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建筑60秒

2017-10-20 08:27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栏目主持原型学科

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周子书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

地瓜社区创始人

Spencer Zhou

Lecturer, Design School,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Founder, Digua Community

王硕

META-工作室、 META-跨界研究院创始人

WANG Shuo

Founding Principal,META-Project | META-Research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空间的生产》中说空间是社会的产品。而空间的生产是共享的,它并不仅限于建筑师。所以,我想以设计师的身份谈3点:

第一,不做静态形式的润色者。

今天制造空间的人早已超出了建筑师的范畴,包括社会网络、全球网络在内,如何同这样广泛的空间势力进行整合是非常困难,但却又是极其必要的。除非我们能识别这些网络以及明白建筑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否则我们的很多行为只是迎合资本螺旋上升、扩大空间生产的需求,其光鲜的形式只是无休止的商品生产,以及被市场指令所衡量控制的空间。

第二,空间如何转化成空间自组体。

我们强调空间的物理属性,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来激活,并支持社会网络来了解并处理社会关系,能使受影响的人们以未知的、甚至在以往不可行的方式、参与到他们所处的空间变革中,重组社会空间。

第三,关于空间公平。

人文地理学者戴维·哈维(David Harvey)认为:当一个阶级占用一个空间时,他一定会损害另一个阶级的利益。我们如何能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将社会公平与空间状态联系起来,并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介入来缓和那些不平等。□

当代建筑亟待改进的问题是它作为一个包含范围很广、涉及很多抽象研究的“元学科”,与它作为一个关注落地性、对建成效果期望很高的“实践行业”之间的矛盾。当代城市文化飞速演进,资本加速流动,互联网虚拟空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和空间。我观察到,这种理论研究和落地实践之间,不但没有在弥合,反而在渐渐地分野。

说到理论研究,我认为当代的空间——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该被作为社会、文化、经济、科技、日常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关联作用的一种“空间的生产”。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采取一种进化的、多维的研究方法,这样我们所做的研究就不是对固化的事物的僵化的反映,因为它会导向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不可持续的”乌托邦式的研究。我认为这样的研究和建筑学始终作为一个庞大无比的“元学科”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建筑传播学”,为什么不能有“社区营造学”,为什么不能有“数字生活方式”这种学科。我所关心的是,学科如何能够生产有效的知识,并且指导在实践中遇到的特定的问题。

说到实践,我认为建筑不应该只关心英雄主义式的作品,(希望)通过一己之力、一次实践去改变社会现状或者是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应该让实践和研究成为一个并行的、互促互进的过程。

在这里,我想引入一个概念 :“Prototyping”(原型研发)。原型研发是以研究为基础,将作为结果的知识点“打包”,并把这种知识的生产,进一步地转化为原型的生产。产生的原型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同时要回应建筑学、社会人文影响、商业模式、甚至政策解读等诸多层面的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模型,同时它也不是一个所谓的“设计方案”,不是一个定型的产品。于是实践项目成为了对“原型”的测试和实验,在不断地验证你对这个现实世界的认知是否有效。反回来,研究成为这一切的根本助推,为你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一个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通过在这个并行的操作系统里面不断的“trial & error”(试错),并且升级迭代,我们才能让设计有用,重建建筑与周边社会之间有效的联系。□

猜你喜欢
栏目主持原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包裹的一切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遇见你的眉眼,如清风明月
它们说:真是有病!
“超学科”来啦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