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亦迪
摘 要:综合分析目前知识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已知的问题与劣势对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已知的无形产品的量化问题、经济行为被赋予社会意义以及经济体投资探讨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核心思路,并对用新阶段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制定更高效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分析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分别从创新与核心的构建,以及人才的结构重新整合两个方面对新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管理趋势进行具体探讨,最后做出展望性总结。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人才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相较于传统经济时代具有鲜明的差别,新经济时代主要有现代知识经济产生,并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各国知识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的经济链已经逐渐链接在一起,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1]。随着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发展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形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明显的案例就是在多年前,美国曾出现过一场较大的经济危机,随后世界各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2]。事实上,就现阶段的社会经济而言,个别地区出现的经济活动也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如此庞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经济不再使用与相关人力资源与知识经济的管理。因此,新型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应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做出一些调整,以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时代经济的特点
知识可以说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虽然新时代的知识经济已与传统的经济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经济的生产模式已经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产生了转变,全球经济模式也对应发生了改变。但就生产者之间仍存在着一些如代工模式存在的争议。而对于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知识这个概念在当今社会中仍没有确切的说法,它可以作为一种观念,一种创造力或是一种信息。部分学者对人脑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他们发现知识的活动是自然流露的,若将知识比作是一种创造或是一种观念,那么知识这个概念将无法进行有效量化[3]。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知识是一种服务形式的源头,而不是服务本身。这种知识概念也使得在对知识测量是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以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式来说,外部环境可对社会经济带来好的或是坏的影响,这是不可调控的。在新经济模式下,这种影响程度将被量化,即带来好的或是坏的影响在不可调控下可能促使经济更进一步发展,也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危机。而就对资本经济更有利的这一点来说,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式必然会受到新时代经济模式的否定。但以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可掌控形势来看,新经济模式可以说是正处于走向创造毁灭的道路上,而这种创造毁灭的形势正是资本价值需要的一种转换,同时也是后期资本价值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4]。
二、新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趋势
(一)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在新时代知识经济模式的影响下,社会更更注重对价值的创造能力,因此如何提高现阶段价值创造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而社会整体价值从来都不是有单一的一个人构成的,在以往相关研究中,部分学者总是偏执的认为能力源自人员管理中采取的激励方案,但激励作用对个人的能力价值无绝对性的关系[5]。在社会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后,有学者做出的相关研究表示,员工与不同活动趋势无明显关系。因此,对于社会中比较注重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单位,在经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转变后,会将正处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转变为公司的固有资产,也就是说公司的中心工作目的已不再是人力资源的产量,而是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上。因此只有将原本的计划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做出正在的创造、创新[6]。但在实际付诸行动的过程中往往是存在一些风险的,在失败的创新后,往往面临着无法在该公司继续工作的风险。因为以利益为最终价值的企业在乎的是员工能带来的价值,并不是精神上敢于创新的过程。
(二)哲学知识管理方面不够重视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模式逐渐成型,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了对新时代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的研究,但所得的研究成果往往存在加大的分歧,就算是相同的结果作用与不同的组织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也存在差异。基于此,应在研究结果报道时对相关模糊性结论进一步澄清,因在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中的创造能力与可能性,社会中所存在的知识较多,进行分类后仍然错综复杂[7]。在进行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可能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知识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根据自身企业综合考虑可能存在影响创造力与可能性的因素,采用哲学性的思考,管理中存在的复杂化管理模式也会变得简单得多。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模糊
在新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对知识管理的主要追求是一种有无限可能性的创造性精神,因此在制定管理方案后,负责该方案执行的管理人员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来讲这份工作一般由人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完成,但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可能自身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或是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执行能力不合格。导致员工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成立。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可能直接选取以为中阶领导进行知识经济的管理,在管理方案实施后,可能引起重要的后果,最终导致创新能力的缺乏,同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8]。
三、管理模式的确立
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最终又来源于可能性的知识。采用生产组织中的中阶管理者进行知识经济的管理对知识的转化较为有利,该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可认为是一种承上启下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该方式进行管理能有效使知识经济处于不停滞的迅速发展中。本文关于传统管理方式与新型管理方式分析如下:
(一)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是传统经济环境中较为常见的管理模式,目前仍存在生产组织在使用此类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主要运行模式为:将高阶管理者作为精神导师,中阶管理者主要作為开展创新活动策划员,另由一部分员工专注于知识创新。此类管理措施优点在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较小的问题可采取容忍的方式处理,节约了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增加了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而缺点也较为明显:在人员进行知识创新时,如遇重大问题,需要立即进行解决,首先要通知中阶管理者,再由中阶管理者汇报高阶领导者进行最终决议[9]。所得采取措施的方案再由中阶管理者传递给知识创新人员,严重妨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endprint
(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是在上述管理模式上做出一些改变而形成的一种传统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同样需要层层递进,其具体运行方案为:高层领导负责下达知识创新的方向,再经由中阶管理者传递给创新人员,实质上,在中阶管理者负责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歧义。同时,若此类情况发生次数较多,知识创新人员会多少出现一些依赖心理,而最高层的领导则会出现一些被动心理。
(三)承上启下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是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在此管理模式中,中阶管理者扮演的是一个最高领导者的身份,主要负责最高领导者知识创新方向的引导,而高层领导相当于催化剂,也可作为一个象征性作用。该管理模式下知识交流大多采用会谈交流方式,创新人员所产生的知识均存放在整个组织的知识库中,便于其他人员进行借阅、研究。
综合分析三种管理方式,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承上启下管理模式明显更具优势,员工创新能力明显更高。
四、人力资源管理趋势探讨
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每个工作人员都给予足够的重视,若同企业中有多个不同国家的工作人员,应妥善处理各国家社会文化带来的冲击,并协调员工间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工作人员带来创新知识的意义。实质上,追述人类发展初期,人类自身的活动均是收集这个世界中存留下来的信息,此后人类便将所有的信息进行保存使用。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与转变,人类自身所产生与发现、予以利用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需对较为重要的信息进行保存。在经济体制不断发生改变的今天,越来越多科技知识相关人员成为知识工作者,因此知识工作者所需求的信息也将越来越多,所探讨出的创新型贡献也越来越多[10]。因此,知识工作者再自身进行不断探索,为知识经济做出相应贡献的同时,还为身处的企业带来了利润效益。有利益的产生就会随着产生竞争形势,而竞争形势的产生增加了创新知识产生的可能性,循环而下,更加彰显了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形势来看,推动人类不断发展的因素主要为科学技术。由此再综合知识经济管理与相关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管理必然会成为推动人类继续发展的无限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文群.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3):196.
[2]田凤.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107-108.
[3]余育新.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其展望[J].经贸实践,2015,(14):53.
[4]王帅.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6524-6524.
[5]陈珊.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27-27.
[6]陈海星,王晓丹.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96.
[7]李宁.新经济时代的知识经济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3):150-151.
[8]黄义.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4,(3):8-11.
[9]周子劍.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商业,2016,(16):114-115.
[10]何松勤.新经济时代环境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