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婴戏纹研究

2017-10-22 08:14夏学颖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青花景德镇

夏学颖

摘 要:景德镇窑以“青白瓷”而闻名于世。青白瓷的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简洁秀美,平淡而不凡,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青花为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创新品种,创烧于元代时的景德镇窑,其色彩青得翠蓝,取得了极佳的装饰效果。明、清两代景德镇瓷器曾大量出现婴戏纹,在中国陶瓷艺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景德镇;婴戏纹;青花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25-01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的精美瓷器而被皇帝命名。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味,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景德镇青白瓷以其独具魅力的釉色、造型和纹饰之美而享誉天下,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从目前掌握的实物资料来看,宋时,景德镇青白瓷纹饰上并不太丰富,主要为各类花卉纹和婴戏纹。纹饰均为刻、划花或印花,不影响其本色之美,并使之更为美观。其纹饰民间气息较为浓重,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形式。而在明清两代的景德镇窑生产的瓷器上,出现了大量的婴戏纹,不仅数量大,而且景德镇窑的婴戏纹题材种类也很多,内容丰富。

明时,瓷器上出现的婴戏纹绝大多数都是以青花绘制的,此外还有五彩、斗彩等,但比较少见。青花绘制时的流畅性和在能在坯体上形成如同宣纸上绘画一样的韵味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它对于描绘线条复杂的纹饰具有很大的优势,极富艺术表现力。除了景德镇窑婴戏纹中的一部分精细之作,明代的婴戏纹整体特征较为洒脱、随意,追求简洁和凝练,以简概繁,运笔时简练概括,行云流水,有时甚至随性到一笔呵成,这一点在明末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发展到清代时改为越来越繁满,并以写实为主,用笔工整、精细,追求工丽繁复,并且这种绘法一直延续到清末。

明代青花婴戏纹也受到朝代更替的影响。明中期,景德镇窑婴戏纹以疏朗为主,构图以散点式、适合纹样式为主,讲究均衡、对称,达到视觉的平衡。明后期则是以饱满为主,构图形式逐渐丰富,以二方连续、开光、或散点式为多,也讲究对称、均衡,多装饰于碗、盘的外部、内底以及瓶、罐的腰身。而孩童整体造型偏小,头发也多为束发,一笔带过,五官刻画较简单,动态多为作揖状或舞蹈,动态十足,形象活泼、可爱。当画面中出现两个孩童的话,动作多为左右对称的形式,但发型多不同,制造形象的差异。此时,景德镇窑婴戏纹的服饰多为以圆领、开襟的短衣为上衣,下身多为裤。

明末时期,景德镇窑婴戏纹的构图多留白,白胜于青,青白相映,层次分明,空间处理以“疏”为主,除了主体纹饰外,客体的陪衬刻画相对较少,大量的留白,追求构图的神韵,给人留以充足的想象空间。从嘉靖朝开始,孩童的整体造型增大,幾乎占画面的三分之二,五官刻画较为清晰、写实,侧面人物的后脑勺明显突出。

另外,利用线条的疏密对比展现人物形体动态的变化,更为写实。明后期开始,景德镇窑婴戏纹的绘画可以概括为两种风格,一种是较为写实,另一种较为抽象。写实风格,将孩童五官刻画清晰,头和身体的比例恰当,但孩童的后脑勺仍然突出,人物上下身的对比明显上身比重更大,多采用青花勾线的技法;然而抽象的孩童,五官刻画多为点绘,旨在突出人物的动态描写,简练概括。甚至有的孩童描绘得更为夸张,类似于中国画中大写意的手法,将儿童描绘的憨态至极。从嘉靖朝开始,婴戏孩童的服饰稍有些变动,短衣和长袍多见,这种穿衣风格一直持续到明末。因此,我们说不同时代的婴戏纹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政治、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又是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等信息的客观载体。

清初期,婴戏纹的构图风格以精简的风格为主,构图多以散点式、二方连续为主,有的装饰在器物的盖子、或腰身以及碗、盘的内底及外壁等。孩童造型有的以写实见长,五官勾画精细,人物造型比例准确,动态生动自然。清中期后,雍正年间仍保持康熙写实婴戏风格,乾隆后,由于瓷器的大量生产,这时期的婴戏纹要比康熙、雍正时期的婴戏纹更为简洁大方,人物动态生动、形象。清后期,由于国民经济的整体降落,这时期的婴戏较前期相比,则变得生硬、呆板,形象动态呈现程式化的效果。

清中期,仍延续清初精简风格,但乾隆年间,孩童有的非常写实,注重人物造型的立体感,也出现了大篇幅的人物绘制,儿童数量增多,以绘制在在粉彩瓷器中儿童最为典型,有的孩童为写意,多以散点、开光、二方连续构图方式为主。清后期,青花婴戏纹以疏朗风格为主,构图多以开光、二方连续布局。绘制风格由简及繁、由繁及简,相互更替、转化。

因此,明清景德镇窑婴戏纹从构图的形式上看,经历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不断转换过程。从婴戏纹的题材上来说,由以儿童的生活写照再到多为赋予人物吉祥寓意。从人物形象来看,儿童的描绘从写实到写意,又从写意转化为写实。从服饰上来说,婴戏纹中儿童服饰的变化真实地反映各时期儿童不同的穿着,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功正.论宋代美学[J].南京大学学报,2005(O1).

[2]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J].陶瓷学报,2007(04).

[3]王志敏.明代民间青花瓷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花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青花志展览
我的家乡景德镇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景德镇写意
青花·木 产品设计
携手同进共谋发展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