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10-21 03:06:36□商
中国篆刻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书法史书写书法

□商 镭

浅议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商 镭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13年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级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行书法教育。教育为主,德育当先。和其他学科一样书法也要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怎样把德育寓于书法教育中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书法史是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艺苑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五千年的文明史,亦蕴涵着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是精美绝伦的“龙之文化”的组成部分。沈尹默老先生在《书法论丛》中写道:“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国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而现在朝鲜和日本文字中还保留了许多汉字,尤其是日本国内,从书道专家到小学生,从政府官员到家庭主妇,都有人在研究学习中国的书法。所以有人说:“中国书法和中国武术一样,是悬在空中的太阳和月亮,外国人很羡慕,却摘不走又体会不到它的真谛。”

上述事实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一部书法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的好教材,好载体。教师在传授书法技能的同时,必须注重书法史的讲解和优秀传统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品评教育。在书法教学中适当讲述,挖掘和充分展示书法本身的德育内涵。教师引导越深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越大。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近距离接触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了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他们作为优秀民族子孙的自豪感,更好地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

二、讲述书法家学书的故事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勤奋和刻苦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一种精神状态,想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同样离不开勤学苦练这个法宝。古今许多优秀书法家都是我们刻苦学习的楷模。在实际教学中,要在适当时机讲述书法家刻苦练笔的小故事来感化学生。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怀素无钱买纸,广种芭蕉,以蕉叶为纸;智永“退笔成冢”;米芾一日不写字,便觉手生;献之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通过这些刻苦学书的小故事,教育学生学习书法不要只凭好奇心、一时的兴趣,高兴时写的很多,急于求成。兴趣减退时就扔在一边或者未到半路就当了逃兵。告诉学生学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以选择的,只有端正态度,明确目的,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练笔才能扎实,才能有所成就。

实践证明结合书法史、书法家的小故事进行德育教育,有据有力,学生容易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书法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

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义,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书品即人品。在我国传统的思想中,字如其人。看一个人的字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同样要想写好字,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人是练字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我会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展示,讲述颜真卿在国难家仇情境下创作《祭侄文稿》的史实,讲述岳飞书写“还我河山”的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告诉学生人们历来就不把书法仅仅看成为一个艺术门类,还把它看作是一个人的文化与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作品必须倾注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将其真实地蕴含在笔画之中,让人们在笔画中受到人格的熏陶。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将这一主线作为教学的中心,教育学生要学好书法,必须首先学好做人。反之,若为人不好,即使字写得再好,也不被人推崇。如秦桧、蔡京等人即是如此。所以我们在临摹碑帖的时候,不仅要揣摩前人的笔意,更要学习前人高尚的道德品质、风度情操。

古诗三首 李小雨

四、引导学生通过书写内容进行自我教育

外因仅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德育也不例外,最好还是学习自我教育。在书法教学中,自我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书写内容。我们可以将国学经典引入书法课堂。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思想道德教育名篇作为书写内容。在书写时可以先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学习和讲解,然后通过反复的书写起到让学生读好、写好、记好,让学生在书写中领悟文字的道德教育。

另外每次书法作业、书法展览或比赛,我都会首先对书写内容作出要求,即书写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弘扬革命优良传统等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并将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平时的教学我会让学生准备一个记事本,将发现的名人名言及赋予生活哲理的谚语和蕴含崇高思想感情的诗歌、散文等记录下来,以此积累书写内容。这样的举措让学生从健康向上的内容中不断汲取思想营养,更大的获得精神境界的自我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学不仅是一种素质教育,同时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在书法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与品德育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德育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教学与德育一同成长。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迎宾路小学)

猜你喜欢
书法史书写书法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书法欣赏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书法
娘子关(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用什么书写呢?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42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法欣赏
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书写春天的“草”
书法史讲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