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婧
作为一本撰写孤独的书,阅读它的过程也体会到了深刻的孤独感。
几年前,奥利维娅·莱恩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英国外来者。尽管她对大城市的生活并不陌生,但每一次移居到新的城区,她都会因某些格格不入的时刻而感到局促不安,而这源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仍然存在的细微差别。置身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群之中,他们的距离如此亲密却又如此遥远。
莱恩深入地体会这种孤独的滋味,并追寻孤独的本质:孤独意味着什么?就此她写了一本书——《孤独的城市》。此前,莱恩还写过《回声泉之旅》和《沿河行》,后者也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非虚构作品,入选过《独立报》《金融时报》等媒体的年度好书。
《孤独的城市》从独特的角度,同样探讨了现代生活中那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她串起了很多艺术家和音乐家的人生经历,其中以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和大卫·沃纳洛维奇这四位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为首,莱恩以严谨如撰写传记般的态度和优美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他们在各自处境下的孤独。与此同时,她用一种略带阴郁、悲伤的轻柔声音,讲述了自己独居纽约的时光。她将一个落满树叶的游泳池形容为“阴沉的蓝色空间”,将那些忙碌得无暇顾及旁人的邻居们,形容为“彩色像素的集合”。
这是一种美妙的平衡。莱恩在如自传般的小片段中有着挥之不去的焦虑——男朋友临阵退缩,于是独留她一人生活在陌生的大城市中,在布鲁克林的公园里偶遇了一场波多黎各式的婚礼,尝试在网上用暧昧不清的回复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孤独的城市》英文原版的副标题是“一场形单影只的艺术冒险”,而这对莱恩的生活来说无疑是讽刺的。这本书所谓的“冒险”都是沉默而內省式的。作为一本撰写孤独的书,阅读它的过程也体会到了深刻的孤独感。正如她所描写的霍珀和其他孤独的艺术家,莱恩也是一个观察者。这种角色为这本书提供了强烈、甚至是沉重的情感重量,着实让读者震颤。
莱恩在书中引用了德国精神病学家弗瑞达·弗罗姆-瑞茨曼对孤独的论述:“那些期望对孤独加以阐释的作者所面临的是严重的措辞障碍:孤独似乎是一种如此痛苦而可怕的体验,以至于人们几乎穷尽一切方法对其加以规避。”对于她的言论,莱恩选择正面面对孤独。她勇敢地谈论着孤独并与之共处,正是自身的孤独驱使着她书写着别人的孤独。她敏锐地察觉到安迪·沃霍尔作品中充满讽刺的距离感、新浪潮歌手克劳斯·诺米歌舞剧中的幻想世界,以及科幻小说家塞穆尔·德莱尼性感的启示录,这些作品所传达的深意都令人心酸和同情。
从生物化学和城市发展理论,到艺术评论和科学技术,莱恩流畅自如地在诸多话题之间切换。她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艾滋病危机如何影响了当时纽约的孤独定义的深入论述,甚至可以单独著书来探讨这一话题。而她关于社交媒体如何重新定义21世纪的孤独的思考也让人意犹未尽。
她在书中坦言,当自己在纽约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时,“我感到自己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幸好《孤独的城市》并不是一本在过度拥挤和刺激的世界中,拼命渴求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著作。它仿佛一幅关于孤独城市的可怖素描,描绘了一种莱恩称之为“一座城市本身”的情感,以此提醒我们,孤独,有时可以让我们聚集到一起。
《纽约时报》曾评价道:奥利维娅·莱恩在她的新书《孤独的城市》中讨论了令人痛苦的城市隔绝的话题,并且将它归因于许多巧妙而又让人莫名感到慰藉的地方。她将这个话题据为己有……也许我能给这本书的最高的赞誉就是莱恩女士的致词:“若你孑然一身,这本书便是为你所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