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择勇
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物理教学效率。很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公式和原理必须要通过实验教学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消化和吸收。然而,纵观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创新
前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工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找到实验教学低效的原因并采取优化措施,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以此提升实验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专注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上,认为实验教学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没有对物理实验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物理实验教学价值和效能的发挥受到抑制。
1.2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物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也是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表现出来的弊端之一。一方面,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另外一方面,部分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备。这种情况下,很多物理教师经常用“说”的方式将物理实验呈现出来,给学生讲述每一个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等,以此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还有部分物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采取示范式教学法,即自己一人在讲台上操作,学生从旁围观。这些教学方式没有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教学效果的发挥造成一定的抑制,也违背了实验教学初衷。
1.3学生主体性未得到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按照物理教材上给出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然后顺理成章地得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素养的提升。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2.1革新实验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新课改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意味着教师不能再以提升学生物理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对物理实验教学理念进行革新,既要提升学生物理成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虽然物理实验在物理考试中只占据一小部分,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不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但是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物理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更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去落实。此外,学校也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加强物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提供可靠的保障。
2.2应用生本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口述式教学方式或者示范式教学方式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新课改一再强调的生本教育相违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进行改进和创新,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模式,使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当物理教师采取示范式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不要全程自己一个人操作,而是间插着让学生参与。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这一物理实验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尝试着改变砝碼重量或者小车的角度,在这个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到二力平衡的条件。这种生本教育方式可以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实验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展开探究性实验教学。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带领学生做的物理实验多数是验证型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只能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物理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究型实验,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例如,物理教师可以将“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转变成“制作凸透镜和凹透镜”,这样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又如,教师可以将“探究浮力大小”转变成“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猜测,然后设计实验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这样就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新课改理念下认真研读生本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这个基础上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完成三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