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黛琛++向珅旳
摘 要:艺术表现力是影响我国国标舞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制约选手艺术表现力的构成因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结并归纳了影响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关键词:国标舞;艺术表现力
1前言
体育舞蹈是一项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运动项目。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标舞界与国外同行们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目前我国的体育舞蹈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在选手的表现力方面。对影响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问题也亟待研究。
2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构成因素
2.1丰富、自然、自信的面目表情
舞蹈选手切忌面部表情呆板、僵硬、程式化和不自信,国标舞因其体育舞蹈的特殊性,更要求演员有自信、自然而丰富的面部表情。如探戈你就要自信而坚定;桑巴需要你热切的眼神和热情的笑容;牛仔舞则可以展现你活泼快乐的面容。
2.2完美的动作和身体姿态
国标舞的两大类拉丁舞和摩登舞的舞者都应掌握标准而优美的舞姿。拉丁舞基本站立姿态是舞者双脚并立,身体尽量伸直,使头、肩、胯三点成一线,两眼平视,脖子拉直,下颚稍微内收,使人可以从后看到后颈较直。摩登舞持握姿势为男伴双脚并拢,全足着地,双膝放松,要感觉自己很高,尽量把身体拉高到极限,还要感觉自己身体很宽,女伴同样要把身体拉高,双手肘尖成为一条直线,轻轻搭在男伴的手臂上,女伴要感觉到身体成二条弧线。
2.3富有激情的音乐
完美的肢体动作配合完美的音乐才构成完美的舞蹈。音乐的三要素有节奏、节拍与速度。在国标舞中音乐的三个要素决定每一只舞蹈的风格。
2.4编者和舞者的内在修养
内在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通常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编者的内在修养是作品是否能打动人心的最初决定因素。只有选手达到了一定的内在修养,才能更好的诠释音乐,诠释舞蹈。
3影响我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的实质在于选手的人文素养及艺术修养两个方面。它可从多种层面得以体现。
3.1人文素养
舞蹈选手应加强课外学习,多读一些诸如《世界文化史》《艺术哲学》《音乐鉴赏》《世界舞蹈史》以及近几年国内外有关体育舞蹈方面的书籍,从中吸收营养。只有做到知其源而知其所以源,达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更好的提高舞蹈表现力。
3.2艺术修养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也是选手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国标舞是选手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各种能力)、审美能力和技巧,在其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需要选手对国标舞艺术形态有所认识,并对国标舞艺术语言达到一定的理解。
4影响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客观因素
选手在国标舞竞技中体现的客观因素可分为五个方面:专项形体和专项技术训练水平;意念和气息的运用;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比赛时场地、灯光以及现场观众的热情程度。
4.1专项形体和专项技术训练水平
国标舞与其他舞蹈艺术形式一样都属于人体语言艺术,国标舞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形体训练,然后才是按照各舞种的要求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形体训练中的立、蹲、擦地、躯干练习等练习方法是从民族舞、芭蕾舞等舞种中提炼出来的,对提高选手的身体素质、舞蹈意识是必不可少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对各种舞种的关键技术的训练,如拉丁舞跨步的扭摆、华尔兹的方步练习等等。缺乏这些技术功底,就不能将舞蹈的特点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还不能忽视头部、面部表情、眼神与身体其他环节协调配合训练。当选手做到了身体每一个部位都会表演,其舞蹈表现力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4.2意念和气息的运用
舞蹈中有“意随气行,行随意动”的说法,“意”“气”“行”这三者是独立存在的,但在舞蹈时这三者必须护卫依托结为一体。只有在气息、意念的引导下去完成动作或舞蹈,才能使舞者最大限度地解放自己的身体,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使舞蹈如行云流水。如果不注重把舞蹈中的气息与意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一味机械的用力量去舞蹈,必会陷于机械操作而毫无生气的境地。
4.3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古人云:“舞为乐之容”,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离开了音乐的舞蹈就是体操。因此,舞者不仅要掌握各种舞曲的旋律和节奏,而且还要正确理解音乐的出处和人文内涵,注重从舞曲特定的审美取向中吸取营养和捕捉形象,追求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的完美结合,并用身体的各个环节将个性化的音乐形象(意境)和特征表现出来。要有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流动、舞动,并有充分宣泄自己情绪的感觉。
4.4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
一套动作的编排不是简单的单个动作的罗列,而是动作间的有机联系、和谐配合及完整统一。动作的编排既要体现各舞种的技术特点,又要符合音乐的风格、韵律,同时还要根据舞者的个性特点、国际发展趋势、运动学原理、美学法则(如整齐、和谐、对比、均衡、節奏、多样和统一等美学形式)。要使动作优美流畅、起伏跌荡,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要敢于创新并正确的认识到提高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加以修炼,才能缩短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4.5比赛时场地、灯光以及现场观众的热情程度
选手在比赛时,对场地的适应程度也十分重要。例如,若选手在平时训练时使用的是较滑的场地,而比赛时的场地相对较涩,有些选手的技术就会发挥不好以至于影响选手的艺术表现力。而现场观众的热情程度也会影响选手的艺术表现力。当现场观众情绪高涨时,掌声热烈时,更能激发选手的潜质,激发选手的表现欲望。
参考文献:
[1]郑重,马鸿韬,孟宪君.关于优秀国标舞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31-134.
[2]肖莉.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提高艺术表现力[J].2003,23(3):89-91.
[3]郭可愚.形体美的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