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疆
【摘要】基础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根本,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基础施工中,将各种影响因素都能够考虑在内,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施工质量达到标准。相信在施工人员的努力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会更加完善,进而保证整个水利水电的工程质量,为社会造福,为百姓造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相对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1) 基础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要最大程度降低错误率,避免事故发生; ( 2) 在正式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存在较多隐蔽工程,在施工完成后想对其质量检测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 3) 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同时在施工前一定要仔细理解施工场地的勘察报告以及相应技术文件。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堤坝施工技术
第一,对于材料的选择: 要采用具有防渗性能的土料,心墙要采用碎石; 第二,基础的防渗工作: 若采用的是比较深厚的砂砾石层进行筑坝,就要加强相应的防渗工作,要建造对应的防渗墙。从现阶段来看,最主要采用的就是冲击和反循环钻机钻主孔的造墙技术,同时采用液压拔管机进行接头套管的起拔,并且采用孔内聚能爆破大孤石钻进等等,这些施工方式可以保证墙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这需要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以及作业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随着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混凝土的相关操作都采用了大型的专业机械设备,这就很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筑坝中的强度要求。在进行体第三,混凝土坝的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坝的施工。积较大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温度会非常快速的降低,但是混凝土内部正在进行着较激烈的水化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不能快速向外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内外混凝土存在的温度差会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的开裂,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2.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2.2.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灌桩施工
所谓的混凝土灌注桩主要就是直接在桩位上钻孔,之后采用混凝土或者砂石等材料進行灌注。相比于预制桩来说,灌注桩最主要的优点就是施工较为便捷,并且能够节省材料,成本较低。但是此种灌桩方式对于实际操作要求比较高,一旦操作失误就会造成缩颈以及断桩的情况,并且技术相隔的时间比较长,不能快速的承载载荷。( 1) 钻孔灌注桩: 此种方法主要是首先在桩位上采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之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 2) 振动灌筑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将钢管上部和振动沉桩机进行刚性连接,在钢管的下部装有活瓣的桩尖,同时在钢管的上部位置设置加料口,通过振动所产生的力将钢管沉入到土内。若是达到沉度标准后就可以停止振动,通过上料斗将混凝土灌入到钢管之内,之后通过沉桩机以及卷扬机将钢管拔出,一边振动一边拔出,这样可以保证桩混凝土振实度; ( 3) 打拔管灌注桩: 此种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和桩尺寸相近的钢管,在钢管的端部位置套上预制桩后打入到土中,之后将钢筋骨架放入到钢管内部,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一边灌一边将钢管拔出来,通过拔管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将混凝土振实。
2.2.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主要包括空心桩以及实心桩两种方式。对于空心桩来说大多为管桩,主要是预制厂通过离心法进行生产的,此种桩的桩体强度比较高,可以达到 C40 级,直径大多在 400 -500mm 左右; 对于实心桩来说主要是在现场进行预制的,出于制造方便的考虑,实心桩大多制成截面为 200mm ×200mm -500mm ×500mm 的正方形。同时要保证桩的长度在桩外径或者桩断面边长的 50 倍之内。为了方便进行运输以及施工,一般情况下单根桩的长度在 30m 以内。
2.3高边坡加固技术
2.3.1混凝土抗滑结构
( 1) 抗滑桩: 对于治理滑坡来说抗滑桩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滑动面倾角比较缓的情况来说具有更好的效果。( 2) 沉井: 在滑坡工程中沉井除了可以起到抗滑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挡土墙的作用。( 3) 挡墙: 混凝土挡墙可以很好的从局部位置来平衡滑坡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
2.3.2锚固技术
由于具有施工灵活、保护岩体结构、干扰程度较小、具有可靠的受力以及主动承载等相关优点,预应力锚索在边坡治理中得到了较大量的应用。较大吨位的岩体预应力锚固吨位可以达到 6000KN 以上,张拉设备的出力可以达到 6000KN,锚索长度可以达到 61.6m。通过此种技术可以对坝体、坝基、地下洞室围岩以及岩体边坡进行相应的加固。
2.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第一,排水固结法。这种是解决软粘土地基沉降与保持软粘土地基稳定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工序组成。第二,换土法。如果淤泥土层的厚度比较薄的时候,就可以把那部分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淤泥使用水泥土、灰土、粗砂或者是沉井基础等方法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第三,桩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淤土较厚,含水率比较高,孔隙比较大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就很难对其进行大面积的深处理,所以使用打桩法进行加固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第四,灌浆法。这种方法是把水泥砂浆、粘土浆、水泥浆等各种化学浆材进行液化,然后把这些浆液注入到建筑物与地基中的空隙部分,从而对淤泥软土进行加固。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是确保整体工程的前提条件,只有确保此方面技术的良好发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高标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以便促使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能够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有荣.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5,12:41+45.
[2]彭声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