学理念的转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绿色思想”的大学生;②绿色教育的教师应是环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的人才。③应当在高校开设环境类课程,建议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提升为必修课。④建议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观念、知识、规范三个层次,教学过程中体现行动、哲学及思维方式的变革。
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绿色校园建设的理念在中国普及开来,但绿色校园建设缺乏实际的抓手与建设措施。2005年,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发〔2005〕19号)和《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06〕3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加强节能节水工作,建设节约型学校。节约型高校是以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包括学校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并能不断促进自身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学校发展模式,上述文件的颁发,正式开启了中国绿色校园建设的初步实践阶段。
2007年,同济大学将绿色生态理念和科技融入校园建设和运行的实践,使其成为全国首个节约型示范建设工程及典范(其成果荣获200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1月,教育部在同济大学举办“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参会的32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共同发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学校行政与后勤服务等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各个领域。
此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先后颁布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的政策与技术导则(如表2所示),逐步详尽地确立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各项关键措施及其要求,围绕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进新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等具体内容,将节约理念贯穿于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为高等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了指南。至此,中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清晰的路线和具体的抓手。
随着中国高校校园节能监管体系示范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推广,截至2013年,已有210所高校建立了监管平台(如图1所示为每年建立能耗监管平台的高校数量),用于校园能耗统计、能耗实时监测、能效评估、监测预警等(如图2所示为平台能耗实时统计界面)。根据高校实施节能监管平台后的能源资源节约效果统计发现,中国高校平均能耗节约达到了10.48%,节水效率达到11.53%,平均节能费用约234万元。此外,2011-2013年,中国高校在国家财政的激励下,已有20余所建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高校,进一步开展了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国家财政拨款支持1亿余元人民币,校园节能改造面积近500万平方米。
表2 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的政策及技术导则
图1 建立能耗监测平台的高校数量
图2 浙江大学节约型校园能耗监测平台
2010年,中国高校在国家相关部委指导下,成立了以高校后勤为主力军的“全国高校节能联盟”。2011年,由通过“校园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建设”验收的院校为核心成员,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
至此,中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主要针对校园的节能减排工作展开,包括了校园节能监管体系、节能管理示范(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建筑节能改造示范、绿色建筑示范、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其他节能节水措施(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工作内容。
2012年起,中国国内部分高校的绿色校园建设内容进入多元化,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济大学荣获由国际可持续校园联盟(ISCN)选评的“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同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RIO-20)在巴西里约召开,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与澳洲、美国、欧洲绿色校园联盟共同组办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制定并共同发布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全球宣言,揭开了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2013年浙江大学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校园联盟(ISCN)大会上荣获全球可持续发展校园学生创新实践奖,创新了学生社团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协同发展模式,为全国绿色校园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下而上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树立了榜样。2016年11月,由浙江大学发起,国内40余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绿色校园社团联盟”,该联盟整合全国各级校园优秀绿色社团及相关优势资源,在绿色校园主题实践、绿色创新创业与就业辅导、绿色领袖训练营、绿色媒体传播和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活动,促进中国各学校绿色校园社团的合作交流以及联盟与各主管部门、相关社会企业的有效对接,以推动我国绿色校园建设的软实力发展。
此外,政府相继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教发[2013]12号)、《教育部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教发[2013]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和建设节约型校园宣传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3]15号)等政策将绿色校园建设引入绿色教育宣传及组织活动上,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中国绿色校园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发布并实施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 - 2013)对绿色校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中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由此可见,在各部委政策的指导下及各绿色校园示范高校的实践推动下,中国高校的校园建设已经进入了从节约型校园建设向绿色校园建设的探索阶段,内涵更为丰富,内容也更为广泛,包括绿色科研、绿色教育、绿色校园建设与运行管理、绿色文化、社会贡献等众多方面。
选取夏热冬冷地区某高校进行绿色校园建设案例分析。该高校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8762人,专任教师3502人,校舍总建筑面积257.6万平方米。该高校是我国首批12所节约型校园示范单位之一,也是我国探索绿色校园建设的先驱高校,在绿色科研、绿色教育、校园节能运行管理、绿色人文、社会贡献等多方面工作均颇有成效。
该高校注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学研究。根据科研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全校约26.2%的员工参与了可持续相关的科研;从事可持续相关研究的院系数量占全校院系总数量的46.3%;但该校对师生进行可持续相关研究的激励措施还较为欠缺。
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教学课程及实践,是培养可持续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高校开设了大量含可持续内容的课程(约550门),占学校总课程数的35.7%,开设与可持续内容相关课程的院系数为70个,占总院系数(112个)的62.5%;继续教育中心内也有45%左右的专业设置有可持续内容的课程。此外,该高校还定期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开展绿色校园专题讲座、沙龙或观摩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知识。
该高校为我国首批校园节能监管平台的建成单位之一,在校园建筑节能监管、校园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节水改造、绿色交通、废弃物管理等多方面均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绿色校园运行与管理,并取得明显效果。其主要措施及成效如表3所示。鉴于其在绿色校园运行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其在全国高校中起到的示范作用,该校被中国高教后勤协会评为“全国高校节能先进单位”,被住建部评为“校园建筑节能信息化示范”单位。
该校的师生和各类学生社团均积极开展绿色宣传及文化活动,成立了绿之源协会,长期持续开展废物回收项目及循环袋项目;此外还有节能减排协会、绿色定向越野、绿色衣物回收等多种多样的社团组织(如图3所示)。2013年,其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校园联盟(ISCN)大会上荣获全球可持续发展校园学生创新实践奖,实现了绿色文化的多样性渗透、表达和广泛传播。
该校积极承担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技术支撑、人才输送等社会责任和义务,支援和协同社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活动,如社区花园、环境治理、社区环境卫生和教育等。另外,该校采取可持续学习计划的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约75%,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从该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实践内容来看,该校已经从节约型校园建设进入绿色校园建设的探索阶段,在绿色科研、绿色教育、绿色人文和社会贡献四大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校园节能和节水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实施绿色校园建设前后的节能效果如表4所示;但在废弃物处理、绿色环保产品认证购买、绿色建筑示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3 高校A绿色校园宣传及文化活动
表3 高校A绿色校园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措施及成效
从中国绿色校园的发展历程以及典型绿色校园建设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已从节约型校园建设升级向绿色校园建设发展,但建设深度还未推进。中国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以建立强有力的校级领导和协调组织机构为重,强调做好顶层设计,以校园内建筑设施的节能减排科技应用示范为点、以校园设施的基本建设和运行管理为重心,节电节水节热、构建校园节能监管体系为抓手推进的。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对学生的节约教育,国家政策也向绿色意识培养、绿色行为塑造、绿色教育引导等方向发展。中国正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面扩展到包括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从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的内涵延伸发展。但依旧存在建设深度不够的问题,如校园建筑能耗数据库缺乏深度挖掘,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建筑用能用水定额,在用能用水管理和评价中无统一标准可遵从;急需进行可持续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可持续相关课程和专业的开设数量及比例等。
(2)中国全国层面的分工协作及其与地方部门间的配合欠佳。中国高等院校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而绿色校园建设涉及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的工作范围。因此,在中国部委层面,绿色校园建设需要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机关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和财政部等多部门间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与协调推进。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初期,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中央各部委的系统规划和有效统筹,随着绿色校园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国家节能减排策略的转变,中央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执行和推进工作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中央各部门间有效的分工与深入合作。同时,绿色校园建设还需要地方各主管部门、高校的紧密配合。然而,部分地方主管部门绿色校园建设的意识欠缺,同时该业务属于新增业务,需要新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相应的经费等,地方主管部门缺少深入调研和主动推进工作的精神,导致绿色校园推进工作存在阻力和困难。上述各方原因,造成中央、地方、高校间缺乏紧密配合、“上层积极、下层脱节”等现象。
(3)高校当前的办学观念、办学方式、管理体制难以满足绿色校园建设的要求。当前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还局限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节能减排理念的宣传及节能管理措施的采用等方面,认知深度不够,难以达到绿色校园的建设要求。
(4)高校自身能力建设欠缺影响绿色校园建设的成效。如校园节能改造,存在如何正确引入并合理应用各项节能技术和产品、保证节能改造效果等技术问题;在校园节能运行管理方面,也急需提高管理人员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养与业务能力。
(5)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缺口大,缺乏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导致高校间绿色校园建设的工作内容及成效差异大。多渠道筹措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机制还未形成,仅靠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难以满足中国众多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求,也不是长久之计。部分学校由于资金匮乏,影响了监管平台的建设深度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节能管理工作的进行。
表4 高校A绿色校园建设前后的节能效果
(1)建立顶层设计与多部门统筹协调的推进机制。校园的节能减排的切入口从“硬”和“实”方面的落脚点是校园基本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的节能减排,从“软”和“虚”的方面是传播节能环保理念、培育绿色校园人文、创新绿色科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涉及教育部、住建部、环保部等多部门协调管理,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高度的统筹规划与管理。今后,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纵深发展,将融入绿色教学、科研甚至办学方向等更广更深的层面,会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多的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更多的协调和配合,对顶层设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生活动
(2)中央和地方的联动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绿色校园工作的推进不仅需要国家各部门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合作,还需要中央及地方之间加强联系,分工合作。中央仅能制定较为宏观的政策及标准,具体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特别是关于能耗管理、绿色建筑技术等内容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各省市的地域气候特点及用能现状进行研究制定。因此中央与地方应建立联动机制,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全面而深入的进行。
(3)从节约型校园升级至绿色校园建设,需对政策制度、导则及标准从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人文等方面进行全面修订。绿色校园建设将节约型校园实施的内容延展到校园绿色规划建设、既有校园生态节能改造、健康环境营造、低碳校园生活倡导、绿色教育课程设置、绿色人文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需要对现有的政策制度、标准导则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以全面推进绿色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4)建立适应于绿色校园建设的高校办学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某种意义上得益于在校园找到了明确的抓手(节电、节水等)和给力的支撑政策(颁布技术导则和提供平台建设补助资金)。现在一批率先实践的校园已开始结合校园绿色人文培育、相关学科发展和科研合作向更高层次-绿色校园的纵深发展,需要人文建设、管理体制建设和科技应用的协同创新,需要后勤、科研、教学等多个行政部门和各院系的合作,需要纳入大学办学更高的层面。
(5)多方位扩展融资渠道,加强资金保障。积极探索财政补贴、学校自筹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融资模式,培育建筑节能咨询服务市场,健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探索高校节能减排的新机制、新模式。
致谢:本论文受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高校校园环境管理认证体系研究”资助。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