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
摘要:表现,顾名思义就是显示、表达之意,后来引申为“通过语言、行动和艺术活动表达一种思想和情感”。不仅人具有表现性,那些不具备意识的事物也都和人一样具有表现性。表现性乃是知觉样式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事物的表现性也正是艺术家传达意义时所依赖的主要媒介,大多数的艺术品都会表现出某种东西。阿恩海姆提出艺术“表现”理论,文章将结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对阿恩海姆的艺术“表现”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表现;吉祥图案;象征
一、关于“表现性”的概述
表现,就是指“通过语言、行动和艺术活动表达思想和情感”,不仅是有意识的有机生物具有表现性,那些不具备意识的事物-一颗陡峭的岩石、一颗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树叶甚至一条抽象的线条、一片孤立的色彩或是在银屏幕上起舞的抽象形状,也具有表现性。这是事物外部的表现性,当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动机联系起来,人们就可以感受到事物“表现”出来的信息。同时,艺术家通过这些事物的表现性质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经验最终确定自己所要创造的作品的形式。
表现性也是艺术品的一个基本特征,能够反映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深刻意义。很多艺术品中都会隐藏着某种观念。同时,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任何艺术作品的一部分都是为了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人们都能从中发现象征性。
阿恩海姆认为表现性是所有知觉范畴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范畴,而表现性的基础就是张力,这种“不动之动”的张力是艺术品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性质,取决于我们在知觉某种特定形象时所经验到的知觉力的基本性质,扩张或收缩、冲突或调和、上升或下落、前进或后退等,在艺术品观看时,表现性也会呈现出一种更加深刻的意义。一颗垂柳看上去有些悲哀,是因为柳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在古代梅兰竹菊四君子受到广大画家和诗人的青睐也是因为寄托了象征的意义,画家和诗人用梅兰竹菊来表达自己的品性和追求。
二、结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解读艺术“表现”理论
图案,又称“纹样”。吉祥图案,是指以象征、谐音等含蓄表达的手法,组成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宗教自然、道德习俗的影响,也包含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吉祥二字的组合使用,可以考究到《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色彩绚丽、构图喜庆、寓意祥和的吉祥图案,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國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吉祥图案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最原始的图腾图案、商周虚构组合的饕餮纹夔龙纹、唐宋具象复杂的植物纹到明清越发华丽的世俗图案,充分表现出人们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同时也侧面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吉祥图案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四类:一、几何纹样和文字符号类;二、祥禽瑞兽类;三、花卉果木类;四、人物神仙类。每一类的图案都传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也符合人们的审美价值。
1.几何纹样和文字符号类
由几何纹样构成的吉祥图案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几何纹样的出现,如折线纹、回纹、菱形纹、漩涡纹、网纹等,这些几何图案因其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美而被逐渐运用,无一例外地遵循了形式美法则。
就拿回纹来讲(如图1和图2),从马家窑文化开始,回纹便广泛运用在彩陶和青铜器上。回纹是通过一个中心点由一根线条以干净利落的横竖转折向外延伸所形成,再将此独立单体进行间断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排列,形如“回”字,因此被称作“回纹”。回纹具有表现性,以其简朴凝练的风格使得陶器和青铜器更加的庄严厚重,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排列也让其更有张力,这种以线条的向外延伸的结构会比单纯的水平或垂直线条更有节奏和韵律,大面积的重复纹样,也起到了烘托主体的作用,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以简单的造型,重复的排列营造出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动态感和空间流动感。同时,回纹也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美好的寓意-富贵不断头,传统纹样的背后都承载了人文内涵。这是回纹的象征意义。
另外,原始社会最初的装饰色彩大多以红黑为主,除了技术水平落后,也有原始崇拜的缘故,例如火给人们带来的光明和希望,那个时期人们捕猎为生,当动物流血死亡时也就意味着人们有了食物,再用火烤熟,这样的生活太过美好,因此红色变成了凝结希望的集体色彩。对于吉祥图案,不止是图案的构成,色彩也都赋予了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表达不一样的情感。
2.祥禽瑞兽类
商周时期,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等相继出现,人们在自然界已有生物的基础上又加以变形、虚构,赋予这些图案以美好的寓意。奴隶制社会鼎盛的商周时期,人们敬畏鬼神、奴隶主,饕餮纹成了当时青铜礼器上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饕餮,根据《吕氏春秋》与《左转》等书的解释,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凶贪的怪物,图案布局一般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装饰图案通常以饕餮纹为主纹,回纹为地纹,用面的大小和线条粗细对比,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表现出威严、神秘的感觉,给人以张力与震慑力。同时纹样也服从祭祀的要求,极富宗教意义和社会意义,对称而又规整的样式,安定而又庄重,抽象的形象满足了奴隶主统治人民的精神需要。这个时代的工艺美术装饰纹样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这是这个时代装饰纹样的普遍象征意义。
龙纹,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是一种综合创造的装饰纹样,巨首,两角,身有鳞,成蟠曲,也是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古代帝王皆以“真龙天子”自称,龙成为皇权的象征。从商朝至今,龙纹也在不断演变,但它离不开一个“动”字,飘逸的身姿,翱翔欲飞、盘旋往复,爪牙张开,有一种倾向性的动感(如图2)。龙纹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图形一起出现,构成更加复杂的图案。中间云纹分割出四个小扇形,盘旋的龙身包裹在中间圆环的外部,展翅欲飞,正是隐藏在其中的张力让人感受到生命力和运动感,层层往复,很有空间感,同时在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美的图案中也表达了人们的祈祷,具有象征意义。(如图3)。endprint
3.花卉果木类
唐宋以来,吉祥图案达到一个鼎盛的时期,图案的主题也开始流行花草纹样和鸟兽纹样。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人们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工艺技术得到显著提高,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比如越来越追求陶冶心灵,诗词的数量大大增加,反应在吉祥图案上便是花草鸟兽纹样的流行,常见的花草纹有:牡丹、莲花、宝相花等,还发明了唐草纹。
牡丹,象征繁荣昌盛、美好幸福,宋代学者周敦颐说:“牡丹,花之富贵者。”可以和其他动植物组成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例如以玉兰、海棠相配,寓意“玉棠富贵”(如图4);以月季相配,寓意“富贵长春”;以石榴相配,寓意“富贵多子”。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意识中一直被视作富贵美好的象征。唐草纹(如图5)是“S”形波状曲线排列的一种花纹,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也叫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寓意生机勃勃,祥云之气。这些花草纹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赋予其美好的寓意。饱满的花瓣,卷曲的缠枝,形态优雅,都表现了一种动势和张力,也符合人们的期望。松柏、万年青、枸杞等也表达了“长寿”之意,长生果寓意子孙不断或长生不老。人们擅长用具象的事物映射抽象的观念。吉祥图案中的主要题材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多是具象的事物,然而在造型中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表达出抽象的观念,这种含蓄表达的方式其实是一种诗意,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4.人物神仙类
吉祥图案题材广泛,内容多样,除了动植物、几何符号等还有人物题材,比如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五子夺魁等,经常配以具有美好寓意的花卉动物,这些图案出现在家具、器物等日常用品中,表露出淳朴的生活美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在五子夺魁(如图6)中,图案由五个童子争夺一盔帽组成,盔谐音魁,为魁首,意为争夺状元,表达出古代人们希望子孙光宗耀祖的心理,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心理,同义的还有五子登科。图案繁复却又有序,在纷繁中体现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将疏密、大小、虚实、动静、主次进行有序调和,充分表现出人物的俏皮活泼,反映出图案的吉祥寓意,是一种浪漫主义,很有张力。
三、小结
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或自然界中的事物加以描述、提炼、概括、变形、夸张等,运用象征、谐音等手法表达出人们追求吉祥的愿望,创造出图与意完美结合的构成形式,即吉祥图案,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宗教伦理、生活道德、自然审美的演绎。这些事物都是通过原本的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进一步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更容易被人接受并喜爱。吉祥图案通过其巧妙俏皮的表意,象征性的手法,欢快吉祥的寓意,追求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虚无空灵的想象空间,对称均衡的构图,井然有序的节奏,神采生动自然流暢更好地表现出图案的美感以及蕴含的象征性意义,具有深刻的表现性。无论是动植物或人物、符号都是通过造型和纹样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追求,也是民俗文化的体现,侧面反映了社会习俗、自然宗教观念、生活道德、人文思想等。
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可以看出“表现”无处不在,所有艺术作品都会“表现”出某些东西,除了展示自身之美外,还寄托了艺术家和设计者的某种感情,观赏者必须仔细琢磨其韵味,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3]沈泓.《民俗艺术中的美丽意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