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0-20 07:40董健
知识文库 2017年9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董健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构建思路、运行实施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该研究对于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完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颁发,进一步鼓励各高校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具有学科紧密交叉涵盖知识面广泛的特点,涉及知识内容更新变化速度非常快,电子商务往往成为新的信息技术的试验场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地。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是最适合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型和实用型专业。然而,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正处在逐步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主要还是以知识培养为主,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培训滞后。本文基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和实施形式。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教育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中明确高职院校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应“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并不明确,培养目标过于广泛,实际上变成了“综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什么都要學,但学生的精力有限,要求样样精,其结果往往是样样都不精。这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最终培养出的将是脱离行业和就业岗位的“中庸型”。这与现实中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性、实用性的需求相差甚远,导致许多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严重影响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以 ICT 为依托的,融合了创新与商务经营等学科的技能,创新,特别是经营和商务模式的创新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具有深厚综合技能的人才,能够以敏锐的眼光洞察行业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并能运用技术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经营模式的创新带来战略性的转变。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难度比较大,如果课程设置上不能连续和融合,就会导致知识点难以衔接成为体系,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在没有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盲目开设,最为常见的模式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商务管理知识”的课程体系,看似知识覆盖全面,但过于粗糙,无法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技能优势,以致在就业中很难与计算机专业、商务管理专业或者其他专业的学生竞争。

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商务策划、项目实施等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僅仅靠在教室中“讲解”与“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大量高职院校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实验实训室,并通过模拟软件,以供学生进行实训练习,但电子商务模拟系统与真实商业环境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不能模拟完整的真实环境。因此,学生的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实习,尚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经济市场的真实应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打折扣。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金活医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以电子商务专业为试点,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依托学院创新创业实战平台,高度重视学生实战,致力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通过持续不断地与行业引领性企业的校企合作,系统、深入调研,准确把握电子商务行业对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及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基石,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创新创业导向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习”为主线,安排学生“识岗、跟岗、顶岗”,由校内理论与实训、校内外实习到企业实战,构建“三岗三实”人才培养模式从创新创业角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面改革电子商务专业,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模式构建中,校企双方共同为主体。

依据行业需求,坚持以能力为中心,分析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所必需能力,剖析所需关键能力并分解,将其项目化、任务化,构成能力集合,转换配置学习领域,重构创新创业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并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学+半工半学+工”三阶段,将工学结合内容组成项目链,环环相扣,不断深入拓展做学教一体化模式创新创业活动平台,进行实训实习实战,梯度性提升学生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采取多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控创新创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实施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成立的校企合作办公室、“金活订单班”等,是由企业引入真实项目,委派员工,学校提供场地及相应配套设施在人才培养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基于校企合作办公室与各企业合作,校企深度融合,围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次安排活动和课程。

在学阶段时,入学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在院系教师、学生会、社团、专业中创新创业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下,通过专业介绍、创新创业案例学习、平台参观、企业识岗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感受创新创业氛围。结合通用学科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结合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实训尝试网上初步创业,并将考核贯穿到毕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半工半学阶段,通过安排学生去合作企业跟岗实习,让他们了解企业创业过程,认知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拓展创新思维,感受职场氛围,养成职业素养。结合创业启动与运营,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管理、消费心理学、多媒体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网店经营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运营等课程解决创业难点,提升专业技能。在工阶段,通过校内外实训实习实战平台(如迷你创业园、“广药职院”众创空间等)、企业顶岗,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等项目实践,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得到经验,结合网上创业、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等创新创业实战课程强化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3.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通过学生网店、商务网站实战等,既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又检验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教学中综合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角色体验、启发式、对抗式方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多种方式,从入校开始就接触企业工作实践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在真实、开放环境中,以企业电子商务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学习理论学习和培养技能,最大限度實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整合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工作经验历练、创新创业业务素质培养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培养效果,推动学生凭借专业特长并利用校内良好的创业环境进行创业实践。我校作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校通过资源整合优化以及平台作用,以契约为主要联结纽带,探索紧密型和联盟型成员合作模式,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广药职院”众创空间,推行“全真环境创业教育”, 要求进入创业的学生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优胜劣汰,实现了良好的育人效益、社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1.组织体系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到整个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各个组织和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通力配合,共建一个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开放、多方互助的合力方阵。宏观层面涉及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设计,从学校微观层面而言,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 MIT 斯隆管理学院与工程学院联合专门成立了创业中心,以培养学生高科技创业为目标。佐治亚理工学院和艾莫利大学从2002 年开始跨校合作,以TI:GER项目为依托展开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领导小组便成为管理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保障。因此,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整合优势资源,建立跨学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构——校企合作办公司、创业学院等,共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等。

2.资金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大我市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力度,明确了创业带动就业补贴项目、对象等,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号)等系列文件的落实,为创业者、创业团队、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孵化服务,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上去。

3.师资队伍

电子商务与现实的商业活动密切相关,所以电子商务教育不应该是静止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关于在纷杂环境中的商业操作,注重过程也许比教学内容更有用,从电子商务专业和网络创新创业的发展来看,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尤为关键。为了使外部师资更加适合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创新创业课程与外部相关师资的融合成为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从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角度考虑,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共享,建立区域性的校友和企业家创业师资信息交换网络可以成为一条加强师资队伍的有效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水平,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升和日后工作岗位的时间,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依托创新创业结合综合实践项目,深入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形成专业群资源与产业群资源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促进电子商务专业良好发展前景,对理解、指导和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弥补现有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企业利益以及建立适应 “一带一路”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赶不走的学生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学生写话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