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作用探究

2017-10-19 10:10王明霞
水能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危害

王明霞

【摘要】水土资源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但随着当前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尽快处理好环境、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项长久工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

【关键词】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作用

引言:

水土流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提倡环境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发展的进程,也随之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对此,国家加大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仍应具备危机意识,对水土保持工作时刻不能松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对水资源造成的危害

水资源受水土流失的影响比较突出,使其利用量逐年下降。上游地区的植被被人为破坏,使其保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明显下降,同时缺乏蓄水保护措施,使拦蓄径流和降雨受到严重影响。在夏季的梅雨季节,降水量较大,而土地中由于缺少植被保水能力不足,大量的土壤会被冲入河流当中,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也提高了水位,降低了河流质量。

(二)给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给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土壤剥离、沉积、搬运和分散。随着雨滴的不断击打,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也会日益突出,雨水将土壤表面冲刷的七零八散。上游土壤不断的出现剥离和分散,从而使砂砾存留在地表面上,细小的颗粒随着水力与风力的作用流失了,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呈现出沙漠化的状态。土壤面积慢慢的减少,岩面被大面积的裸露在外,从而使耕地无法进行耕种,最终成为荒山野岭。

(三) 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受水土流失的影响,生物物种逐渐的灭亡,环境恶化十分严重。由于水土流失,植物数量和种类减少,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也会相应减少,造成当地的物种减少,加速了物种的灭绝。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的品种已经到达 300 多种,有 10 多种动物物种已经灭绝。

(四) 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会冲毁下游的房屋和道路,造成农作物死亡,甚至大部分耕地在泥石流的覆盖下难以恢复,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五) 给水环境造成的危害

受水土流失的影响,洪水发生的次数逐渐增加,表层的土壤会以泥沙的方式流入到水体中。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不断的增多,使水体出现严重的浑浊现象。流失的表层土壤比较肥沃,里面包含大量残留农药或者是有机质等,这些物质流入到水中以后,会给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面对水土流失所带来的众多危害,如何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各地政府和国家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山区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事件的频发,水土保持已经不单为了经济建设,更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水土保持作用和措施

(一)涵养水源,消减洪峰流量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能够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有些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还能够起到拦蓄径流的作用。例如水土保持林的改良土壤作用,提高了林地涵养水源能力,减小了径流量。树木通过物质交换和根系的机械运动,增大孔隙度,提高了土壤蓄水性和渗透力,增加了土内径流,较小了地表径流量。水土保持林树干及枯落物对径流起阻碍和分散作用,可减小径流速度,延长汇流时间。

(二)提高水利工程效益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水土保持工程能够增加水库的蓄水能力,从而降低水土流失的强度。有些水土保持工程可以有效的阻拦泥沙,这样能够很大程度的减轻泥沙的淤积程度,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在减小淤积的作用下,能够保持水库的蓄水能力,进而大大延长水库的使用时间。

(三)减少灾害,降低损坏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能够减少高强度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降低这些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水土保持工程的有效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高强度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就降低了这些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員伤亡,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保证,也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

(四)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要想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就要因地制宜的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从而大大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具体来说,可以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在此过程中要遵循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原则,紧密结合新形势和新政策的相关规定,做到合理科学的水土保持工程。

(五)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实施科教兴水保的战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学技术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的贡献率是达到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约型治理开发转变的重要措施。建立比较完整的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多层次的水土保持协调机构和民间水土保持组织,建立稳定的水土保持科研队伍,加强高新技术的攻关、推广和应用工作,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水平。

三、结语

总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面积和程度在国际上位居前列。意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我国一直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将水土保持提升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上,促进资源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协调好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文虹,刘万青,赵三民,徐新文,石帅叶 . 城市水土流失危害与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A].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 . 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2013:9.

[2]丛俊良.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1期.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危害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