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共通点浅析

2017-10-24 08:53白金鹭刘斌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源氏物语比较文学红楼梦

白金鹭+刘斌

摘 要:自《源氏物语》传入中国,关于其与另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的比较研究就从未停息,国内习惯将《源氏物语》称为“日本的《红楼梦》”,可以由此见得两部作品的相似性。本文从比较文学入手,基于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两部作品的共通点。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2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分别是日中两国文学成就的顶峰,我们一般认为《源氏物语》成书于1000—1008年,描写了平安时期的社会风貌与贵族生活。在成书后七百年反映当时中国贵族生活的传世巨著《红楼梦》诞生,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两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有很多相似性。本文從三点入手,简要分析两部作品的相通之处。

一、人物艺术形象

目前,对比两部作品男主人公异同点的文章较多,内容重复。为体现新意,本文分别选择书中的两位主要女性形象并利用四个关键词进行分析。

(一)出身高贵

《源氏物语》中的葵姬是源氏公子的正妻,左大臣之女,母亲是桐壶帝的妹妹,哥哥是头中将,家世显赫。《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荣国府四千金与巡演御史林如海唯一的女儿,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恋人,也称得上钟鸣鼎食之家。这两位女性形象都出身贵族,具有相通性。

(二)容貌秀美

从全文来看葵姬虽笔墨不多,但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源氏物语》第九回《葵姬》中描写到:“葵姬这个绝色美人,现在为病魔所困,玉容消减,精神若有若无,那躺着的样子实在非常可怜可爱!那浓艳的头发一丝不乱,云霞一般的堆在枕上,美丽之极!”刚生产完毕且大病一场的葵姬都如此美丽,可想葵姬之绝色。而林黛玉作为《红楼梦》的女性主角,在小说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一首著名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便可见黛玉品貌。

(三)具有反叛精神

葵姬思想独立,不同于其他女人的一味迎合,她经常直接表现自己的情绪。在第八回《花宴》中这样描写到“源氏公子到了左大臣邸内,葵姬照例并不立刻出来相见。公子寂寞无聊,只得独自思量种种事情。”可见葵姬对源氏公子在外沾花惹草的抗议。如果说葵姬的反叛精神来自对婚姻生活的不满,那林黛玉的反叛精神来自追求个性的解放,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黛玉提笔即得“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形象的描写出海棠花的姿态又体现出黛玉清高自傲的性格和“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回击。这两位女性都可被称之为女性独立的先驱者。

(四)红颜薄命

源氏公子的情人因为嫉妒,化为生魂,导致葵姬生子后胸中喘咳,痛苦难当,气绝身亡。源氏公子心中十分悲切,吟出“丽质化青烟,和云上碧天”的句子。但源氏公子的悲切并不是因为爱人身亡的自责而是因为所见生死之事不多才凄凉无限。而黛玉的悲惨命运则是上天注定,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出现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便可得知黛玉的悲剧命运。虽然高鹗续写的黛玉之死的内容与判词有出入,但黛玉的悲剧命运是无法改写的。

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社会风俗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物质生活、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个性特征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源氏物语》与《红楼梦》这两部巨著不仅仅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还如实的反映了所在年代的贵族日常生活。本部分将分为四个方面阐述两部作品为我们所展现的社会风俗。

(一)衣着

两部作品对于贵族日常衣食住行的描写都十分细致,关于衣着在《源氏物语》第三回《空蝉》中有这样的描写“这人穿着一件白色薄绢衫,上面随随便便地披着一件紫红色礼服,腰里束着红色裙带,裙带以上的胸口完全露出,样子落拓不羁。”同样在《红楼梦》中这样的描写也比比皆是,在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这样写道“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花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虽然两部作品成书年代距离现在较远,但通过作者详尽的描写,一幅幅贵族人物肖像画生动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二)饮食

俗话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贵族生活在饮食上就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源氏物语》中对美食的描写与《红楼梦》中对详细描绘相比略显简单,但也足以反映当时的贵族生活。在《源氏物语》第三十四回中介绍了内膳司用七种新菜做供奉用的羹,又名新菜,所以本回就以新菜为题,同时《源氏物语》中的饮食器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体现了贵族饮食文化的高端、时尚和日本平安时期强大的国力。《红楼梦》中美食的描写数不胜数,在第四十一回中对茄鲞做法的详细介绍更是体现了贵族饮食的精致,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

(三)婚丧嫁娶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两部著作,都是按着时间顺序描写人物的日常生活,在这条时间线上婚礼与葬礼都有详细的描写。以葬礼为例,《源氏物语》第一回中皇上心爱的桐壶更衣去世,书中这样写道:“悲伤也要有个限度,终于值得按照丧礼,举行火葬……乘了送葬的众侍女的车子,一同来到爱宕的火葬场,那里正举行庄严的仪式呢。”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平安时期流行的葬仪习俗。同时,在《红楼梦》的第十三、十四回对贵族女性秦可卿的葬礼做了详细的描写,例如送葬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可见了荣国府势力之大。

(四)宗教信仰

宗教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往往需借助优秀的艺术作品向大众传播本教的学说,使更多人接受他们的信仰。endprint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两部作品男性主人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相同的归宿(出家),都经历了从混世到厌世再到出世的过程,都体现了佛教中的“宿命论”,主人公由对现实的绝望遁入空门,包含着悲观主义的情绪。《源氏物语》中因为男女关系混乱展现的“因果”观点和在《红楼梦》中宝黛之恋体现的“轮回转世”思想体现了佛教对这两部著作巨大的影响力,据苏麒在《<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佛教影响之比较研究》中统计《源氏物语》中直接引入佛语,佛典约有112处,涉及佛教典籍达32部。

三、《红楼梦》与日本物哀

本居宣长在《日本物哀》中写道:“当作品中的情景与当事人的心情合二为一的时候,读者会感到身临其境,心有所通,知其物而思,见其物而感,由此推查万事,可谓知物哀。”日本物哀美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终在《源氏物语》中得以确立。由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所以《红楼梦》中也体现部分的物哀美学。

所谓“哀”就是一种人的情感对外界对象的反应,此对象不限制人或自然物,但这个自然物必须和人有一定关系具有生命意义让人产生思想共鸣。这种思想共鸣一般以詠叹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与满地的落花产生共鸣,并作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叹以及《秋窗风雨夕》中“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因秋雨而“哀”联想到自身命运所产生的共鸣。这种超越了主客观,用心来欣赏自然物的悲观主义思想就是物哀的精髓。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小说,但不同于《赵氏孤儿》、《窦娥冤》这类悲剧的气势磅礴,《红楼梦》的悲剧是深沉的,节奏缓慢的让读者深陷其中,深层次的感受悲剧之美,这也是物哀的特点之一。

综上,《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异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围绕着两部作品比较研究现有的成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疏漏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

[1]苏麒.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佛教影响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胡欣.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小说观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周美池. 幻灭与解脱:《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男主人公文化人格建构比较研究[J]. 天府新论,2009,(S1):194-195.endprint

猜你喜欢
源氏物语比较文学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浅析源氏恋母情结——读紫式部小说《源氏物语》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源氏物语》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英译史对比研究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