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负荷距在电网规划中应用

2017-10-19 07:42余霖飞杨彬
水能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导线负荷配电

余霖飞 杨彬

【摘要】在城市和农村配电线路建设的整体过程中,由于用电量的负荷逐步增大,导致早期的线路设备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在负荷使用的需求。特别是在用电量逐渐增高的当下,配电线的末端总是处于电压过低的状态中。针对现下配电线路中使用的相关情况,来更好地对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负荷距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110千伏配电线路;负荷距;电网规划;应用

引言:

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用电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城市的电网也要随之而改变。如何在城市内部进行变电站容量的配置、变电站数量和变电站位置的选择等问题是我们大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更加重视电网的规划和优化。根据用电量、电源位置来确定整个电网结构的布局,以便使得电力能够更加安全和可靠地进行运输,来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是有极大的意义的。本文就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和负荷距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1、负荷距法的定义和作用

在进行电网规划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力设施的安装进行选址。负荷距法就是一种在若干个候选方案中专注地选定一个目标,能够使得总体人或者货物负荷移动的距离变得更小。负荷距离法能够让我们从众多方案中更好地筛选出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方案。

2、负荷距的计算方法

2.1数学函数计算法

在所有负荷距计算的方法中,数学函数方法在目前看来是最常用的。在采用数学函数法对负荷距进行计算时,微型计算机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在对电力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准确地运用数学方法将相关的结果更好地表达出来,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如果已经指导一条线路的长度为10kV,长度为18km,之后来求线路末端最大的输送功率为多少?那么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整体过程中,计算的公式为:

2.2比较法

在所有类型的负荷距计算方法中,原始的穷举法是最常用的。在可以被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出若干个观察点,之后再计算出每个位置的总体负荷数,然后再对相关的数值进行比较,在整体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负荷数最小的点。这在日常的点位选择中最为常见。

2.3重心法

相比于传统的列举法和比较法,重心法的优势显得非常明显。先要在坐标系中标出各个地点的相关位置,以便更好地使得各个点之间的距离得以确定下来,之后再对整体的坐标系进行建立。一般在地址选择的过程中,都采用经度和纬度来先进行坐标的建立,然后再通过坐标系中纵横坐标的相关位置,求出在成本运输中的坐标位置X和Y,之后再选择对应坐标值的地点作为放置设施的地点。

2.4常规公式计算法

我们也可以用常用的公式法来计算线路的负荷。下面的表格列出了内部系数的C值表。

例如要计算在220伏电压的环境下,10平方毫米的铝线的负荷为2千瓦,那么其馈电距离为多少?根据公式M=q*c*ε=10*8.3*5=415千瓦/米。

如果是在220伏特电压的环境下,4平方毫米的铝线的负荷为2千瓦,那么其馈电距离为多少?根据其计算的公式M=q*c*ε=4*14*5=280千瓦/米。传统的意义上用公式法计算负荷距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碰到特殊的情况的话,那么还是要以实际的数值为主。

3、负荷距计算的应用实例

某公司位于某个村落的附近,总体负荷度为5500kW,公司的位置在距离某110kV变电站的4.3km的地方。之后可以先采用240号的架空导线进行供电,然后通过查阅相关的手册就可以看出LGJ的螺空导线的功率因数的临界负荷为22MW.km。该条线路的总体负荷为23.75MW.km,总体的负荷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负荷的临界点,所以该方案其实是不可行的。而如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采用JKLGYJ-240的架空绝缘导线进行供电的话,那么通过查询相关的手册就可以推断出,如果整个负荷线路的截面积为240mm2,那么整个临界的负荷距为26MW.km。但如果在实际的运用中超过其原有的负荷的话,那么该负荷距就可以达到27.02MW.km,足可见也是超过了临界的负荷值,所以这个方案也是不可行的。其實负荷距的作用就是在实际电网的规划中,告诉大家所制定出来的方案到底可不可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负荷距的计算和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在进行配电线路的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导线的材料、导线的截面、导线内部的系数和电压降来更好地对线路的负荷距进行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选择电网中的设备和设备所处的位置。以便能够在农村和城市对整体的电网进行规划。而从历来发生的电网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对配电线路的负荷距进行很好地规划的话,那么其电网中也将会变得事故频发。

参考文献:

[1] 秦刚.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J].装潢世家,2013(3):152-156

[2]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5):34-38

作者简介:

余霖飞,男,1987年06月,湖北襄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

杨彬,女,1985年11月,湖北襄阳,工程师,研究方向:配电网检修。

猜你喜欢
导线负荷配电
浅析110kV到500kV架空输电线路中新型导线的应用
生如夏花
10kV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和处理措施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问题及维护
10kV配电线路巡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全球首条大截面超高压碳纤维导线试验成功
2009年高考物理专项训练题八 稳恒电流
供电线路用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