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2017-10-21 09:40柏蕊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音符情境音乐

柏蕊

一、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可见音乐是多么重要的。不仅如此,小学音乐课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兴趣法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实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入手。

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音乐课件具有形象性、真实性、主动性、感染性等特点,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使教与学变得容易。如在二年级下册的歌曲《只怕不抵抗》通过播放童声版的演唱、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能够真正面向全体,使每个同学皆发挥潜能,共同提高,才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境法

情境法就是创设情境,用情境来贯穿音乐课的始终。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诗歌、语言、故事、游戏、猜谜语、歌曲、舞蹈、律动、绘画、图片、动画、录像等手段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也可利用自己的特长,如:舞蹈、声乐等方面的特长进行表演,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猫虎歌》这一课时,在导入這一环节里加入一小段模仿动物的舞蹈动作,并配上轻快的音乐。老师精彩的表演,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出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情不自禁地和老师一起跳起来。

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歌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师生互动,让学生领会新课学习的意图,并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学习,同时也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游戏法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绪,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以二年级上册的《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为例。视唱歌谱对孩子们来说是枯燥无趣的。看似简单的音符,学生掌握起来却似乎很困难。如何能让枯燥的视谱变的生动有趣呢?我想到了“小音符找朋友”这个游戏。将写着音符的头饰戴在一些小朋友的头上,,让他们围成圈,然后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但必须准确的唱出朋友头饰上的音符。这样的几个回合,学生们已经能够很准确的唱出那些音符,再回到课本上完整的乐谱,就显得容易多了。

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在运用游戏时,与音乐教育相统一。抓住音乐游戏的音乐性、趣味性设计游戏,如节奏训练游戏,音准训练游戏、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等等其他类型的游戏。利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发展音乐。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音乐游戏启发学生创编音乐,发展音乐。

赞可夫说:“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再到音乐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

(四)创新法

创新法是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者改编部分歌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词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唱二年级下册《我是一粒米》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我是一粒米》的曲调创编新的歌词,学生可将歌曲改编为《我是一棵树》:我是一棵树,别把我看不起,天天为了人们,辛勤来付出。为了你呀为了他,留下一片绿,小朋友爱惜我呀,我呀谢谢你。还可以创作成《我是一朵花》等,这样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合作探究法

合作是指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既然是合作,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能各想各的,各干各的,更不能有与己无关的想法。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

探究是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大程度上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延伸探究。

三、结语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定要因材施教,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音符情境音乐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音乐
音符草
音乐
变脸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