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奇 清华大学新农村研究院
新“下乡运动”实现乡村再造
文|刘奇 清华大学新农村研究院
新“下乡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资源大输送,各类人才集聚农村,各方力量发力农业,各种方式致富农民,其规模之浩大,涵盖之广泛,行动之自觉,史无前例,世无先例。
五十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席卷整个中国。五十年后的今天,一场波澜不惊的新下乡运动正悄然发生。所不同的是,五十年前的那场运动,下乡者是被动的,靠的是政治动员和行政干预;而今天这场新“下乡运动”,下乡者是主动的,是自愿选择的结果。
眼下国庆小长假的到来,下乡者不乏到乡村旅游的群体。
据统计,2014年中国到乡村旅游的是12亿人次,到2015年底已猛增到22亿人次。
这是一个主动给农民农村送钱的庞大消费群体,它的形成一是由于人们收入的提高,二是休闲时间的增多,三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四是交通通讯的发达,五是城市病的加剧,六是盛世乡愁的呼唤。
游人在乡村找到了返璞归真的乐趣,生活的融入、生产的参与、生态的享受、生命的体验使他们倍感亲切、激情勃发。他们带起了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
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战略储备就是有一个九亿人生活的农村市场。他们激活了农村的闲散资源,农民的零碎闲暇时间、老弱病残闲散劳动力、闲置的农房、闲置的自然风光,就连那些闲置的古树老宅、断桥残碑、风土民俗、戏曲杂艺等都因他们的到来而产生效益,他们推进了三产融合,游人要游,还要吃喝拉撒睡,同时还要购买特色农产品。以三产带动二产转型升级、进而拉动一产发展,这是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需要做好做强做足的大文章,是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第一次是离土不离乡的大办乡镇企业,第二次是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务工经商。抓住这次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旅游开发,是农民增富、农业增效、农村增美、政府增收的好机遇。
虽然这个群体在乡村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但他们承载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本、项目等却是一个开发不尽的巨大宝藏,潜力不可估量。
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一面应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理念;实行标准限制,提升服务水平;提升产品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另一面应有意识捕捉游客带来的各类信息,然后顺藤摸瓜,深挖信息价值,为己所用;还应注重发展“回头客”,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从长计议,开发游客的潜在价值。
当然,新“下乡运动”中的群体不仅仅是只做短暂停留的旅游群体,还有扎根农村的新一代职业化农民,如部分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部分大学生村官、部分海归华人华侨等,也有为三农搞服务的,如“三支”人员、驻村扶贫干部、部分大学生村官等。不论哪类群体,他们都承载着推进三农发展的各类资源。新“下乡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资源大输送,各类人才集聚农村,各方力量发力农业,各种方式致富农民,其规模之浩大,涵盖之广泛,行动之自觉,史无前例,世无先例。可以预言,它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再造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发利用好这笔宝贵财富,应是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