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刍议

2017-10-20 10:26周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政治课情境思想

周瑜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要求“使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熏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教师一直思考并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我结合教学实践积累了几种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方法,旨在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思想政治课,爱上思想政治课。

一、寓教于需,让思想政治课更实用

1.学生的成长之需。

从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尊重学生权利,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将正确的价值引导凸显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外界事物的接触,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热点事件的关注越来越高。有时在课下学生会议论当下国内外热门的新闻时事,其实学生已经对社会热点新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会教他们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查阅有关时事热点话题的资料,同时拓展联想,让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他们自己想办法了解知识并分享给其他同学的能力,掌握现代化信息的技术和社会动态,对学生以后融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2.学生的心理之需。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帮助他们学习生活、学习做事、学习做人,以积极的态度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引领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品质,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感到虽然现在的初中学生关心政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他们认识分析问题也容易走向极端化,从而导致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而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强化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

二、寓教于情,让思想政治课更和谐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爱之者,人爱之;尊之者,人尊之。”魏老师的话给我启示:思想政治课改变学生厌学情绪,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老师一份情。教师应当充分应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有困难时,我鼓励其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对于学生,我们要学会用眼睛“说出”无声的鼓励,用口型“说出”有声的温暖,用行动“说出”榜样的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三、寓教于趣,让思想政治课更精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注意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同时也能保持肯定的情感经验和坚强的毅力。学习兴趣不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障碍,因此,日常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为舟”。根据教学内容,我运用了幽默风趣的方法,采用幽默的方式道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更能增强政治课的魅力。

四、寓教于乐,让思想政治课更灵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心情能影响学习的态度,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必要。

1.用实事案例增加课堂教学活力。

细心留意身边的生活实例,通过报纸、杂志、网上浏览、媒体传播等方式,把获取的资料信息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2.用生活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越来越注重实用的知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积极搜寻教育的生活素材,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就易懂易掌握。

3.用實物图片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为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展示和理解,使课堂生动,气氛活跃,使用实物图片有利于创设情境,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准确地把握知识认知。

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情境教学只有与其他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实现有效教学。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情感涌动的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也才能爱上思想政治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课情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护患情境会话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