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
慢阻肺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2020年有可能上升至第三位。这样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在人群中的知晓率却只有25%。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
天气渐冷,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日益增加。很多人得了慢阻肺却不自知,甚至连医生也很少提到这个名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说:“很多人不知道慢阻肺是什么,但是说起咳嗽、咳痰、气短这些慢阻肺的症状,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大家都有所耳闻。”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在呼吸过程中气体通过气道进出,如果因吸烟、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损伤气道,气道就会出现慢性炎症,时间长了会造成气道管腔狭窄,使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肺功能障碍。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呈进行性发展,最后会导致慢性呼吸衰竭。我们熟悉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都属于此病范畴。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冉丕鑫教授在基层做宣传时发现,老百姓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只有25%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慢阻肺是什么。钟南山认为,除了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名词不统一。“慢阻肺是个新名词,基层医生往往把它称之为肺气肿。我国需要把名词统一化、标准化,先让基层医生知道,然后老百姓才能知道。”钟南山说。
慢阻肺的病名中有一个“慢”字,很多人觉得个病是慢慢发展的,无关紧要。其实不然,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预计患病率还会继续上升,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在中国约有超过4300万患者,多为吸烟男性,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128万,致死率达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如果不及时干预,未来30年中国将有6500余万人死于慢阻肺。
为什么慢阻肺致死率如此之高?慢阻肺就像一把藏在身体里的“慢刀子”,它的症状是不断递进的,从咳嗽、咳痰到气短或呼吸困难,再到憋气和胸闷,最后引起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肺癌等等。晚期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喘不上气,即使坐着或躺着不动也不行,有患者描述“憋气的感觉就像被土埋了半截”。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此高的致死率并没有引起人们对该病的重视。2007年,钟南山团队曾发表过一篇论文,研究表明中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高达8.2%。“患病人群里1/3没有任何呼吸系统症状,64.7%左右的人有轻微症状,只有25%左右的人主动去看过病,大部分患者并没有就医,直到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明显的症状时才去看医生,但此时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经明显受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中晚期阶段的慢阻肺治疗效果通常很差。”冉丕鑫说。最近几年国内又做了很多研究,发现慢阻肺的患病率一直在增加,但是具体增加了多少尚未可知。
对于慢阻肺早期治疗率低的现状,世界各国均一筹莫展。
2009年,钟南山院士在罗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提出一个想法:慢阻肺能不能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进行早期干预?比如人们发现早期高血压并非是凭借出现的症状,而是依靠检查。能否像测量血压诊断高血压一样,通过肺功能检测来干预慢阻肺呢?
他的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包括大会主席,但是当钟南山问“有没有人打算这么做?”的时候,却没有人举手,因为这个工作太难了。
早期患者是否愿意用药是最大的困难。“国外谈到这个问题也觉得很难,这样做需要挨家挨户去劝他们用药,而病人则会觉得自己没有病凭什么要用药。”钟南山说。
在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并不推荐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早期筛查。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起成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中,只是推荐有症状的病人进行防治,并不推荐在基层进行筛查和干预。
2016年5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更新慢阻肺疾病筛查,与2008年的结论相似,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未能证实对无症状成人进行慢阻肺筛查,能够切实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病死率。但同时,研究也发现,无充分证据表明筛查的不利影响。
钟南山和他所在的团队从罗马会议之后,就设想能否通过实验证实早期干预对慢阻肺有效。研究于2011年10月启动,2015年9月结束,算上前后筹备和总结耗时近8年,研究结果于今年9月7日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广东、北京、河北、重庆等多个地区的24家基层医院参与,患者以广东人为主。
这项大型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显示,如果对确诊的早期慢阻肺患者进行持续性的药物干预,患者的肺功能将被挽救。研究使用的是一种名为噻托溴铵的药物,该药物已经上市十余年,此前被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的慢阻肺患者,却从未被用于其早期患者。
据钟南山介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論文要么是关于新药物或新治疗技术的研究,要么是新战略。“研究团队的这一最新发现,将改变全世界防治慢阻肺病的战略,将慢阻肺治疗的重心从中度或重度患者,转为重点关注此前一直忽略的早期患者。这一战略性的改变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中国医学专家为世界做出的贡献。”钟南山说,“全世界对慢阻肺的认知都不够,我们现在把基层都动员起来了。”他坚信,中国在慢阻肺的早期干预方面走在世界前列。endprint
他多次提到人们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认识历史,往往如今看似理所当然的医学常识,都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探索和研究。比如“高血压要降压”在今天是常识,可在上世纪中叶,人们包括医学界在内的普遍观点却还是:“动脉硬化后,需要更高的血压让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所以高血压是人的重要代偿,不应该干预。”
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经历了上百年时间,用了20年时间才真正证明干预高血压可以减少脑卒中。“我们希望能否通过我们的继续努力,比较快地改变人们对慢阻肺的看法,希望不要再用那么长的时间。”钟南山说。
我国近年来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治疗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在疾病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慢阻肺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率这五大指标却始终处于高水平上升趋势。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是基于肺功能检查结果。“但我们慢阻肺筛查的患者里面,做过肺功能检查的只有2.5%。”冉丕鑫说。
钟南山介绍,改善肺功能国外最常见的做法是步行。走路能锻炼大腿肌肉,对慢阻肺肺功能的延缓改善很有好处。此外,在使用一定支气管舒張剂的基础上,坚持做半年以上的太极拳,肺功能的改善也比单用支气管舒张剂效果更好。
如何在早期发现自己得了慢阻肺?钟南山院士介绍:只要像测血压一样对肺功能进行测试就可以了,如果做不到那就需要在每年的体检中增加肺功能检测这个项目。肺功能检测目前在我国尚未普及,体检中及日常住院中经常忽略检测肺功能。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表示,2017年1月份,国家“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提到,要把肺功能检测纳入国家的常规体验项目。按照国家的计划,到2025年希望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能够达到20%,对于慢阻肺的诊断率应该到40%。但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慢阻肺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现在全球公认吸烟是最重要的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发病概率也就越高。吸烟者的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比非吸烟者高出10倍;15%的长期吸烟者最终会患上慢阻肺,而9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都是烟龄在20年以上的老烟民。
烟雾中含有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氰氢酸、丙烯醛和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它们会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并发生运动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的吞噬细胞和灭菌作用,从而导致病菌侵入引起感染。
除了吸烟之外,生物燃料和大气污染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慢阻肺患者除长期接触二手烟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和生物燃料污染有关。很多农村女性患者经常烧柴,或燃烧牛粪、马粪。另外,雾霾等重污染天气,也会导致慢阻肺患病率危险性增加。
以前大家可能关注“PM2.5和肺病之间的关系”时,只有一些笼统的数据,比如我国2007年的数据表明:PM2.5每提高10微克/立方米,医院的住院率会上升3.1%;PM10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住院率会增加2.5%。
“但是之前一直没有数据表明,PM2.5上升到什么程度时,肺功能下降多少。”冉丕鑫表示。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广东湛江、韶关,广州等几个地区通过系统的调查,发现PM2.5浓度上升直接导致人们肺功能下降。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空气污染地区居民的肺功能会下降大约26毫升;PM2.5从35微克/立方米增加到75微克/立方米时,慢阻肺的患病率危险性增加2.4倍;如果PM2.5的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那么当地居民患慢阻肺的危险性是35微克/立方米以下地区居民的2.53倍。
钟南山说:“以前的看法是,慢阻肺只不过是天气不好加重慢阻肺发作。但冉教授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慢阻肺和患病率有很大关系。从预防角度来看,除了戒烟,加强、加快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降低慢阻肺的患病率也非常重要。”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长期抽烟的烟民,农村厨房里经常接触烟雾、粉尘的人群,还有重度空气污染地区的人群,40岁之后应该主动做肺功能检查。”冉丕鑫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