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锣鼓音乐的地域特征及社会生态空间解读

2017-10-22 16:52杨新春刘立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宁乡锣鼓曲牌

杨新春+刘立

摘 要:麻山锣鼓是以打击乐为主、弦管乐为辅的地方音乐,是独具宁乡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是宁乡人民数百多年以来在生产生活、传统节庆、风土人情等文化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礼乐文化的文化根性,也是研究湖湘文化及其古代历史的重要活化石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麻山锣鼓的社会生态环境遭遇到严重危机。它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关键词:麻山锣鼓;地域特征;曲牌;社会生态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30-02

麻山锣鼓是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因发源于湖南省宁乡县东湖塘镇麻山村而得名。它萌发于明朝末期,形成于清代中期,成熟于清光绪年间,广泛流传于宁乡的东湖塘、花明楼、道林等乡镇以及临近的长沙、湘潭、韶山等地。是当地民间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活动的仪式音乐,演奏时有固定的曲牌。曲牌取材于生活,格调清新,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宁乡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符号与精神寄托,是南方民间打击音乐的一种典型代表。本文着重研究麻山锣鼓音乐的地域特征,分析其社会生态空间状况。

一、麻山锣鼓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

(一)是以劳动山歌为内核的民间音乐

劳动山歌是麻山锣鼓曲牌音乐的重要来源。宁乡是山歌之乡,千百年来,宁乡劳动人民在采茶、砍柴、放牧、田间劳动时有唱山歌的传统。据《宁乡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宁乡回龙山白云寺香火鼎盛,高僧辈出。寺中有位擅长创作山歌的高僧经常到麻山村凤凰山上凤凰庵传经颂道。凤凰庵,位处宁乡、湘潭、湘乡三界,常年香火缭绕,信徒集众。三地的高僧在诵经念佛之余,以敲敲打打、吹吹唱唱的方式吟唱山歌,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好听的乐曲。后来,这种乐曲发展成了和尚外出化斋时用的礼乐。人们见这样的曲调好听,家中有丧事时请和尚们来演奏,以增加热闹。几经岁月蹉跎,逐渐形成了一支既有白云寺佛教音乐、又有地方山歌、有小调情趣相互渗透的独特的民间吹打乐。

民间艺人以民间小调、山歌、花鼓小调为题材,吸收戏曲中的锣鼓牌子,按照曲牌和锣鼓的结构,创作了麻山锣鼓曲牌。清光绪、宣统年间,麻山锣鼓的曲牌音乐得到大幅度完善,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并逐渐流传于宁乡、湘乡、湘潭、长沙等地。清代末期,一名当地人组织人员将流传民间的麻山锣鼓曲牌搜集整理,留下了文字记载。

(二)是众多地方乐器的集成音乐

宁乡素称“安宁之乡”,能工巧匠多,鼓、唢呐、二胡等民间乐器的制作技艺声名在外。麻山锣鼓音乐秉承宁静之气,集民间乐器之精华,以“五吹六响”为基础,再加上大筒、中胡、低胡等丝竹乐器伴奏,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组成。“五吹”是指大唢呐、小唢呐、苏笛、竹引子、管。“六響”为堂鼓、大锣、钞、小锣、韵锣、阴阳锣。

演奏分室内团奏和室外行奏两种。室内团奏座次是以鼓为中心,鼓的右边分别为大锣、小锣、头钞、扯子,肚脐锣、阴阳锣并,最后为大铂。鼓的左边分别为唢呐并座,竹引子、小唢呐并座,苏笛并座、大筒并座,中胡、低胡并座。在婚庆或寿庆活动中以室内团奏为主。

室外行奏即在行进中演奏,又叫“路皮子开台”。以打击乐先行,管弦乐随后。一路上边行边奏的行奏次序有条不紊,行序不乱。在丧事活动中多用室外行奏。

演奏时,鼓有鼓点,槌击鼓中即“钟”声,音洪亮,槌击鼓边即“带”声,音清脆;钞钹有抽、扯之分;锣有锣“眼”,一槌“哐”或半槌“档”之声,表达的思想内容各异。

麻山锣鼓演奏,不管是室内团奏还是室外行奏,都是以“锣鼓开导,管弦乐随后”的一套演奏程序。室外行奏曲牌的板眼以鼓为序,小锣加花填空,云锣专敲弱拍(即翘板),肚脐锣敲夹板,阴阳锣敲曲牌的平仄韵。头钞掌板,扯子(即二钞)专打抽钞,并填眼加花。大锣敲曲牌的重拍。大铂仿照大锣,轻拍正板。管弦乐的乐手们边走边吹边拉以步伐为准。

(三)是湖南舒缓清新鼓吹音乐的重要代表

“吹打乐为主,丝竹更相和。” ①宁乡麻山锣鼓吹打乐有别于楚湘的其他吹打乐。如浏阳的鼓乐,湘潭县青山桥的吹打乐,衡山吹打乐,湘西的打淄子等。此类民间吹打乐都是以中速、快速见多。麻山锣鼓则以慢速为主。这种慢速的节拍特点能将打击乐和管弦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水乳交融,再配合大鼓、大铂、低音大锣等打击乐,音响效果更显得和谐清澈,悦耳动听,有较增强了吹打乐的气氛和表现力。

为渲染场景气氛,曲牌《慢长槌》、《四季青》《蛇统皮》等锣鼓经,在原6个小节的基础上,扩充到11个小节,以同度、四度、五度等高低不同的八度重叠构成单声部的织体音乐,增加音律的舒缓度。这种和声重叠给人一种由簿到厚的立体感。

麻山锣鼓这种秀丽大方、舒缓清新的音乐虽在湖南打击乐中名不经传,却是湖南舒缓清新鼓吹音乐的重要代表,至今仍活生生地扎根在穷乡僻壤、阡陌田埂的乡间。

(四)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色彩

从整理过三十多支麻山锣鼓曲牌,经对比研究发现,麻山锣鼓是属于“单曲牌体”方整性结构形式的民间打击乐,它根植于宁乡这片丰腴的沃土上数百年,是反映宁乡的乡土人情的活典籍。

“民间文化展现的就是率直的人文性格,鼓乐是一种情感表达,鼓乐是一种心情写实。”②麻山锣鼓是曲牌音乐,承载着世代宁乡人民生产生活习俗,曲牌内容生活气息极其浓厚。大多数麻山锣鼓曲牌节奏平稳,音乐旋律丰富,内容直白,情感丰富,反映的不仅是历史的心律足音,也是时代的脉搏跳动。

如反映童年生活的曲牌《摇篮曲》;表现农民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愿望的《露水梭》;描写特定时期生产场景的《车水歌》;描述生活情景的《扯笋》;表达情感的《接姐》,等等,无一不凝聚着宁乡人民劳动智慧结晶。有的曲牌有一部分以景物来命名。如《荷花出水》、《枫树落叶》、《白牡丹》、《茉莉花》等。这一类曲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表现出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描述和赞美,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曲牌以动作来命名。如《扯笋》、《揉莲》、《调叔》、《捉蝴蝶》、《洗菜心》等。这些曲牌的旋律多在高中音区迂回旋转,平稳流畅,调式以羽宫调式和羽角调式为多。endprint

民间流传的曲牌,据统计有104首,现多数失传,流传下来的不到四十首。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杨文台(1896-1957年)先生在培养后代和传承麻山锣鼓曲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特色曲调构成麻山锣鼓丰富的旋律

麻山锣鼓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从音乐建制、演奏形式、乐器形制、曲牌音乐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统一整体。先辈们在创作曲牌时,吸收了地方山歌、小曲和民间小调的元素,曲式上运用了上下对仗、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在记录曲谱时善于多用音节变化和音节的重复增加音乐的节奏与韵律。这是宁乡麻山锣鼓吹打乐的重要特点。

曲牌的段式模仿山歌唱法,多以重复音节表达意境。以上模下仿,句逗重复,重复再现为主。如《白牡丹》以一气呵成的手法把十二个小节的完整乐句,构成了第一个段式。开头以“i”音开始,旋律逐渐从下至上慢慢向前发展,到了“3”音后,用较好收网的方法,用4个小节来结束。第二段式是在第一段式的基础上,运用局面变奏和重复手法,第三段式是对一、二段式的巩固重复,变化再现,最后6个小节是全曲的结束部分。

音阶调式上体现了民间小调的特点。《白牡丹》在五声音阶“3,5,6,i,2,3”的基础上,出现重复,有了曲折形态。除个别的经过音上运用了变宫“7”音外,其他经过音是“3、5、6、2”。旋律进行上几乎是上一句的结尾(落音)便是下一句的展开(起音)。“3、6、1、3”的四个主音,在全曲的三个段式中交替出现,形成了音阶的跳进。见曲谱《白牡丹》:

为了加强音乐感染,使整个曲牌的旋律既有丰富变化而又贯穿统一,麻山锣鼓的曲式结构也有运用“对答呼应式”的手法,有利于音乐的对比和统一,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如《露水梭》,从1-16小节运用了学舌模仿的手法。它以管弦乐奏一句旋律,打击乐按旋律的原节奏的长短照样学打一句,这好比邵阳花鼓音乐小曲《打鸟》中的过场音乐《学舌牌子》。节奏和旋律的句法上运用民间小曲的创作手法可产生特殊的效果。这种以锣鼓来学舌模仿,在很多民间音乐作品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从13小节奏起,节奏上运用“金蟾脱壳”(即把节奏压缩)的手法,形成旋律和节奏的鲜明对比。

这些曲式的本身没有固定的规律,伸缩性很大。自由体的音乐形象是通过旋律的连续向前发展,运用不同层次的旋律变化塑造。

麻山锣鼓曲牌中的“神调”也有五个段体。中速,简化,旋律单一,但是它们内在关系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根据母体(音乐主题)变化而产生另一段体,是在一个母体的基础上自由产生的新段落。这种吹打乐是属于“单牌”体结构,是麻山锣鼓最常见的一种。它们有头有尾,往往是直接从民间歌曲中吸取而来,并且可衔接循环,很有可塑性。这是宁乡麻山锣鼓吹打乐的又一个重要特色。

二、麻山锣鼓的社会生态空间

(一)是研究当地社会礼乐文化的活化石

麻山锣鼓作为宁乡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曲牌、乐器和礼俗等方面为文化特征,是研究湖湘文化和古代湖湘历史的活化石之一,成为了一种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相联的重要艺术表现形态。它来源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体现人们现实生活理想、观念和认识。因此,“作为一种反映自身生活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精神面貌的艺术形式,麻山锣鼓是一部活生生的社会发展史,对于研究宁乡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礼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③。

麻山锣鼓不像江南丝竹、福建南音等其他民间音乐有着“高贵”的血统,它扎根于乡村的土壤,更能体现出素朴、简洁,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形态。它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增添情趣,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当葬礼用乐被乡民们作为礼俗必须遵守的时候, 在葬礼中所用的乐曲依附于各个程序诸如吊孝、行 奠、烧轿、送路、上林等等被乡民们规定为程式化的时候,传统音乐与这些礼俗一起得以传承。” ④宁乡麻山锣鼓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礼与乐上。礼乐活动代代相传,沿袭着民俗民风,无论是庆典、祭悼、迎宾、庆宴、都少不了麻山锣鼓这一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不仅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反映了中国礼乐文化的文化根性。

(二)麻山锣鼓的社会生态空间

麻山锣鼓来源于草根文化,数百年来,人们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与宁静的生活状态与人们的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与心理生态融合一起,互相影响,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魅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带来的影响,使得麻山锣鼓的社会生态空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受市场经济影响,与许多传统音乐一样,麻山锣鼓遭遇了失传的风险。据宁乡非遗保护中心统计,麻山锣鼓从业人员年龄均超过60周岁,年轻一代没人愿意学,麻山锣鼓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同时,受网络、新媒体等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在改变,麻山锣鼓还面临观众逐年减少的风险。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麻山锣鼓的传承保护依然面临多方面的困难。

一是经费不足严重制约麻山锣鼓的发展。目前,仅省财政8万元一年的保护经费,并不是每年都有,县财政无配套资金。

二是保护措施不力。宁乡文化馆作为保护单位,其传承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展演、培训,无展示场馆。

三是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体弱多病。

四是缺乏理论与技艺研究专业人才。五是缺乏市场性演艺。

麻山锣鼓的传承与保护当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原则。笔者从事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多年,认为当下麻山锣鼓的传承保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资金保障。要从财政和社会方面筹集。财政保“日常运转”与社会保“市场开发”双管齐下。

二是实施整体性保护。集中人财物,把把麻山当地的麻山鼓制作鼓技艺、李氏唢呐制作技艺的保护与麻山锣鼓保护结合起来,建立起生态保护村落。

三是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立足当地人文生态,加大宣传推介,建立以传承人为本的传承保护体系;扶持麻山锣鼓表演团队;建立培训和展演基地,开展相关理论与技艺的研究;加强创新,融入多文化元素。以此激活和拓展麻山鑼鼓的文化内涵,让麻山锣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相生,实现麻山锣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是要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经济相融。麻山锣鼓要由传统习俗的仪式音乐逐渐向旅游产业、演艺品牌等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添现代化的社会属性,全面焕发麻山锣鼓持久生命力。

注释:

①邢晨声.山西锣鼓舞时代[N].中国文化报,2017-5-18.

②杨天福.宁乡麻山锣鼓及其他民间吹打乐,2016.

③王文君.生态人类学视域下麻山锣鼓的音乐文化空间解读[J].湖南社会科学,2017(01).

④项阳.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J].音乐研究,200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宁乡锣鼓曲牌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
邵伯锣鼓小牌子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曲牌园地】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楚夔(蔿、远)氏渊源及商末周初楚都湖南宁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