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承担着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重要职责”。可见,让幼儿在早期教育中接触多民族文化,对幼儿的启蒙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民族文化 幼儿园 课程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90-02
我园以新疆兵团地域文化融合为例,从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着眼,挖掘新疆兵团民族、历史和文化,弘扬新疆兵团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展示新疆兵团民族文化风采。通过展示新疆兵团民族穿戴服饰装饰、建筑居住安居、交通运输生产等文化的物质标识,新疆兵团民族特色饮食及食用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娱乐项目,展示新疆地方能歌善舞的民族风情和娱乐文化;通过介绍新疆少数民族交往礼仪文化,展示新疆兵团民族交往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鲜明特色。我园采取了以下课题研究的实施途径
一、结合环境创设开展多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实施
在幼儿园内,以“环境熏陶人,活动感染人”为活动载体,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的每日活动之中。我园用具有维吾尔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图案来装饰栏杆、走廊及展板,使幼儿每天踏入幼儿园就能在视觉上感受到传统的文化艺术;组织教师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设民族服饰专区和“民族娃娃家”、“民族风情园”等区角,通过服饰表演和角色扮演让幼儿领略多彩的民族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等,最大限度地在幼儿园环境建设上为幼儿营造浓郁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氛围。
二、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多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实施
在我园开展的多民族文化融合课程之中,围绕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作品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大班、中班组织幼儿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活动,通过故事《民族团结小故事》、《军垦战士的故事》;讲述《汉字宝宝》,诵读儿歌《葡萄抱成团》等了解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背景;通过音乐《大中国》、美术活动《中国民间剪纸》、《中国京剧脸谱》了解剪纸、脸谱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增长对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艺术的亲和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多民族文化融合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把多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内容适时融入各教学领域
我们不但组织专门性的主题活动,在其他内容的主题教学中,我们也将多民族文化融合内容渗透其中。在教育方法、组织形式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带领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民族风情探访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制作民族食物、用品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在艺术领域活动中融合维吾尔族歌舞文化,在晨间活动普及维族舞蹈《维族小姑娘》。在区域活动课程中,结合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开展了《美丽的服饰》等区角活动,在区角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欣赏不同民族的美丽服饰。在社会领域活动中,我们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境,在活动室布置“民汉一家亲”主题墙画,在走廊里布置新疆瓜果挂饰,在表演区投放各种不同民族风格的服饰、头饰,在音乐区投放各民族的各种乐器等等。通过研究,教师对维吾尔族文化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逐步提升,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开发和创编“维、汉一家人”、幼儿民族舞、维族舞蹈早操活动教材积累第一首资料。研究过程使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的民族情感、交往能力、身心健康等潜力得到不断开发。
四、把传统节日教育与多民族文化融合园本课程有机结合
我们把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各环节活动中有机结合,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丰富节日活动开展的途径。邀请家长参与到节日教育活动中,不仅拓宽教师的思路,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增进了教师对幼儿文化背景的了解,都蕴含着我国人民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和善、爱国等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除了开展中国传统节日外,并适当介绍开展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使孩子们加深了对我国“民族大家庭”的认识,了解了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和文化传统。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人过节的习俗,感受过节的气氛并分享过节的快乐,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喜悦,达到对儿童进行多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社区中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园本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交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于是,我们遵循幼儿整体认知的特点,根据学习对象本事的知识结构,在教育中有机地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本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粹。如:社区倡导邻里和谐、尊老爱幼、讲礼貌、讲文明、讲卫生等有选择的融合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让多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厚实幼儿的素养。
本研究一是根据地区和幼兒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民族文化内容;二是根据各民族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各民族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引导少数民族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促进教师、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