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岚
[摘 要] 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项目式教学法的科学性,以及项目式教学法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启示。
[关 键 词] 建构主义;项目式教学法;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38-01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者,知识的习得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KA=S+C+T+MC(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类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尝试和改革。项目式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
一、项目式教学法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的一致性
(一)情境是关键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独立又相关联的项目,学生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制訂计划、论证假设及问题。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课堂为中心,而项目式教学却是以情境为中心。项目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创建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条件,学生能通过已有的认知体系,去重建认知系统,建构新的知识。因此,情境设定是项目式教学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
(二)合作是方法
项目式教学法中,教师在任务阶段的角色是布置任务,协助学生理解任务;在实施阶段教师负责演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在此过程中重点在于学生根据计划完成任务,教师观看、指导。而在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价,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项目式教学法的中心从传统意义上的S-T-S模式转变为T-S-T模式,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传统的被灌输对象。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订、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协作、交流是推进每个学习者学习进程至关重要的手段。而建构主义也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协助指导作用。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因此,项目式教学法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是一脉相承的。
(三)意义建构是目标
在项目式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探索法和发现法构建意义:通过提出假设、论证问题、检验问题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进行假设及论证,当论证不符合时,学生需要刷新现在的知识构架,重新建构认知体系,形成个人的知识系统。因此,在项目式教学中,情境是关键,合作是方法,意义建构是最终的目标。
二、项目式教学的启示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也是学生形成自己经验的根本途径。教师通过设置虚拟场景或任务项目,学生通过由教师设置的虚拟情景或任务项目,在教师指导过程中获得经验。
(一)教师的定位
不同于传统教学,项目式教学教师失去了对学习内容的完全“控制权”,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及任务更加轻松。相反,教师需要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在自身专业知识范畴内,合理并创造性地为学生设置任务情境。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抛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项目式教学更注重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同时,督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协作、指导的作用。学生在任何一个环节遇到问题,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和帮助。
(三)师生的关系
项目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同为解决问题的探究者,面对问题,相互交流、学习、探索、地位平等。但是鉴于学生经验的不足,所以学生的能动性要远远低于教师。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经验及认知体系的形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对项目式教学的反思
项目式教学环境下,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不重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意味着教学方法和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相反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建构认知体系,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更熟悉学生,掌握认知规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有效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也相当重要,需要客观认识自己,让所学知识与项目结合。语言类的项目式教学,更多的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语言基础,不能忽视其最终需要达到的语言教学目的。
四、总结
项目式教学法跟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对高职院校来说,学校更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获取,以及知识的时效性,因此该教学法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某些学科而言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采取该教学法时,应视学生和学科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陈威.建构主義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2]江晖.项目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