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群体与个体案例分析

2017-10-21 10:29张明
东方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贫困生案例分析资助

张明

摘要:大学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贫困生认定工作既要保证评选过程的高校、制度规范有序、程序化,又要保证个体差异性及人文关怀。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总结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对贫困生个例帮扶工作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案例分析

贫困生的认定过程如此基础与重要,而又因为牵涉到人的感情而变得如此的复杂和困难。整个过程需要前期的详尽的政策、文件精神的宣传,对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的规则、导向培训,对贫困生申请人循循善诱的消除心理压力和自卑情绪的谈话疏导。但在群体程序正义之外,也需要对群体与个体进行区分和分别加以着力,通过群体个体两向发力,让贫困生库内外的同学都能感受到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一、案列简介:

群体:贫困生认定及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相当棘手的一项工作。作为山区高校,贫困生比例过大,而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有限,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矛盾,如何使得贫困生评选公平公正,让最需要帮助的同学获得资助极为重要。

个体:A同学是学院大三年级的学生,来自国家级贫困县,而且家里是单亲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收入微薄。该生日常表现为学习十分刻苦,经常没日没夜的看书,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意识十分强烈。但是该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自尊以及敏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过分的自我封闭,不爱与人过多交往。争强好胜,生活中的琐事都要压人一头。在衣着打扮上舍得花钱,打扮的不落人后,以贫困为耻,但是代价是节衣缩食乃至营养不良。有受害者心理,班级的各项评比和资助,只要榜上无名就认为有黑幕,辅导员或者班委有偏私,在同学们面前表达对老师的不满以及攻击。

二、解决理念与理论依据:

群体:依据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正义即公平,正义不依赖于功利主义分配(即把助学金分割,平均分配),也不依赖于直觉主义(贫困生库的同学与非贫困生库的同学的直觉差异),而依托于公平。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公平的相对稳定性。在起点正义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保证程序公平,就能保证贫困生评选中最大的正义。

个体:平视是最大的尊重,换位思考是最必要的角度,多方位帮扶是最需要的手段,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效果。

三、处理方法、过程:

群体:

1、原则:贫困生库的评选:多层次审核、全方位调查、差异化陈述、动态化管理、心灵式触动

2、过程:前期政策宣传;贫困生认定小组的专项培训;贫困生申请同学的心理正向教育;详细而差异化的申请材料;认定小组详尽的走访调查;申请人自我陈述;贫困生认定小组投票

3、细节:要完善贫困生认定相关表格的内容,突出差异化:《湖北医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中加入各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及亲友及其资助状况、社会资助情况。要加强贫困生认定小组素质培养:细化学生区域代表,对烫头发、有否电脑等引起争议的评选标准要有确定的标准。

个体:

1、充分的觀察与了解:通过与班委、同寝室的同学的谈话了解A同学的基本情况,通过翻阅其档案以及其贫困生入库申请、助学金申请、学院小娟爱心基金申请等各种情况,了解到该同学家庭确实相当困难,父亲早亡,和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收入也相当微薄。母亲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使得A同学具有极强的上进心,也有些过于急功近利,希望一触而就的解决其家庭困境。对于关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平视就是最好的尊重。不论是贫困生评选过程还是日常生活中,一直向所有同学强调,贫困如果不是因为懒惰造成的,就没有必要羞愧,只要有努力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就值得尊敬,对于贫困生并不过分的特殊对待。给其安排了办公室的勤工助学岗位,经常能够碰面,时不时不动神色的到吃饭点了邀请她一起吃饭,帮助她改善伙食。

3、学会融入群体。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以及有趣的班会,营造团结互助友爱的班级氛围,要求班委特别是她寝室的同学活动或者生活中多带着她一起,让她在小集体和大集体中都能感受到融入的感觉。

4、授人以渔。通过给与其办公室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帮助其联系可靠的家教等等手段让其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问题。根据其胆小而对接触社会心生畏惧的心理,在前几次安排家教经验丰富的同学和她一起给家教对象教授不同的课程,让她积累更多的经验。

5、解决现实困境。多运用国家、省、学校以及学院的各项资助政策,在可行的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其现实困境。特别是多次用班费预支的方式,保证其现实吃饭问题。同时多进行感恩教育,要求她担任班级班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多为同学们和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处理效果:

该生不再和以往那样过于敏感,不再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购买不符合自己经济状况的服饰而节衣缩食,逐渐接受了非懒惰而造成的贫困并不可耻的观点,对外界的资助抱有感恩之情。更加积极的参加学院和班级的活动,爱说爱笑。

五、经验与启示:

1、对于贫困生评选,要做到程序正义,多调查、了解、走访,制定细则,培训评选小组成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应该在班级渲染关心贫困生、尊重贫困生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贫困教育,形成不以非懒惰形成贫困为耻而以懒惰为耻的观念。

2、对于所有贫困生同学,要有平视的态度。实际上大部分的贫困生同学心理是健康阳光的,只有少部分贫困生表现的内向、自卑、敏感。面对贫困生群体,要做到程序正义,扎实做好贫困生评选工作。面对个体,帮助其改善问题,完善自我。

3、对于性格过于敏感的同学,要时刻注意维护其自尊心。要明确了解其个性特点与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侧面、多面引导。整体帮扶。

4、对贫困生的帮扶要有耐心、细心、真心,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来抓,不要指望一触而就。

参考文献:

[1]王珺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贫困生界定办法之探究[J]时代教育,2012,(17)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毕鹤霞,沈红.贫困生判定的难点与认定方法探究[J].高教探索,2008,(5):42-46.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生案例分析资助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