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丹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指的是针对母语非汉语的人群进行的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传播的体现,最后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71-02
学习汉语的人群自古有之,但真正把汉语作为一种语言进行专门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却始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始于1950年7月,当时清华大學开始筹办“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同年12月第一批东欧学生入校学习。这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端。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是一门伴随着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出现的年轻学科,在信息时代全球化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文化影响着语言
语言的确影响着一定文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由于语言影响思维,说不同语言的人对这个世界将有不同的观点。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说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通过符号、规则和对宇宙的感知,文化影响着语言。当人们从一种文化转换到另一种文化时,我们所要表达的意义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文化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语言告诉我们生活的不同情况。
2、文化离不开语言
传播学的原理提醒人们,文化离不开交流,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交流。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由于人民、国家、世界在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相互联系性,人们的跨文化交流变得更频繁。我们以往所熟悉的事务正在被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所替代,整个人类都受到了影响。许多将不同群体聚到一起的事件细微得让人难以发觉,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这其中有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文化离不开交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的同样需要世界来了解才能变成世界的。基督教文化在世界范圍内的传播,如果离开了英语的强大影响,其结果会迥然不同的。即便是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离开了英语这个媒介,无论是速度还是范围,其传播能力的锐减都是可以想见的。汉文化要想成为世界的,汉语言文字的对外传播必须首当其冲。。
二、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传播的体现
1、语言教学体现文化传播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它能够保持国家和民族的身份。历史上,许多民族在侵略另一个民族之后,都曾试图通过禁止那个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而最终消灭其文化。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等,必须通过学习这个国家人民使用的语言;而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活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不折不扣的跨文化传播。语音体现着不同国家的文化。语音的发展变化,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变化的历史。词汇的发展变化,更清晰地体现着不同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词汇的变化体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发展变化。语法和修辞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不同的文化。语法的变化虽然是最缓慢的,但其同样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产物。而在每一种不同的语言中,修辞的独特之处,正是其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曲折的再现。
2、对外汉语教学方式亦是文化传播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授课方式来看,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留学生和一位中国老师在一起,通过汉语这一古老的语言进行着交流。虽然都说的是汉语,但表达的却是基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不同思想感情,即使是同一话题,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习惯的不同,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大相径庭的结果。比如最简单的打招呼问题,虽然大家说的都是“你好”,但对这个你好的理解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老师和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洋人的习惯,是尊重他们的传统的体现,显然不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因此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客气,不冷淡,但也绝对热情不上来;西方人认为这是在说中国话,用汉语打招呼,很自豪,他们往往期待着中国人进一步的反应,因为他们根据他们自己的文化习惯,说了“How are you !”或者“Hi”以后,对方应该回答,应该有所反应。因此,有时候他们把这个不中不洋的“你好”的语调变成升调,把句式变成一种问句“你好吗?”,从而更明显地想提醒对方作答。即使是同样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同样显示着自身文化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最常听到的打招呼就是这种跨文化交流的产物“你好,老师!”,即使发音是地地道道的汉语普通话,中国人听起来还是有点儿别扭。差别在哪儿呢?文化背景和文化习惯。
三、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传播中国文化
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为推广“大华语”,推广优秀的中国文化,汉语“热”了起来,对外汉语教学也相应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中国人现在有理由相信,西方人曾经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拿走了很多优秀的精华,他们应用了,收到了效果,获得了利益。我们要学习利用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赶上并超过他们。在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大国中,中国的华夏文明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我们知道,古代典籍是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古代典籍是世界上的各个古老民族留给世界人民、留给世界文化的一个伟大的贡献。而古代典籍传流下来在质和量的方面都独占鳌头的,只有中国。世界发展到今天,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为了让中华文化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送去主义”。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送去”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承担着重任的,正是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正是广大的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从文化上增强我们的国力建设,这在当今世界上已不仅是一种策略,而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
参考文献
[1] 程裕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晓梅,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定位、体系建构及教师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 赵金铭,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4] 姚芳,对外汉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2)
[5] 王琳,汉英思维的差异与跨文化交际[M],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