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核电1号机组冷热试间保温安装工期优化

2017-10-19 06:53贾军辉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7期
关键词:核电站

贾军辉

摘 要:阳江核电1号机组由于CRDM到货滞后影响,冷热试间隔由传统的间隔4个月变为2个月。而期间传统要做的冷试消缺、核清洁、役前检查、安全壳压力试验(CTT)等工作项没有改变。而反应堆厂房保温工作是热试的必要条件,在安装保温的同时,也要配合其它工种消缺及役前检查拆装保温。因而反应堆厂房保温时间紧,任务重,交叉多。反应堆厂房保温工作的成为关键路径。本文根据分析冷热试期间反应堆厂房的保温工作,寻找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满足工期要求。

关键词:核电站;主回路保温;热试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7-0162-02

1 背景

核电站保温工作最大量的,最重要的是反应堆厂房的设备与管道。因为冷试期间要检漏、或变形监测等工作,主回路的三台蒸发器、三个环路主管道、主泵、波动管、稳压器等主设备与RCP、RIS、RRA、RCV系统辅助管道的保温工作只有在冷试完成后才展开施工,同时根据热试要求,这部分管道与设备又必须安装完成,是热试的必要条件。而冷、热试间一般安装工期约4个月,期间要配合做冷试消缺、役前检查拆装保温、核清洁等工作,同时役前检查(PSI)、安全壳压力试验(CTT)要单独占用时间(见图1)。因此反应堆厂房的保温施工时间要求紧,交叉多,工作量大。

阳江一期1号机组冷试原计划2012-7-30,热试原计划2012-11-30开始,冷热试间隔4个月。受上游条件CRDM到货滞后影响,冷试计划调整为2013-2-28开始,热试2013-4-30开始,冷热试间隔仅2个月。该时期是EM6保温施工高峰期,工期被压缩两个月,将影响正常施工逻辑。寻找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满足工期要求成为能否实现热试必要条件。

2 冷热试期间核岛EM6工程量分析

根据核岛安装四级计划,冷试前核岛EM6保温安装完成比约为50%,热试前保温安装完成比约为79%,而且基本都是反应堆厂房内的保温工作,平均每个月完成7400点。当冷热试间隔缩小为2个月后,其月平均工程量14800点。核岛EM6施工又分为两大部分:永久保温安装和可拆保温盒安装。前者是连续施工,只要管道水压试验完成,保温即可跟进,因此采用跟随管道水压试验进度施工即可;后者紧密受制于上游施工工序因素,需等施工各专业物项安装完后,才能实测、绘图、预制、安装。根据正常逻辑,阳江项目三台蒸发器、三个环路主管道、主泵、波动管、稳压器等主设备(约1290个可拆盒)及RCP、RIS、RRA、RCV系统辅助管道(约600个可拆盒)保温在冷试后开始(见表1),由此可见核岛反应堆厂房保温关键工作的是可拆盒安装。

3 原施工方案工期分析

可拆保温盒施工流程涉是:实测绘图——预制——试装——修改填棉——安装——调整定位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复杂,需时较长;可拆保温盒之间也有安装逻辑关系,某部分双壁盒未安装将制约其他部分安装。考虑到EM6施工特点、工艺流程等要求,采用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将施工对象按施工过程拆解为技术员实测绘图、车间预制、现场安装三个部分。程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分队,按施工顺序依次完成施工过程,同时保证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均衡和有节奏进行,使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搭接作业。

根据技术员劳动效率推测,平均每天绘制30个可拆盒(按每天实测绘制5个可拆盒,共6个有经验技术员计),以此作为一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技术员实测绘图及审批下发图纸平均需时2天,车间预制平均需时4天(任务单开启0.5天,预制2天,试装和修改1天,填棉0.5天),现场安装平均需时3天(安装1天,调整锁扣和定位1天,消点检查1天)。按照原定方案,冷试后再大面积开展保温施工,编制EM6流水施工的横道图,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原施工方案理论工期为71天。实际上还需考虑PSI封岛7天、CTT打压封岛10天、消点、澄清、配合拆裝、非工作日放假等消耗时间,保守估计工期不少于3个月,原施工方案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4 新施工方案工期分析

为解决工期需求问题,寻找新方法。基于阳江1号机组实际情况即CRDM主线工作延误导致冷试推迟,且CTT打压提前完成。与此同时,管道尾项消缺一直在稳步进行,保温实测制约因素也逐步减少,预计冷试前主设备及辅助管道基本具备保温安装条件。因此,在新的情况与新的条件,经分析采用“先预制安装、再拆满足PSI、PSI后再安装”的策略。这样新施工方案下的工期能优化贡献度成为关键。

工期能优化贡献度分析。按照新施工方案,双壁盒流程变为“实测绘图——预制——试装——修改填棉——安装——调整定位——拆卸——安装”。其中冷试前可完成可拆盒预制安装的系列过程,冷试后主要配合PSI检测拆除,待PSI检测合格后回装。拆除的工作量约1243个双壁盒(其中主设备一次侧734个,辅助管道509个)。结合PSI专项检查计划,编制EM6新方案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3所示。

从冷试开始到PSI封岛有10天拆卸工期,每天平均拆卸125个;从检测完成到热试开始有6天,加上热试升温至60℃有5天机动时间,回装工期11天,每天平均回装114个。由于只涉及简单地拆除和回装,投入足够资源,完全能够实现目标。可以看出,新方案中冷热试间隔理论工期为60天,满足工期要求。

5 施工组织实施安排

在编制新的施工进度计划基础上,可以进行施工组织实施设计。(1)人力资源需求安排。实测绘图是可拆盒加工关键步骤,技术队伍稳定性至关重要,应保证有6个以上经验充分的技术员。冷试期间PSI就需役前检查,拆除量较大,考虑在冷试前先行拆除。其时正处于春节放假,难以妥善组织,需要合理安排留守人员,明确拆除任务量,并限定拆除期限。拆除和回装人员应稳定在10人以上。(2)拆除期间双壁标记、堆放制度。施工技术交底时,需要明确标记、堆放制度。由于大部分可拆盒未打标识牌,为避免丢失、顺序错乱导致回装困难,必须提前做好标记,简单确定可拆盒拼装顺序。拆卸的双壁不允许散乱,须拼成整体。考虑到工期紧张,拆除量大,所有拆卸可拆盒运出岛外较困难,但R区空间狭小,必须合理选择临时堆放位置。堆放时底下应铺垫防火布,整齐有序,不占用通道。经现场核查,确定R232、R247、R312、R322、R332、R410、R420、R430、R512、R522、R532、R520、R849等房间空地可作为堆放场地。(3)拆装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制度。整个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管道、EM2、PSI等多个专业的配合,拆除部位多,因此沟通协调非常重要。首先要准确确定位置,以便提早拆除;其次必须紧密跟随PSI进展,以便及时回装。为避免信息传递错误,各方指定统一接口人,或建立现场共同确认制度,能有效减少重复拆装量。(4)NCR挂牌制度。PSI役前检查后,小部分焊缝存在缺陷导致双壁不能回装。需协调PSI建立NCR挂牌制度,将存在问题位置挂上NCR标识牌,以免回装错误。(5)回装前清洁制度。回装前,班组必须对可拆盒本体以及管道、设备做好清洁,避免灰尘杂物存在。QC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清洁状况进行巡检。

6 实际进度动态调整

根据进度动态控制原理,冷试前完成所有双壁盒安装并不现实,依据管道完成比例分析,冷试前安装70%左右双壁盒,剩余30%在冷热后安装。为了消化这部分可拆盒安装压力,均衡资源,对进度做了以下调整:

(1)考虑春节放假期间工作效率低,为节省资源,将部分双壁拆除提前到冷试前,减少冷试后拆除的工期。(2)与PSI工作深度无缝对接,不再PSI检测全完后再回装,而是完成某部分检测就及时回装,减少回装的压力。(3)PSI检查工期做相应的做强优化,由计划中的44天减少为40天,为保温回装时间提供更充裕的工期。

通过不断地跟踪进展、调整进度,最终实际进度双代号网络图,如图4所示。

7 结语

本文以工程进度管理理论为依据,提前谋划、谨慎分析,通过“工程量计算——原方案工期分析——新施工方案工期优化——施工组织安排——进度计划实施动态调整”等系列步骤,实施新的施工方案,缩短冷热试期间保温工期,在热试前顺利完成热试最小系统保温。实际施工过程中,蒸发器下封头及保养管的人孔双壁未及时实测绘图,导致其在热试升温后才能安装,佐证了可拆盒“提前预制安装、后续配合拆装”是正确选择。

阳江项目1#机组冷试实际开始于2013-3-25,热试开始于2013-5-23,冷热试间隔为两个月,核岛一回路保温安装工期优化得以实现,为后续项目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
核电站护卫队
压水堆核电站α辐射的测量及防护
压水堆核电站严重事故下移动泵的快速响应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
核电站滚动轴承脂润滑策略及应用
基于MFAC-PID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