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露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对心理健康定义、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以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运动;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无疾病并不等于健康。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作的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1988年,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诠释: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生理健康是人体机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以及其他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以生理健康为基础的,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3)道德健康层次;(4)社会适应的健康层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1]。同时,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会研讨会上,研究者在对随机调查的1516名大学生的研究中显示,90.5%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心理亚健康状态。而且出现单项心理障碍症状的情况占调查总数的11.54%- 18.6%,最为突出的症状为抑郁占调查总数的18.6%[2]。显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学教育中的突出矛盾。为此,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知道,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防范和处理的方式。但我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尽管体育运动为什么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关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可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现在乃至以后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和著作等相关文献几十篇,对当前大学生的休闲体育进行了研究。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14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见表1)。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统计学要求。
(3)数据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对14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48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有心理问题。经常有心理问题的竟占到56%;偶尔有问题的占25%;没有过的只占12%,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各级各类学校应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从图2中可以看出,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它们是:①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②学习压力;③情感问题;④就业压力;⑤对环境的不适应。它们的比例都很高。
(1)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占调查总人数的82%)、在人际关系上,大学一年级学生出问题的往往较多,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别人,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部分新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产生孤独感,缺少安全感,出现焦虑不安、寂寞失落和注意力分散等症状,这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感到空虚无聊,内心困惑,学习、生活失去了动力,整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2)学习压力:(占调查总人数的80%)。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教学形式、学习的方法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习惯了中学式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的引导式、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迅速掌握。学习的目的、目标、重点不明确,如何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等都成为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好,将成为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导致自尊心受挫,思维分散,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状况。
(3)情感问题:(占调查总人数的74%)。大学生在校园里谈恋爱司空见惯。有些学生是心理空虚,以此为消遣;有些学生是迫于心理对异性交往的需要而谈恋爱,但在恋爱中有许多心理问题出现。例如,有的女生刚入学就接二连三地受到男生的邀请约会,因不知道如何应付而陷入苦恼之;有的学生因看到周围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因失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等等。
(4)就业压力:(占调查总人数的80%)。当今社会,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已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所代替。随着年级升高,因为专业方向、社交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大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问题。长期以往,导致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心理问题。
(5)对环境的不适应:(占调查总人数的62%)。学生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進入大学,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如学校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学习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己没有在中学时那样卓越等。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不想学和不得不学的矛盾, 造成了情绪的波动和低落,因而产生了厌学和压抑等消极情绪。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心理阴影,引起心理问题,endprint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紧张焦虑。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人心理的坚韧性。因此,它可以提高人适应社会的能力,缓解压力,减少心理焦虑。
2、缓解学习压力。众所周知,现代的大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于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得到解脱。体育运动较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情绪紧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1992)认为:“在业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了社会交往,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可作为“缓冲器”,它可以降低个体應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因此,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心理紧张。可以缓解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压力。
3、培养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本质上讲就是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净化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从而在某一种体育运动的磨砺和体育精神的陶冶中,渐渐的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以完成人格的升华。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都要求具有勇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运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它培养人的勇猛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胜败和体育运动永远相伴,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也培养人勇于接受失败,后者对一个人的成长更有意义。在胜利和成功时保持进取精神并不难,但在失败时保持进取精神就很难了,因此,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
4、治疗心理疾病,增加人际交往能力。美国的学者科尔凯尔迪指出:“体育运动已经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1983年的调查,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之一”[3]。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好形式,美国的学者马赛等人在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对社会联系的需要更强烈,换言之,内向性格者需要更多的从事体育运动,以增加与他人联系的机会”[4]。所以不难看出,体育运动对于消除人的孤独感和人际关系障碍具有显著的作用。
四、结语
1、体育运动是治疗心理疾病增进健康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保持或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2、体育运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经。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在高校扩招、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管理队伍,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4、应重视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多开展些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服务网站等。
总之,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陈敏敏.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2000(5):29-32.
[2] 余丹丹,宋少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3] 龙佩林.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103.
[4] 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1998(12):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