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10-21 14:29孙德河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感受阅读兴趣

摘要:阅读是我们认识身边和外面世界重要的途径之一。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总结、多想方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兴趣;培养;感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我们认识身边和外面世界重要的途径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可见阅读不仅仅使我们获得知识,更可以培养人的情操,锤炼人的品质。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强的阅读能力,是使一个人可以终身受益的一件事情。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地熏陶。”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调动阅读的感情,最终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获益,是阅读的关键和目标。在我看来,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喜欢上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它推动人类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在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需要,才能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乐读”,才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我看来,小学教师可以在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给学生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书。7-10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类型的书;10-13岁的孩子爱看富有幻想、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岁的孩子爱看推理及人物传记类的图书,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里建立图书角,图书角摆放孩子专用的书;开展“讲故事”、“知识竞赛”、“读书汇报会”等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带学生外出活动时,在良好的环境下、在翠绿的草地上,与学生们一起读上几段书;开家长会时,争取家长的支持,建议家长在家里摆放一些书籍。

最后,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使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本内的文章数量有限,拓展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从而有更加广阔的视角。因此,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要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么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可以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让学生课后去查找与这本书有关的故事,课下互相分享自己所获得的资料,看谁了解的多。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人类的一项智力活动,有其内在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阅读方法而言主要分以下二类:

1.精读

精读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学习词汇和句法,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并不是老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老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老师可以灵活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反馈阅读理解的情况。要进一步的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在做完阅读题之后,让学生用语文口头复述课文的大体内容。复述看似容易,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度比较高的,因为涉及到人称的转换和一些相关的语法知识,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泛读

泛读,顾名思义,泛既是广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追求阅读速度,只需对作品有大概的理解。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阅读以理解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孩子在阅读时,老师应经常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让他谈谈书的内容或对书的评价,避免盲读。

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培养学生感受阅读

阅读是对文中情境的再现,更是对文中感情的又一次感悟。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的能动性参与行为,是对文章意义的解释和建构。因而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在阅读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灵,主动地参与并进入文章的情感领域和艺术世界,这时学生就会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重构出作品形象的意义。例如在讲授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文章时就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正确的语调、节奏、速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又如在讲授《草原》、《林海》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意境优美的课文时,要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可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

總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一生都会产生影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总结、多想方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作者简介:孙德河(1959.08)男,河北省东光县秦村镇明德小学语文教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小学一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受阅读兴趣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