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少康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大数据成为现阶段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互联网基础上,大数据可以对多样化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构建。然而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影响,最后详细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
引言:在全面应用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大数据得以形成,而传输技术、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数据技术开始被各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以期全面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信息防护体系有助于企业全面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安全威胁。
1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各种关键性的技术,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为企业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企业广泛关注的话题,要想提升信息数据的安全性,积极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势在必行。在对各项预订指标性能进行确立的过程中,应以信息安全水平评价目标为基础,对重要信息进行安全保护,避免内部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构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过程中,应从以下角度出发:第一,应在综合分析企业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如制度、管理、销售业务流程、生产流程、内外运行环境等,同时还应对这一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进行挖掘,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护措施。第二,定量、定性分析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的不安全因素,特殊情况下应对全面评价模型进行构建,有针对性的制定优质方案提升体系信息安全水平。
2大数据环境对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影响
2.1基于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技术维度影响。大数据信息技术较为丰富,能够快速地处理相关信息内容,進而整理实现企业信息数据的实用性与完整性,还能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传输连续性。大数据背景下,复杂的数据内容需要信息技术给予处理,需要开展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如像以Hadoop平台为主的Mapreduce分布式计算就能启动云存储方式,对企业计算机信息进行有效存储、转移和管理,提高其信息安全水平。
信息传递时,大数据环境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技术维度的建设,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高速信息传递,最终确保相关信息的完整性与可持续性。计算机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更快、更好地数据技术给予支持,并且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加密,从而确保数据的高速使用,只有通过技术的全面推进才能避免任何信息泄露、被盗取现象的发生。
2.2基于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管理维度影响。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如可以在人员管理、大数据管理与第三方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信息安全建设,才能使得信息安全建设达到高效。例如大数据下的人员管理,逐渐改变了传统集中办公向分散式办公的工作模式转变,它创建了企业自带办公设备BYOD,BYOD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购置办公设备节约成本,大幅度提高了安全防范的力度,避免了信息泄漏的安全隐患。
3
大数据背景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3.1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要对网络安全性有足够重视,把握网络信息安全特征,对信息进行安全管理和储存,在大数据时代,要应用科学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强化网络信息管理,利用新技术构建动态化的管理机制,搭建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平台,提高对病毒、黑客的防范意识,利用计算机中心消灭安全隐患,避免给计算机系统运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2加强防火墙、安全系统的应用。为了解决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种种因素,要应用防火墙、安全系统来干扰恶意软件运行,其中,最常用的便是防火墙技术,利用拓扑结构提高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目前,防火墙技术已经应用在企业、公共互联网环境,在确保数据安全管理上,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应用防护墙技术,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离,将数据信息纳入内部信息结构,还能对信息进行定期维修、处理、检测,解决病毒入侵问题。在下一阶段下,要对病毒特点、性能、时间、活动范围等有全面的了解,以此为基础,从根本上解决病毒对数据信息的窃取问题。
3.3注重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利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借助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安全机制,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在建设外部硬件设施时,要对内部数据库、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树立起未雨绸缪的意识,构建容灾备份系统,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加强数据的分散式管理,成立本地备份系统,确保数据中心可靠、稳定的运行,这不仅可以解决网络攻击问题,还能避免由于人为灾害、火灾、地震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此外,还要构建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标准,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可借鉴的工作标准,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加强网络系统的实时监控。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运行时,会受到多种问题的影响,要确保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防护质量,要借助入侵检测技术,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其中的非法入侵问题,具体来看,可以采用签名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的方式来进行。签名分析法能够分析出已有信息系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监测;统计分析法则应用统计学理论来分析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对其中的动作模式作做出预判,为信息网络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企业运行过程中,每日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提升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就必须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管理层面、人员层面、安全监管技术层面等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为企业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