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玲
【摘要】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水闸调度的重要性逐渐明显。因此,本文就北引水闸防洪调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满足防洪调度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北溪引水工程;水闸;防洪;调度
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是福建省最大的引水工程,工程由南、北港两座拦河闸和左、中、右三条引水干渠组成。九龙江北溪流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源至北引闸址总河长为274km,平均坡降为2.4%。
一、流域概况
(一)水文气象
九龙江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9°c,极端最低气温3.2°c。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590mm。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春夏多雨,4~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5%。
(二)暴雨及洪水特性
九龙江北溪洪水降雨主要在4~5月锋面雨以及6~10月台风雨。考虑到流域本身与东南沿海相近接近,所以,本流域出现洪水的主要原因就是台风雨。
九龙江北溪上游呈现出扇形的分布,汇流相对集中,再加上干流河道本身较陡。所以,其洪水本身具有突发性强、汇流集中、汇流时间段等诸多特点。
(三)浦南站与长泰站洪水预报
浦南站设立于1950年,是九龙江北溪的控制站,流域面积为8490km2。從1950年至2000年共有51年的连续实测流量资料系列,以及1930年、1947年二年的调查洪水资料。实测流量系列质量可靠,可满足频率计算的独立和同分布的样本要求。漳州水文分局在《长泰县城区防洪规划》的水文计算中,用本站洪峰累积涨差曲线进行这两场洪水的归槽还原计算。
二、北引闸址洪水计算
(一)闸址洪水频率分析计算
在芗城的吴浦,九龙江北溪干流与龙津溪支流彼此汇合,汇合的位置与干流浦南水文站有8.8km;支流长泰水位站10.1km;北引闸址16.0km。浦南水文站与长泰水位站的面积和为9412km2,约占闸址流域面积的98%。首先对各年最大的洪峰流量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闸址的年最大流量系列做好频率本身的计算,同时也可以计算其皮尔逊Ⅲ型曲线适线,最终将闸址各设计频率洪水去全部确定,其参数Q=4670m3/s、Cv=0.44、Cs/Cv=3.5。
闸址年最大流量系列,则根据浦南站实测年最大洪水过程和长泰站与之相应的洪水过程,分别用马斯京根法演算至闸址,再进行洪水叠加,得到闸址的各年年最大流量。其中马斯京根法的流量演算,则根据浦南站和长泰站不同量级洪水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再用马斯京根法把设计洪水过程演算至闸址,并进行同频率叠加,得到闸址的设计频率洪水。
(二)闸址洪水过程计算
因为九龙江北溪干流洪水对闸址设计洪水产生了主要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选择之中,将浦南站1960年典型洪水作为主要的计算过程,这样就可以将闸址设计洪水过程求出来。
(三)闸址分期洪水计算
根据九龙江北溪管理局的要求,需计算闸址P=10%,10月至3月的分期设计洪水。闸址分期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浦南站的分期设计洪水的洪峰值,直接用面积比进行移植,即Q闸址=(F闸址/F浦南)0.67Q浦南。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则选用对工程施工较为不利的浦南1995年3月的实测洪水过程做为闸址的典型洪水过程,进行同倍比放大,得到闸址的分期洪水过程线。
三、北引闸址下游潮水概况
(一)南北港下游潮水特性
北溪南北港下游潮位受众多的因素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天文高、低潮;桥闸下泄流量;河道水力条件。
(二)南北港下游潮水资料
南北港下游潮水平均最大值为3.79m,北港下游潮水最小值为-1.35m,南港下游潮水最小值-1.59m.设计最低潮水位为-1.59m,允许最大上下游水位差6.39m.
四、北引水闸防洪调度
(一)北引水闸调度的特点
防洪调度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复杂决策过程,决策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无法用严格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往往依赖于调度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北引水闸流域范围大,面积为9640km2,河长274km。北引库容小,调度目标多:稳定库区水位。确保水闸工程安全。保持库区下游生态平衡。满足水闸启闭设备节能要求。
(二)北引水闸调度的依据
按照闸址设计洪水,其库区处于正常的挡水位,按照上游实际的水情、下游的潮水涨落以及上游的雨情,再和南北港自由出流相互结合起来进行计算,就做好水闸群的合理调度。
(三)北引水闸调度的控制流程
水闸调度在满足工程安全前提下,将库水位控制在核定的变幅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启闭机油耗及磨损。按照闸门调度以及洪水的预报,其流程图见图1所示。
五、结语
总而言之,希望通过本文对北引水闸防洪调度的分析,能够为今后的水闸防洪调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杜晓舜,王春树.上海市水闸运行管理工作简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4(03):69-71.
[2]张春林.安徽淮河水闸综合调度与管理经验[J].江淮水利科技,2012(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