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建设探索①

2017-10-21 14:18宋春华罗力渊郝建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5期
关键词:机电课程体系校企

宋春华 罗力渊 郝建豹

[摘 要] 依托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重点建设,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系统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建设教学团队、增强服务能力、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本专业鲜明的特色。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47-03

装备制造业是为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承担着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将珠三角地区建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广东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决定“发展以裝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这种状况下导致机电一体化行业迅猛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门内容涵盖广泛、相关技术交叉的新学科中,应该如何展开教学,办出专业特色,是该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于2014年被立项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期内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系统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建设教学团队、增强服务能力、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本专业鲜明的特色。

一、专业特色的内涵与表现

(一)专业对接現代装备制造业,构建“纵横对扣、理论实践交融、职业素养贯穿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对广州市万世德机械包装有限公司等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全面梳理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得到本专业学生毕业从事的第一任岗位、第二任岗位、第三任岗位等的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和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形成了本专业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对应表、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借鉴“英国职业教育评估标准”“香港职业能力体系”构建路径,结合机电装备行业实际,校企共同参与职业能力分析,并组织召开校企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会,对应各职业岗位,分析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归纳出对应的职业能力,形成了本专业各类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工作项目和任务所要求的不同技术技能、素质等,在职业类型上归纳、提炼、划分对应的不同职业层次。针对不同的职业层次,对职业能力等级进行分级。对应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等级,分析能力单元内涵,依据难度、复杂程度和综合能力递增的原则,采用模块式、积木式的结构,建立了本专业职业能力分级模块库。

对照职业能力分析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根据学生毕业3~5年主要从事的岗位主要是技术员、工艺员、操作员等,其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为助理工程师,深入剖析技术员、工艺员、操作员等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和要求,以及助理工程师成长为工程师所具备的潜力和要求,重新厘清专业定位,全面判断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类型(技术型、技术技能型、技能型等)为技术型,并以此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职业能力等级分级和职业能力模块,深入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和课程内容、突破学科体系的藩篱,重构“纵横对扣、理论实践交融、职业素养贯穿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纵向上,中、高、本衔接有序;横向上,满足专业群间一定的兼容度。

引入“德国机电一体化AHK标准”。通过深入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教学大纲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打造专业特色和创建专业品牌,探索出建设机电类专业群特色的新思路,2015年11月,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为我院颁发了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单位的证书。

(二)创新“能力分级、岗位分流”的校企交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本专业分为:机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工程安装、调试与维护、机电设备销售与服务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四个职业面向。根据职业面向选择,分别与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实施了“能力分级、岗位分流”的工学交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如下表所示。

“能力分级、岗位分流”的校企交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形成校企交替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常态化教学组织

在实施本专业技术技能的校企“交替”培养的同时,同步实施“铺路石”品格、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校内外“交替”培养,使两者相得益彰。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接受踏实工作、甘于奉献的职业品质教育,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专业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校企交替培养组织形式为:通过“第一课堂+机电文化节等第二课堂”的校内培养→“铺路石”品格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校外培养→校内培养→企业专业性顶岗就业实习→毕业的环节,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其中,校内培养主要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基础、机电装备专业群导论等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的创新创业综合训练项目为主的第一课堂形式;以举办机电文化节,演讲比赛,校内专业的技能比赛,学校领导与中层、教授等创新创业讲座等主要形式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完成校企交替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一步。校外培养主要以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如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专业组织安排在企业进行的生产性见习、企业顶岗实习等为主要形式,特别是岗前安全培训作为顶岗实习综合管理平台的必经程序,完成校企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二步。

2.健全校企交替人才綜合素质培养的保障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建设期间,新建、改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并通過整合资源,成功申报了省级“智能制造装备自动控制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和省级“装备制造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夯实了新构建的课程体系的基础。

遴选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成功申报了省级“广州市金华美工艺制造有限公司”机电一体化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统一组织领导下,通过合作理事分会的建立和有效运作,依托校方设立的“校企合作办公室”和在企方设立的“校企合作联络工作站”协调运作,实现专业层面校企合作组织运转的常态化。通过建设一批省级的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习基地,构建了校企交替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保障体系。

二、专业特色建设成效

(一)奠定专业群的核心地位,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5年,学校通过全校的专业整合和组群,确定了7大专业集群,其中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机电装备专业群成为“公路、水路、轨道三路并进,信息机电、经管商贸两翼齐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与电气自动化专业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共同组群,整合原有资源,新建依托的实践校内外教学基地等,为全校近机、电类专业提供教学公共资源平台。

2016年,我校成功申报了广东省一流院校建设项目,经过竞争性答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功入选一流院校建设项目的重点建设专业,奠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学校机电装备专业群的核心地位。

2016年,为了发展壮大专业群,提高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师资资源,不断引进人才,重构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经过申报、竞争性答辩和内外专家的评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新专业,并拟于2017年开始招生。

(二)课程体系的精心设计,明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麦可思、用人单位、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等的调查和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广泛认可,近两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为100%;初次就业对口率超90%;近80%的毕业生留在珠三角地区工作;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优良率超90%;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率达85%以上;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逐年下降、低于全国骨干校平均水平;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全国骨干校平均水平,毕业四年内八成半以上有过职位晋升,对母校回馈比例较高。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学生在“广东省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职业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至2016年本专业参加校外各类技能竞赛26项,获省三等奖以上32人次。立项了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辅导的生产线改造技术服务创业训练、乐活个性创意设计坊、“电子DIY制作”教学套件科技团队、MEMS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载压实度检测仪等5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三)岗证课赛深入融合,显著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

建设期间,主编教材9本,与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2门、教材2种;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制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标准5项,推行项目驱动课程3门,推行竞赛项目融入课程2门,修订课程标准15门;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和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各1个。

(四)多元化培养“双师”团队,教学团队“上得讲堂、下得工厂”

先后选派包括全体青年骨干教师在内的17人次参加合计21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选派专业带头及骨干教师7人2次赴台湾进修学习;选派其他教师16人次到省外和省内外参加学术交流、学历教育和短期技术培训。

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和教科研能力分别得到改善和提高。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占62.5%,副高以上职称占43.75%,“双师”素质比例为95%;主持教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1项,校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6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9本;发表学术论文13篇;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成立“中小企业交通机电装备控制技术服务”校级科技服务团队,为学校和企业培训员工221人次;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参考文献:

[1]陈志礼.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新经济,2015(5):48.

[2]陈力.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调研分析[J].价值工程,2015(5):125-128.

[3]张淑莉,卢倩,李玉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9):80-81.

[4]韩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机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7):50-52.

[5]陆勤,项贤军.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5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ity of Mechatron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ONG Chun-hua,LUO Li-yuan,HAO Jian-bao

Abstract:Relying on the Guangdong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Mechatronics major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explore training system,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enhance service capabilities,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to promote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aspect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echatronics;speciality

猜你喜欢
机电课程体系校企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