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2017-10-24 23:24李慧玲
文教资料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李慧玲

摘 要: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流传下来的瑰宝,怎样解决好成语的教与学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汉语成语的特点,探究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教学策略,以期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对外漢语 成语教学 教学策略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不但能传递话语的主要信息,还能产生幽默的效果,我们通常用汉语交流时用一些成语,但是相对于外国人来说,成语在谈话中运用很少,甚至敬而远之,更谈不上主动运用。汉语成语作为凝结中国优秀文化的结晶,势必成为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汉语成语的界定及特点

对“成语”的定义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赵红棉先生指出,“成语”一词最早在《文心雕龙》被称为“成辞”;到了唐代始称“成语”,又称“成言”;两宋人士改称为“全语”,民间文学偶用“成语”一词;元、明、清时“成语”、“全语”并用[1]。另外,在武占坤等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里说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是精炼、生动的修辞性词组的词文化。它的典型特征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四言成语、风格典雅”[2]。

(一)意义凝练。

成语不同于一般词汇,它的意义往往概括了丰富的哲理和文化意义,言简意赅,比如“山高水长”这个成语,它的表面意义是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比喻意是人的崇高的风度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现多形容情谊、恩德的深厚。

(二)结构稳定。

成语以简约为特点,多为四个字的固定结构,形式整齐。它的结构形式一般是稳定的,没有变化,不能随意更改、删减或者增添。比如“五颜六色”不能写成“六色五颜”,“千军万马”不能写成“万马千军”,当然也有少数可以颠倒过来写,比如“天涯海角”可以写成“海角天涯”。

(三)形象生动。

大多数成语都具有形象意义,尤其是一些具有形容词性的成语,显得形象生动,比如“玲珑剔透”形容做工精细,内部镂空的工艺品或形容人灵活乖巧,聪明伶俐。

(四)风格典雅。

成语的语体风格具有典雅、庄重的特色,多用于书面语,比如“唇亡齿寒”、“倾城倾国”、“秦晋之好”等,但是也有少数成语用于口语,比如“摆花架子”、“走下坡路”。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风趣幽默、说理深刻,无论在书面材料还是交谈中,成语无处不在。实施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是有很大裨益的,它有利于促进对外汉语词汇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对外汉语教学的视野,整合语言和文化这两大要素。另外,在不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汉语成语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汉语成语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完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上,对留学生进行成语教学,可以巩固并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成语的结构独特,形成历史悠久,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古汉语词,留学生通过对古汉语词的学习,可以增强对汉语词语的猜词能力,比如我们在讲解“登峰造极”这个词时,可以先告诉学生“造”的意思是达到某一境界,引导学生猜出“登峰造极”的意思。另外,汉语成语中不乏许多构词能力强的语素,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语素,就可以提高组词能力。留学生通过对汉语成语的学习,不但可以很快地学到很多新词,还可以复习和巩固已经学到的词语,可谓一举两得。

(二)锻炼留学生运用汉语修辞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对外汉语修辞的学习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有效的手段,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这种思想要想生动流畅地表达出来,就离不开修辞。将这种修辞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不但有利于提高留学生汉语表达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汉语表达的效果。例如:

(1)运用到比喻的成语有:孔武有力、口碑载道、可歌可泣、龙飞凤舞等。

(2)运用到拟人的成语有:狼狈为奸、狐朋狗友、呆若木鸡、兔死狐悲、心猿意马等。

(3)运用到夸张的成语有:一字千金、挥汗如雨、易如反掌、挥金如土等。

其他修辞手法比如“对偶”、“借代”、“反问”和“对比”等都在成语里有所体现。留学生通过学习成语,必然会学习到蕴含在成语里的修辞手法。因此,加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有利于锻炼留学生运用汉语修辞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三)满足学习者的交际需要,有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其实也是习得和适应中国文化的过程。留学生初到陌生的汉文化生活环境,难免会排斥陌生文化,这时候如果引入一些带有汉语文化因素的学习因子,比如对汉语成语的学习,则会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汉语语言的知识,更要注意引入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成语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词汇学习上,应该扩大到对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学习上。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成语的教学策略

汉语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前文所述的汉语成语的特点,我们对对外汉语成语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体把握。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不但要让留学生学习构成成语的单词词义,还要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意义,包括它的出处、原义、演变义,还有它经常被误解的字面意义。因为汉语成语的意义并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真正的意义应该是从字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实际意义或者是在实际语境中的意义,以“差强人意”为例:“差强人意”本义是非常能够劝勉、振奋人的意志。演变义是大致、勉强还能让人满意。但是一些人根据字面意义解释为不能够使人满意。

教师需要在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迅速地对汉语成语的字面意义进行加工并整体掌握。教师在成语教学过程中,解释成语释义可以利用视听法或者情景教学法,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成语的意思。尤其是绝大多数由古汉语的书面语或者是口语发展而来的成语,它们的构词成分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的意义,具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留学生对于这一部分词兴趣浓厚,但这恰恰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外汉语老师在教授成语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词义。

(二)来源分类。

汉语成语大多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或者是截取古典著作或古人文章的语句而来,例如:(1)来自古代寓言或历史故事。例如: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2)截取古典著作或古人文章的语句而来。例如:集腋成裘取自《慎子》“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高屋建瓴取自《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除了以上成语来源外,有些成语还来自古人口语,比如:“投鼠忌器”、“利令智昏”等,还有些来自现代人的创新,比如:“洋为中用”、“走下坡路”等。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选择性地讲解部分成语的来源及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这样有利于留学生记忆和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留学生运用成语时的语义偏误。

(三)体会节奏。

汉语成语音节本身就具有节奏音韵之美,读起来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时,可以先划分节奏,让学生对成语认读有节奏认识,并让学生大声朗读,体会成语的节奏感,有助于成语的记忆和学习。比如叶公好龙、杞人忧天和万象更新等,读作“二二”式;青出于蓝、轻如鸿毛和重于泰山等,读作“一三”式。

(四)启发联想。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概括了自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例如:莺歌燕舞:比喻大好春光或形容大好形势。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很多人围堵追逐的景象。

以上两个例子,用两个很普通的动物描述了两种形象,极具行为动觉和物状视觉感,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在汉语里具备联想意义的成语很多,比如“门可罗雀”、“鸦雀无声”等。教留学生学习汉语成语时,应该联想出具体的实物或者形象,尽力利用想象和联想让留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巩固和促进成语学习。

(五)正反对照。

正反对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一个成语中,选用了反义词或对举的概念当作语言材料。例如:大材小用(“小”与“大”),取长补短(“长”与“短”)。另一方面是不同的成语之间,有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成语,也有意义相同或者是相近的同义成语。例如:同义成语——“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洗心革面”与“脱胎换骨”;反义成语——“始终如一”与“今是昨非”,“黑白分明”与“颠倒是非”。

我们运用的成语中,有很多词义相反或相近、相同的成语。我们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这一点,帮助留学生找出所学成语相近或相反的词,触类旁通,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把握词义。但需要注意,有些成语虽然意思相近,但有可能褒贬不同,语法功能不同,甚至语用环境也不同,不能随意替换。

(六)结合语料。

成语的学习离不开实际语言环境,而实际语言环境的创设则需要语料实现。语料的辅助可以使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成语。在语料中,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讲解成语的用法,包括固定搭配、修辞色彩、语法功能和语用环境等。例如:

(1)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就明白自己即将要离开人世了。

(2)婴儿到四五岁时,总会问妈妈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从上面两个语料中,学生很容易能理解“不治之症”和“莫名其妙”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在学习成语之前,可以给学生一段语料,让其根据语境推断出成语的意思,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其学习成语的兴趣。

(七)文化比较。

萨丕尔认为:“语言有一个底座。”[3]每一个种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如同血脉一样,随着文化的流传,被一代代人传承、记录。所以说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更是语言生长的土壤。每个国家的语言中都包含一定数量的成语,但是往往有些成语表面上一一对应,实际语义和文化内涵却相差很多,尤其在汉字文化圈里的有些成语最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使人产生误解。比如汉语和日语里的“朝三暮四”,它们的意思就不同。在汉语里“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在日语里却指花言巧语的愚弄,保留了原来的意思。当然也有些词语的字形、语义及用法完全一样,比如“喜怒哀乐”、“一衣带水”等。

我们在教授这样的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到共性研究和差异对比,善于发挥留学生母语正迁移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可以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学同文化导入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两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八)强化视听。

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加快了教学和学习的进度,也简化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另外,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能否转移到长时记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同时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强度的大小,“强度与项目呈现的生动程度有关,形象材料总是容易记忆又不易被遗忘,记住图片的时间短于记住文字的时间,而记住彩色图片的时间又短于记住黑色图片的时间”[4]。因此,强化视听有必要作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时,就应该播放关于这个成语的寓言故事视频,这样会增加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下來的瑰宝,怎样解决好成语的教学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汉语成语的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留学生对汉语成语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红棉.“成语”——词源流考[J].古汉语研究,1992(3).

[2]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249.

[3][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6.

[4]沈玮.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19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