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2017-10-21 03:14黄秋婵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活动区木质瓶盖

黄秋婵

一、小班科学区材料投放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让幼儿共同参与材料的投放

一直以来小班的材料投放多是由老师包办代替,幼儿进入布置“现成”的活动区里去玩。而且多以图片、直接投放实物等简单材料为主,教师想小班幼儿不能太复杂,不然就不懂得如何操作。以往的经验是想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从没有把他们当作小主人,与其共同探讨材料的投放是否得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包办”主义。但是进过本学期对周菁带回来的新西兰教育理念:学习故事。我尝试着与幼儿一起协商、探讨:究竟怎样的科学区材料才是最适合幼儿的呢?我开始尝试让幼儿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让幼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不但进一步熟悉了材料,还培养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我让孩子们收集木质的物品,孩子不懂得情况下会先问爸爸妈妈哪些物品是木质的,然后孩子们会想办法收集相关材料,有的孩子发现家里的木门是木质的,有的发现家里的床木质的,有的发现搭积木的材料是木质的,通过收集材料幼儿了解了生活,增强了主人意识,还培养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孩子們收集了各种木质的材料我都悉数放到科学区里,进行分类摆放。还利用园圈时间进行讲解。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操作着自己参与收集的材料,倍加珍惜。也因为是自己带来的材料,吸引力很大,也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相应的材料

在一次区域多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圆球的转动很感兴趣,本是用来串珠的圆球,但是好几次都有孩子把小球放在托盘里滚动,玩得不亦悦乎。于是我利环境,在窗户上用分别矿水瓶和纸巾筒做了两个轨道,把球从轨道的开口投进去,球就会顺着轨道掉到最底下的盒子里。孩子们喜欢至极。每次都主动 要求去科学区操作这份材料。

见孩子们玩的高兴,我又用高橙瓶、瓶盖等废旧物,做了小水车,辘轳井,荷花转、荡秋千、杂技小人等科学小玩具,组合成科技玩具系列“瓶子欢乐谷”这些小玩具操作性强,操作方法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他们玩起来很感兴趣,看孩子们对自制玩具感兴趣,就和孩子们收集一些废旧的材料,尝试动手制作简单的科学小玩具。幼儿享受到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在玩玩做做过程中萌发了初步的科学意识,促进了幼儿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小班幼儿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感兴趣,难以长时间关注同一个物体,因此科学区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的转移及时调整把一些常见的科学小现象趣味化,投放到科学区角中,会更加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投放关于磁铁的操作材料时,开始时我投放各种材质的物品,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可是没多久我发现孩子们就不感兴趣了,我突发奇想,把一个大塑料瓶装饰成海洋世界,瓶口吊挂各种海底小动物,小动物背面有的粘有铁片,幼儿用磁铁在瓶子外面上下吸附,小鱼就会游来游去,这样一变化孩子就有兴趣了,好奇心的驱使,会把小鱼取出来看看为什么会游动,在探索中自然发现了磁铁的特性。

(三)结合幼儿现实生活投放相应材料

小班幼儿接触的多是常见的生活中的科学材料和现象,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偶发科学小现象,并进行活动延伸,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中,做进一步观察和操作。一次建筑城活动中我发现两个小朋友用积木搭个桥墩,上面铺一张纸,纸上放个个玩具娃娃,一放上去桥面(纸)就塔下来了,孩子把纸放平,又塌下来,可是孩子乐此不疲,反复试验,我走过去让给他把纸反复折叠再放到桥墩上试试,他按我的方法折叠,这次玩具娃娃没有掉下来,孩子们惊异地发现原来纸经过折叠之后承重力增加很多,随后我把“什么纸支撑力大”的材料投放到科学区里,还投放了建桥和盖房子的图片,使幼儿了解到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现象,可以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意识,我注重在生活一些小细节中,让有儿童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我发现美工区里的贝壳画,鹅卵石画散放在活动区里显得很乱,我让孩子想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画站起来,幼儿想了很多办法:有的下面放瓶盖,一看瓶盖有点大,就用点橡皮泥粘在下面,这下就固定住了;还有的小朋友到处找小瓶子把瓶盖拧下来,和不同大小的瓶子反复匹配,最后终于成功了。幼儿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自信心倍增。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契机,突发灵感,投放科学材料,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对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再思考

(一)教师做一个观察者,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

幼儿进入活动区活动,教师要观察幼儿对什么材料感兴趣,并做一个记录表。对于一段时间孩子都没有动过的材料,要么是幼儿不感兴趣,要么是超出了幼儿的接受水平,就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换,以保证活动区的材料始终处在积极的操作状态中。在幼儿操作有困难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以角色的身份出现问幼儿是否需要帮助,还可以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忙解决。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二)不注重即时效应,为每位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幼儿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每个幼儿都有其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在科学区材料投放中,注意分层次投放。以下是我班科学区投放“瓶子与瓶盖”的材料实例,分为三个层次投放,这种分层次的目标设立和材料投放,让幼儿根据自己实际经验和水平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探索、尝试,不强调活动的即时效应,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成功感。这种学习方式的尝试和探索,远比获得具体的知识更加重要和有意义。

(三)科学区角的活动应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融合

《刚要》中提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科学区活动也不应是单一的孤立的,应和其他区域的内容相互融合,既有科学领域,也有数学语言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在科学区材料的操作中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建构等各方面孩能力,如“袜偶找朋友”的活动中,既有匹配的科学内容,又有点子数字配对的数学方面知识,通过科学活动应促进幼儿全面的提高,努力地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活动区木质瓶盖
设计巧妙的瓶盖
熟香新酿
木质餐具的清洁与保养
巧开瓶盖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木质风景画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水瓶盖药丸小盒
多彩木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