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和
摘 要:艺术设计基础的教育课程通常开设于大学(大专)初期,课程多以线性递进式的分阶段方式进行教学,力求达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思维的教学目标,为后期的教学进行积淀,也是希望能够应用于后期的设计工作。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性的设计思维,而并非同质化的僵化思维。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图形语言;系统性;循环式渐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215-01
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叉的实用性艺术学科,它需要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服务于人们的需求,并且使人们生活变的更美好的科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服务他人,所以与绘画艺术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以及手段。而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开拓思维,建立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初步认识,是启迪设计思维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性的思维,建立合适的发展方向性。
二、图形语言
图形一词源于希腊文“jlaphikes”,意思是指“适合于绘写”的艺术,又指可以复制的美术作品,而在汉语中“图”字的本意为“谋划”,引申为“绘画”。①“图形”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用线条、颜色描绘的事物形象。”“语言”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表现方法,图形语言指特定的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的表现方法 。②图形语言区别于图案语言,图案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③而图形则更加简洁以及具备功能性,主要用于传达视觉信息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图形语言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的开放式发展,各大高校已纷纷普及图形创意课程,就目前图形创意教学现状来看,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节拍,课堂设计重技术轻创意,课堂练习重手段而轻构思,所以许多学生作品只停留在表现强烈的视觉效果方面,缺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④学生由于对于学科缺乏系统的认知,对于图形语言这类基础学科的学习意义不明确,大多数学生很容易被既定的书本以及经验式的认知所局限,导致在整体线性递进式的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无法得以培养,后期在处理设计任务时缺乏创造力,无法很好的完成客户所需求的设计作品。
四、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的现状
大多数高校在课程安排上选择了线性递进式阶段教学的方式,大一的设计素描一类课程等,从纯绘画基础的学习逐步向艺术设计过渡,到大四的毕业设计指导的总结性课程,所有课程的时长会安排在4~8周左右的时间,课程教学方式大抵都是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书本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讲解与引导,然后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在过程中加以指导,最后以课程作业分数作为学生收获反馈的一个信息。
五、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可改进的具体措施
1.课程设置。从传统的线性递进阶段式教学转变为循环递进式系统性教学,因为人的认知是受到当下所累积的信息输入,然后经过思维的加工再输出,线性递进阶段性的教学从局部到整体,阶段和层级明晰,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2.教学理念的转变。因为艺术设计学科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创新性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具备设计能力,并没有确切的标准。而目前我们的课程教学大多数属于半引导半灌输的模式,给学生传授自己所储备的知识和认知,无形之中在引导学生向某种方向发展,无意之间局限了学生的认知。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面对陌生的新课程时动用周边的资源,去了解相关课程,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对专业的看法,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3.课程训练方式的转变。将以前的阶段性课程训练量进行缩减,增加对于每个整体循环完成的阶段性成效验收。例如视觉传达专业的一个循环课程上完,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包装设计的任务,然后根据作品反馈决定下一阶段的课程指导方向;逐步反思,逐步提升难度。
4.课程教学形式的转变。从依赖电子媒体和书籍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经验,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生活之中感受,与学生互相交流,而不是直接判断学生行為的正误。多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了解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不是权威观念深厚,依赖于教学者和书本的经验,无法跳脱这样的局限,因为教学者本身的思想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特殊性,所以应当鼓励学生找寻自己独立的创造性思维,以便于以后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
注释:
①杨为渝,周靖明.图形创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②尹定邦.图形语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③田伟,李孟宣.图案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4).
④周玲.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舞台,2015(02):208-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