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懿
摘 要:《冲天》以1937-194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全民战争作为大背景,呈现出了那一代年轻的螺旋桨时代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爱恋、荣耀和存亡。整个纪录片用独特的视角来阐述这些事件,并且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冲天》纪录片的视角选择进行探讨,以期可以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借鉴。
关键词:《冲天》;视角选择;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2
在我国,主流历史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大多采用格里尔逊画面加解说模式。这种纪录片,以叙述性话语为主,存在一个权威的局外叙述者,控制画面、设置情节、讲述主题,以“上帝视角”向观众展示宏观的时间脉络和事件总体概况。也就是说,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制作者,来作为事件现场及话题的真正仲裁者和唯一言说者。
《大国崛起》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它讲述了国际上九个大国的盛衰变迁。在视角选取上,《大国崛起》从宏观视角入手,叙事侧重整体,虽然是以各国的历史事件史实为依据,但是片中存在的讲述者却是全篇的灵魂和中心,所有的影像和历史材料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大国崛起》最大的价值也正是讲述者或者说是制作者从自己的视角对于历史的解读和思考,它体现叙述者对于影像的控制。
这些主流纪录片如同历史文化教科书,较为客观地展现了史实,在历史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权威叙述者的存在,这类纪录片同观众会产生间离感。宏大的背景、激昂的叙述虽然可能引发观众一时的感慨和激动,但由于缺少和观众的深度共鸣,这种感情也会容易消散。
从人的需求来看,观众在对历史有了基本了解后,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这需要纪录片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即人性,以此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实际是对历史事件发生因素、影响的进一步挖掘,因为人的行为由思想决定,历史由许多的个人创造。《冲天》就是一部可以满足观众这种需求的纪录片。
《冲天》讲述了抗日战争这一时代背景下几位飞行员及其家属的故事。该片在叙述过程中没有通过展示大量的历史事件来激起观众的感情和评论,而是用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直接触碰观众的心灵。即使观众对历史没有详细的了解,也会体会到《冲天》所展现的战争之残酷和抗战英雄及其亲友的家国情怀。但是,感性的叙述不等于失真。《冲天》中没有夸张的煽情,所有的情感,真切且动人。
我认为,该纪录片能达到以上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叙述视角的选择。不可否认,《冲天》的艺术手法运用如动画手法的运用、配乐,在整部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认为,视角的选择是一部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之一,因为故事的每个叙述者或听众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视角的选择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影视作品的观感。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冲天》独特的叙事视角来阐述该片能够打动观众的原因。以此给当今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
《冲天》按照抗战的三个时期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抗战初期,通过飞行员刘粹刚同妻子许希麟的信件和许希麟的回忆录,主要从许的视角讲述了刘的一场重要空战和两人的爱情故事,生死离别。这一部分中,影片还通过对飞行员高志航之女高友良的采访讲述了高友良眼中的空军父亲。体现出飞行员的英勇和其妻女的坚韧。
影片第二部分即抗战中期,通过林徽因女士的回忆录、诗篇以及对林徽因之女梁再冰的采访,从两位女性的视角讲述了她们与航校七期几位飞行员结下的亲情、友情和这些飞行员的牺牲留给她们的伤痛。除此之外,片中还通过飞行员陈怀民的妹妹陈难以及日本飞行员高桥宪一之妻美惠子的信件,用两位女子对战争的态度表达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呼吁。
影片在第三部分,则通过飞行员周志开、汤卜生、张大飞的回忆录、信件等,还有对飞行员陈炳靖、都凯牧、李继贤、金英的采访,以飞行员视角讲述了抗战后期的空战和飞行员的精神世界。这一部分还包括齐邦媛女士和飞行员家属夏庆华的采访、自传,以此展现飞行员背后女性亲友的心理。
三部分内容总体以微观视角为主,在叙述过程中,每个部分都至少采用了飞行员及其女性家属两个视角,也有用到日军等其他补充视角,充分展现了抗战时期该群体的精神状态。其中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情怀。对比同样讲述抗战时期的纪录片,《飞虎传奇》以宏观视角讲述飞虎队的建立背景、战事概况和所做贡献;《我的抗战》虽然从个人微观视角出发讲述,但仍以一个个事件为主线,目的也是从细节与侧面还原战争面貌。而《冲天》则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上。
那么,导演为何制作这样一部以微观视角为主,着重表达人物情感的纪录片呢?
《冲天》的导演张钊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影片是为了迎接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胜利,中华文化总会会长提出拍摄的。这种背景下,纪录片大多会走主流路线。但是张导在影片资料收集阶段采取的是主题后行的办法。即先收集资料,再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影片的主题。采取该方法,是因为抗战时期,飞行员总人数少,仅1700人。阵亡比例超过40%。尤其在抗战前期,主要飞行员大多牺牲,留下的记录不足。而未牺牲的飞行员如今也少有在世者,且大多未留下回忆录。该片在资料收集阶段即发现资料匮乏,需要通过采访除核心当事人以外的重要亲历者如女性家属来补充资料。
比起先确定主题和剧本再寻找相关资料,主题后行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注意到并发掘出角度和情节特别的故事。比如这些年轻英雄的亲情、爱情,以及他们家人对他们安危的牵挂。导演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女性视角的丰富和独特,因而决定了影片的叙述视角和主题。
而在影片中,减少画外叙述,多采用书信、回忆方式来体现英雄本人的视角,主要原因在于飞行员的独特性。导演张钊维认为,抗战时期飞行员的一生是隐忍与华丽的。这些战斗机的飞行员,参战时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三岁。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出身也不错。但他们愿意选择抛开生死与未来,冲上天空。这群在天空与战火中成长的年轻人,有与众不同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人们对他们故事的了解、理解,以及记载,远远少于地面作战部队。而这些飞行员的经历与其他集体在地面作战的陆军战士,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在天空中,离人群很远的地方独自作战,孤独且内心强大。若想讲好他们的故事,就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将话语权交到这些历史创造者的手上。这是达到影片效果的需要,也是对飞行员的尊重。endprint
这种视角的选择和叙事方式使影片在保留其历史还原度的前提下更深刻地触动观众心理,其作用主要有三:
一是有助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历史还原度和感染力中间找到平衡。影片中有一段我国飞行员徐华江同一架敌机战斗的回忆。紧接着徐华江回忆部分的,是当时与他对战的日本飞行员三上一禧对同一场战斗的回忆。影片用三上一禧对徐华江的惊叹从侧面体现出我国飞行员的英勇。如此,以敌我不同视角的观点作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论,用历史人物的语录替代后世解说,减少了后世主观评论和过度煽情,保证了影片在历史叙述上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的保证,既是对观众的负责,也是对英雄及家属的尊重。在叙述抗战前期事件时,以飞行员刘粹刚之妻许希麟的回忆来讲述两人相伴的过程以及刘牺牲之后许的坚强面对——创办粹刚小学并收容空军子弟。许的回忆中有刘的一场重要空战,她不仅详细记录了战斗的全过程,还写下自己眼看着丈夫战斗时的心情。其细腻、真切令人动容。
第二,女性视角能对以大事件及主要参与人物为主体的历史作补充,使历史更加丰富、立体。首先,富有感情的女性视角给用简单文字与数据表述的历史事件增添情感内涵,让受众触及到英雄光辉形象背后,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情感。女性视角也体现出女性人物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打破以往抗战纪录片对女性人物不同程度的忽视。
其次,女性视角对凸显“和平与人性”的主题也有重要作用。女性在战争中大多处于后方,对战争带给平民百姓的伤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因此女性对和平、安定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呼吁。例如影片中陈怀民烈士的妹妹-----陈难,在兄长与一架日机相撞最终壮烈牺牲后,写信给日机飞行员的未婚妻,呼吁和平与友爱。而林徽因女士也在兄弟和友人接连牺牲后写下《哭三弟恒》,以其哀婉的笔调引起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影片中出现的六位女性(许希麟,陈难,林徽因,高志航之女高友良,林徽因之女梁再冰,齐邦媛)以她们的温暖、坚韧给了飞行员们家的安慰,也让观众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到战争年代人的心灵上。
第三,影片选择的亲历者视角能够激发观众的历史同情心。观众通过对影片中人物思想的认识,加深了对战争年代更多民众精神状态的理解,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八年抗战的艰辛与代价的惨重,增强了观众对中华民族艰苦岁月的同情与思考,也提高了对抗日神剧和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的辨别能力。对于战争的认知更上了一层高度。
張钊维导演对该片视角的把握,无疑是十分恰当的。细腻的微观视角使《冲天》在不改变纪录片纪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在后世构建的以时间轴和历史事件为框架的历史模型上,注入了人性的色彩,使历史得到更全面的还原和更真实生动的表达。这种表达,让观众心中升起对和平的渴望和报国的热情。
视角的选择并无优劣之分。但通过以上论述,我希望为当今及未来纪录片视角选择提供一点个人的想法:
当纪录片主要角色生活环境或精神状态较为特殊时,观众在对片中人物缺乏了解时,很难对人物经历产生同理心。观众缺乏同理心时会影响其体会影片所传达的内涵,这将大大削弱影片效果。这种情况下,建议采取微观个人视角为主要叙述视角。微观个人视角能将观众从事件旁观者拉近成为事件目击者,由此产生真实感和亲近感,有利于加深观众对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在当今传媒发展的潮流中,人性的探索与表达将愈发受到重视,微观视角也会在纪录片中广泛应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