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婕
摘 要: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由于思想文化领域发展得宜,陆续出现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百家思想个成体系,互与争辉,其中以儒道两派为主要代表。儒教入世,道教出世,二者思想引导了不同风格美学表现,是构成中国古典美学最初的两大重要支柱,尤其是道家美学观,对后世设计艺术领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家美学;无为;世界观;包装设计;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08-01
随着后期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道家美学逐步传入外邦。因此,纵观当今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不论欧美在现代主义“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潮,还是日本独树一帜的原研哉式的极简空无设计思想,都能从中看到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子,足以看出中国道教美学思想对当今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之重。
一、道家美学观
道家思想涉及广泛,极为玄妙。“道法自然”说是道家核心之世界观,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它的提出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基础。“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中最主要的思想分支之一,产生于“道法自然”世界观的引导之下,它反对极端强制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倡导顺应自然天道。此“无为”并非“不为”,它是顺应“道”之前提的做为,从而达到“无不为”的功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无为设计”理念主要源自道家的“无为而治”方法论,整体上倡导以精巧简约的设计形式来传达设计信息,创意上主张从自然生活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手法简洁、淡雅,强调要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用最少的艺术语言去表现和传达最多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这也符合人与自然最根本的发展规律。而达到这种设计境界是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极大的要求与考验,在此通过对当代包装设计经典作品的分析,感悟设计大师们对“无为设计”理念的诠释。
二、原研哉与“无印良品”
早在公元五世纪,道家的“无为”思想已出现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奈良时期日本《古事记》开篇写道:“夫混元既凝,气象未效。无名无为,谁知其形?”其中便提到了“无为”理念。平安时代,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传入日本,直接孕育促成了日本和风禅味文化基调的形成,日本神道吸收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形成了神道主义自然观,神道主义自然观融合后来由中国传入的禅宗文化,进一步形成了日本虚空美学观,自然观、虚无观对日本美学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原研哉作为“无为设计”思想的代表人物与日本设计大师田中一光的传承者, 十分崇尚传统,他的设计理想既继承了日本的传统美学,又隐现了道家文化底色。
无印良品品牌包装是当代包装设计领域中一个极为成功的典范,它的出现与当时盛行的过分包装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包装设计大观园里到来的一股清流。设计者原研哉曾以无中生有来概括此品牌的设计理念,设计核心表现为回归自然,崇尚本真;设计方法是摒弃过多装饰,大面积留白,通过精心地组合文字去彰显美观,这无疑是道家传统无为美学思想与日本本土传统美学思想相融合后产生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的现代设计实践。包装色彩上,以棕黄色的木浆本色为底,无漂白工艺完美地保留了原材料的天然本色,除底色之外,较为醒目的便是红棕色的品牌LOGO,部分商品上还有米黄色与白色组成的用于说明商品属性的小标签,包装其余部位则大量留白——这便是“无为”的体现。材料的运用上,无印良品选择原生态纸浆,一方面源于自然,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心理效应,另一方面纸制包装材料由于可回收利用,与绿色包装趋势相契合,是无印良品系列包装设计中取自自然、回馈自然的道家美学的体现,也是道家无为美学思想内核传入外邦之后的完美衍生物。
三、陈幼坚与“东情西韵”
陈幼坚作为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大师之一,创造出了独特的设计思想——东情西韵。在为竹叶青品牌设计的“论道·竹叶青”系列茶包装的设计中,陈幼坚深谙老子“道之无为”的思想与茶文化中的茶“道”文化渊源颇深,更与茶品、茶觉延伸出的所有氤氲朦胧之感相呼应,因此他选择老子的《道德经》作为创意的主轴,把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具有文化意义的道与茶道融入商品之中,不仅赋予商品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提升并延伸了一种附加的文化价值。道家“道论”、中华“茶道”、茶叶品名“论道”三者浑然一体,正如茶叶品名——论道。色彩运用上,一者选择木材原色,极为素雅;二者选用金属质感色彩,凸显高端品质。版式编排上,采用大量留白手法,品名为中心,加之中华传统印章素材,便是陈老东情风格的体现。材料运用上,一者选用取自自然的木材,保留木质本体肌理;二者采用金属,将老子道德经文字采用凹凸压印的工艺作装饰,十分具有古典文化意味。总而言之,陈幼坚东情西韵风格包装设计中古典传统的包装形式、素雅自然的色彩搭配方式、保留本真的材料选择无一不体现着道家无为美学。
观大师作品,顿觉每一设计作品都是设计者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互相交融从自我心境中产生出来的美妙感受,是一种意境。我们努力汲取先人馈赠的营养,终将探索出能够独领一方风骚的中国设计之风。
参考文献:
[1]蔡春华.优美、幽玄美、玄寂美与古寂美—日本古代的四种审美意识[J].福建师范大学學报,2011(05).
[2]汤漳平.道家与中国古典美学[J].中国文学研究,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