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兴
说到广色域印刷,这个概念并不新鲜,相信多数人也并不觉得陌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广色域印刷技术以高保真概念被首先提出来,行业技术先驱们以六色(即CMYKOG)或七色(即CMYKRGB)印刷方式探索广色域印刷技术的可行性,也取得一些技术成果,但高保真印刷技术却终未能进行广泛的市场化应用与推广。
首先,高保真印刷通常是在CMYK四色的基础上增加OG2个颜色或RGB3个颜色,要实现一次性的六色或七色高保真印刷,通常4个色组的印刷机就不能满足,必须购买新的六色或具有更多色组的印刷机,这需要企业在前期进行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普通中小规模的印刷企业难以承受这样的技术升级成本。其次,目前的色彩管理原理,主要还都是基于RGB色光三原色和CMY色料三原色加上黑色之间的转换,还没有一种可行的RGB三色或CMYK四色到多色印刷的颜色转换计算方式,多色高保真广色域印刷方式,无法实现屏幕显示、数码样以及印刷样之间的系统色彩管理,难以从全生产流程去对颜色进行有效的管控。因此,多色高保真印刷方式缺少可进行标准控制的基础,难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标准化的应用推广与技术普及。
时间跨过2000年,人类社会迈入新的千年纪元。在传统胶印领域,基于CMY三色色料减色法原理,通过提升油墨中的色料浓度,提升了油墨可呈现的颜色色域范围,实现基于现行色彩管理原理基础之上的四色广色域印刷,印刷行业对于广色域印刷技术的探索步入新的时代。在四色广色域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领域,国内某知名企业算是行业中的先行者。早在2008年,国内某知名企业的四色广色域印刷技术研究便取突破性进展,其不仅研发出完整的四色广色域印刷技术标准色彩管理体系,并且当年就成功实现实际的商业应用,国内某知名企业第一套采用四色广色域印刷技术印制的艺术书——《摄影集》,更是在2009年的第59届美国印制大奖上囊获最高级别奖项——“班尼金奖”,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摄影圈引起巨大反响,包括牛犇东、王建军、前微软首席技术官内森-麦沃尔德、澳大利亚风光摄影师彼得·里克等国内外顶级摄影大师纷纷慕名来到国内某知名企业,以国内某知名企业的四色广色域印刷新技术印制他们的作品集。目前,国内某知名企业有超过20%业务是采用广色域印刷技术进行印制的。
在数字印刷领域,惠普、兰达、小森、网屏、富士胶片等数字印刷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先后宣布广色域数字印刷设备投入商用,为广色域数字印刷技术标准的研究创造基础条件。美国图像技术及标准委员会(简称CGATS)是全球范围内较早进行宽色域数字印刷标准研究的行业机构之一,并已经取得实质性技术成果,该机构于2015年9月30日发布了基于数字印刷应用领域的广色域数字印刷色彩特性文件—“CGATS21_CRPC7”,以帮助用户提升数字印刷的颜色还原能力及进行标准化生产,为数字印刷产品的标准化、统一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经过近20年的技术发展,广色域印刷技术无论是基于传统胶印方式,亦或是数字印刷方式,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都极大扩展了印刷品的最终颜色色域,实现更高印制效果的呈现。对于制定新的广色域国际印刷标准,不仅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同时这也是目前的市场“痛点”,是印刷买家的需求。
首先,建立广色域印刷技术国际标准的技术条件已具备。
图1~3分别是当L值为25、50以及75时的色域对比,其中白色为Adobe RGB色域范围、黄色为四色广色域胶印色域范围,红色为CGATS发布的宽色域数字印刷色域范围,而绿色所标识的则是ISO 12647-2标准色域范围。3张色域对比图显示:无论亮调,还是中间调,亦或是暗调,四色广色域胶版印刷技术和宽色域数字印刷技术的色域范围都已全面超越ISO 12647-2标准色域,其所提升的色域范围达到25%,能覆盖的Adobe RGB色域范围达到70%左右。举例说明,比如Adobe RGB色空间中总共有1000个颜色,采用ISO12647-2国际标准进行印刷仅能匹配其中的500个颜色,而采用四色广色域印刷技术印刷则可匹配的颜色数量则能达到625个。
另从图1~3可看到,黄色和红色所囊括的色域范围中,两个色域除了局部有些差异之外,整体上两个色彩空间的色域范围是基本一致的,正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还可以在些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对于制定广色域印刷技术国际标准以及广色域胶印和数字印刷实行统一的标准,创造极为便利的技术条件。
其次,广色域印刷技術国际标准的缺失也已成为市场的一大“痛点”。
有人曾说过,“摄影家的能力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人们通过摄影来记录生活,更希望通过摄影捕捉到的美好瞬间来感动内心,留待未来回顾、追忆。
印刷作为一种复制方式,其核心功能就是复制图像的原始风貌,印刷技术要具备准确模拟目标复制物的阶调颜色的能力,而构成这个能力核心要素,就是印刷条件(本文所述“印刷条件”指包含特定的油墨、承印物、版材以及其他印刷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组合)所能体现的最大色域空间。
放眼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拥有记录光的能力的历史还算是非常年轻,距今还不到200年的时间,可是摄影术自诞生之日至今获得飞速发展,传统的胶版摄影方式已经逐步走进博物馆,发挥供人类追忆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的“余热”。利用数码相机甚至智能手机进行原稿数据采集的方式已成为绝对的主流,原稿所能记录的色彩信息极日益丰富、真实,摄影技术对于颜色的捕捉及表现力的升级速度,可说是以天为单位在进行技术的更新与迭代变革。而印刷标准呢?总体上依然是几十年前的状态,即便是2013年发布的新版“ISO 12647-2”,整体上也不过增加了调频网内容,基于使用的主流承印物中荧光增白剂更多的特点对纸白和颜色色域进行了略微的调整,以及颜色测量模式的补充定义等。本质上不过是对2007版“ISO 12647-2”所进行的小修小补罢了,标准并未完成真正的换代升级。
实践证明,现行ISO 12647-2标准与摄影技术在颜色色域表达能力上的巨大技术代差(“图4”展现色域空间大小所造成的直观颜色效果差异),是目前印刷市场的典型“痛点”,这个“痛点”也会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快速进步而持续强化。市场对于基于广色域印刷概念的新国际标准的制定,已是处于“千呼万唤”的状态,能否尽快完成“始出来 ”这个动作,此实乃印刷行业急需补的重要且紧急的一课。
作者单位: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