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会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和学生个性社会化的起始基地,又是教师岗位成才的根据地;它既是学校管理的前沿阵地,又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汇集处。班级是学校大厦的基石。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败。对班级管理这门科学与艺术,我将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开创一个新局面。建立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耐心聆听学会接纳;努力营造互助互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关键词:班级管理;关爱;强素质
一、全面发展,班级管理
“治校先治班”,从某种意义讲,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败。实践证明,抓住了班级工作,就管住了全体学生。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管理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沿革看,班级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班级的管理不是程序的管理,依靠的不仅仅是训练几个得力的班干部或者是制定一个完善的班规就能解决的事。它所需要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独立的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小学阶段正是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二、班主任要关爱学生
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要多倾注一些爱、让爱唤起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只有爱学生,才能适应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要求。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境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容易被调动起来。一般说来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搞好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处于儿童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心理发展处于较低阶段,特别需要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爱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爱学生,就是充分利用正面的教育和谆谆善诱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缺点和不足;爱学生,就是使学生树立爱心意识,在社会、学校和家庭里都用一颗充满友爱、热情之心,去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爱不是随意倾注的、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状况、尤其是家庭背景、多把爱洒向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从班集体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以理服人是班级管理的首要条件,接下来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则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去感受学生的忧愁、困惑、烦恼,分担学生的“不如意”。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要让学生配合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其心服口服。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都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若是老师喜欢他赏识他,他就特别爱表现自己,会经常向老师敞开心扉谈对人对事的看法。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不可能展现他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步一步探寻学生心理活动的点点轨迹,抓住适当的教育时机和方法,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把你当成知心的朋友,什么话都愿意和你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斯大林曾经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
班主任更应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越出色,学生就会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多方面的去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班主任还要给学生多一些关爱,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班主任,只有热爱
三、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必有较高的素质。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教师的品德、语言、仪表和风度等修养,是一种潜意识的影响力,对学生处处起着表率作用。因此,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品德修养上,要有奉献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应爱校、爱生、爱教育,各方面堪为学生之表率。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周恩来同志说过:“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教师的语言修养应具备高尚、准确、清晰、文雅、生动、丰富等特点,争取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语言,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加强班级管理,才能使班级管理走向科学化。学无止境,干无尽头。对班级管理这门科学与艺术,我将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把班级管理同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開创班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转换[J].王贵华,闫峰.新课程(教研).2010(11)
[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研究[D].曾桂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