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凤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可是受到外界因素或混凝土技术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仍存在诸多隐患,所以全面了解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并针对性的完善是现阶段其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况
1.1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原则
为避免水利水电施工中已完成的相邻浅基坑在施工中再次受影响而破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其首先必须遵循深基础浇筑原则;为规避建筑施工过程中自重大的建筑结构受重力影响牵动其临近自重相对轻的结构,使建筑某部分发生变形甚至受损,使基础物的沉实效果更理想,要遵循自重大结构先浇筑的原则;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特别是关键部位的浇筑质量,将多种浇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灵活使用,应遵循重点结构先浇筑的原则,将小结构或分散零星结构放缓。
1.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就是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殊性,来完善水坝的坚固程度,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非常必要的。因为混凝土施工中,利用水泥、砂石等的基本特性,并加以钢筋做结构框架,让建筑的实体更加的稳定和坚固,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所需要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范围和面积都非常的大,为了能够确保水坝的牢固性就需要利用混凝土的特性,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分层的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施工设计是在施工工程正式进行前的关键步骤,施工设计中将施工的程序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想要使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顺利地进行,就要保证施工设计的合理性。现阶段在我国水利水电施工设计中存在对施工流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施工流程中的各项工作存在有一定的冲突,这就使得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不能水里的进行,施工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经济成本,对我国水利水电的发展十分不利。
2.2施工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对于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不能对施工进行有效的检验,这就使得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在完工后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到我国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与完工后都需要有较为严格的检验环节,这对于质量问题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
3.1混凝土在水闸中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水闸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工作。若是在水闸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及后期使用。水闸的建设方式有两种,涵洞式和开敞式。若是场地比较空旷宽敞就可以利用开敞式的水闸建设;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比较狭窄的山间,则需要使用涵洞式,这样不仅节省空间还能够充分的发挥水利水电建筑的作用。在利用混凝土技术需要注意的以下两点:准备浇筑水闸底板时,必须利用混凝土在最底层进行铺垫,这样的设计既能够稳定整体的结构,还能够防止水闸建筑下沉;混凝土浇筑应该加大控制的力度,注意底板的面积。
3.2浅谈大坝的混凝土接缝灌浆技术
大坝的混凝土接缝灌浆技术属于隐蔽工程,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工序非常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而且对于接缝灌浆来说,它有其独特的管路系统布置,依次是重复式灌浆管路系统、盒式灌浆管路系统与骑缝式灌浆系统。这三种灌浆管路系统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而且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会造成管路的堵塞,重复式灌浆管路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重复进行灌浆,盒式灌浆管路系统的进浆和回浆管不易造成堵塞,因此有效保证了灌浆的质量,唯一的缺点就是纵缝灌浆需要耗费较多的管材。
4.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措施
4.1加强施工设计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需要拥有合理科学的施工设计,这也是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够确保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加强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需要相应施工设计人员了解水利水电施工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理论,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科学的路线进行设计,确保施工位置能够符合地理位置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利水电的施工不与周围的环境出现冲突,避免在日后使用中出现改动;因为水利水电施工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重要的内容,所以建议相应的设计院应该对实地进行调查,确保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重复修改的情况。
4.2重视水利水电施工的施工管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质量的保证依赖于严格的施工管理。在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十分必要,施工管理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每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质量。
4.3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通过开展早期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防止混凝土会受到各种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缩以及干缩的现象,充分地进行水泥水化的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采取有效的保温以及保湿措施,促使混凝土浇筑后,得到很好的硬化,所以相关人员应当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长时间地将混凝土暴露在外界,及时地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保湿覆盖,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为混凝土的终凝提供重要保障。
5.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尤其是在如今的新历史时期,对于工程的质量等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廣泛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施工在整个项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工程的质量核心。因此,要不断地提升混凝土的工程技术,这对未来的水利水电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志峰. 官地大坝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4.
[2]常昊天. 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与进度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孙启冀. 寒冷干旱地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4]王宁. 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研究—泥洛堆积体[D].武汉工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