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去世后谥号文,故又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尤溪)。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理学的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其主要事迹记载在《宋史·朱熹传》中。朱熹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举进士,历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知漳州等职,颇有政绩。朱熹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其《四书章句集注》被元、明、清三代定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之书。南宋淳祐年间将朱熹享祀孔庙。
说起我国的古代经典,很多人随口就会说出“四书五经”。所谓“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它们是我国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也是一般私塾生徒学习的基础教材。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汉唐时期,这四种经典原本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将它们结为一集,合称为“四书”,是到南宋时才发生的事情。开这一先河的,就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
一、朱熹的生平事迹
按祖籍说,朱熹是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的父亲朱松在北宋时登进士第,任政和县(今属福建南平)尉,遂移家闽中,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出生在尤溪。此前一年,金军渡江南下,攻陷建康府(今江苏南京)、越州(今浙江绍兴)等重镇,宋高宗乘船逃到海上,转赴温州,直至本年,才得以借金军北撤的机会回到越州。而同在建炎四年,福建也发生了范汝为领导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朱熹是在兵火中出生的。
虽然身处乱世,但父亲朱松并未因此放松对小朱熹的教育。绍兴四年(1134),朱熹年方五岁,朱松就为他开蒙。绍兴十年(1140),朱松因不肯附和秦桧,请祠(宋朝有所谓“祠禄官”,是领俸禄不视事的闲职)家居,专心教子。绍兴十三年(1143),朱松去世。临终时,他嘱咐十四岁的朱熹,要对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人“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朱熹对父亲奉命唯谨,从学于这三位学者。他在中年时回忆:“某自十六七时下工夫读书,彼时四旁皆无津涯,只自恁地硬著力去做。至今日虽不足道,但当时也是吃了多少辛苦读书。”少年时在刘、胡诸师的指导下苦读经典,对朱熹来说,不仅是宝贵的回忆,也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步。
绍兴十八年(1148),十九岁的朱熹得中进士,少年登科,又是新婚燕尔,可谓春风得意。然而年轻的朱熹并未像一些新进士那样,一得科名,便废书不读,他说:“学者难得都不肯自去著力读书。某登科后,要读书,被人横截直截,某只是不管,一面自读。”三年后,朱熹通过朝廷的授官考试,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在上任途中,他路过延平,拜访了父亲生前的学友李侗,与之论学。起初两人观点并不契合,但朱熹并未自以为是,而是认真听取了李侗的意见。在之后的几年中,朱熹随着对经义体悟的深入,逐渐认同了李侗,遂拜李氏为师,传其性理之学。这是朱熹在学术道路上的重大飞跃。
朱熹在同安任职四年,考满罢归,不久就领了闲职,开始居家治学。从二十九岁到五十岁,朱熹虽然屡受推荐,还曾赴京面见皇帝,并被授予武学博士、枢密院编修官等职,但他都设法辞免,专心研究学问。在这二十年间,朱熹一面讲学,一面编订了《程氏遗书》《八朝名臣言行录》等文献,同时还著有《论语要义》《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周易本义》等著作。在编书、著书的过程中,朱熹对学术的钻研日渐深入,对儒理的认识也越发透彻。到知天命之年时,他已是当世公认的名儒。
朱熹五十岁时,朝廷又任命他知南康军(今江西庐山)。学友吕祖谦、张栻都再三劝他出山,遂受命赴任。到任后,朱熹看到南康“土瘠民稀,役烦税重”,遂向当地士人、父老乃至僧道等“方外闲人”咨询本地利病,以减轻人民负担。同时,他还要求乡绅、父老牵头定时举行本乡、本族的集会,以拉近乡邻、亲族之间的关系,加强基层人民间的互助,以求共度时艰。此外,朱熹又重兴白鹿洞书院,让乡里父老推荐有志于学的青年进入书院学习,他本人每四五天就到书院授课一次,又聘请本地贤士担任学官,教导学子,以培养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朱熹在南康做官期间,当地经历了一次重度旱灾。灾害初起时,朱熹发觉可能将有大旱,于是提前下手准备。他一方面上奏截留本应上缴的资金、粮米,从而储备了大量粮食,一方面敦劝本地富户输米入官,以备赈济。当年南康虽然收成不足常年的三成,但由于朱熹准备得当,使得百姓都能得到赈济,无人外出逃荒。灾后,朱熹还征募灾民修筑江堤,既减少了江船因风涛遇难的风险,又起到以工代赈的作用。从他在南康的普施善政,我们可以看出朱熹不仅是儒学大家,也是一位坐言起行的良吏。
从南康离任后,朱熹又先后做过一些官,但他宦情淡薄,每有新命,不是辞免,就是请祠,偶尔就任,也都是不久就回到治学、著述的生活中。直到六十一岁时知漳州,他才又展现出十几年前治理南康的手段,在当地兴利除弊,恩信大行。绍熙五年(1194),湖南发生瑶民起义,军务紧急之时,朱熹接受了湖南安抚使一职。到任后,他招安了瑶民首领蒲来矢,又整顿武备,清理不称职的将官,虽在任不久,却颇有名臣风范。
宋宁宗登基后,因丞相赵汝愚的推荐,内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朱熹怀着“匡正君德”的热情进京面见宁宗,并连上五份奏章,希望宁宗正心诚意、自强不息,又为宁宗讲《礼记》中的《大学》一篇。一时之间,颇有君臣相得的感觉。
然而好景不长,赵汝愚与另一大臣韩侂胄争权落败,被贬谪。朱熹也因曾经抨击韩侂胄,受到牵连,被排斥出朝廷,改任祠禄官。庆元二年(1196),在韩侂胄的主持下,兴起“庆元党禁”,将赵汝愚、朱熹等人指为“伪学逆党”,分别处以自降职、免官到流放不等的处分。作为所谓“伪学”的领袖人物,朱熹不但被贬职、罢祠,而且朝廷中还出现了一片攻击他的声音。有的人诬蔑他有作风问题,还有人竟“上书乞斩熹”。朱门弟子也连遭迫害,有的被罢官,有的被流放。转眼之间,朱熹一派的学说成了不可触碰的禁忌。
然而,年近古稀的朱熹并未因此灰心,仍然致力于撰述。自“党禁”兴起到他去世,他著成《楚辞集注》,编纂了《韩文考异》,还致力于编修《仪礼经传通解》。他在庆元四年(1198)给友人李季章的信中说:“所以惜此余日,止为所编礼书(指《仪礼经传通解》)已略见端绪而未能就,若更得年余间未死日與了却,亦可瞑目矣。”朱熹敢于坚持自己的治学道路,有着不屈不挠的骨气,由此可见一斑。endprint
庆元六年(1200)三月,七十一岁的朱熹在建阳家中去世。临终前数日,他还坚持白天著书,晚间为门生讲学,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韩侂胄怕他的门生故旧借葬礼集会,竟命令地方官在朱熹葬礼举行时进行“约束”。但是,对所谓“伪学逆党”的打击和迫害终究是不得人心的。嘉泰二年(1202),朝廷恢复了部分“逆党”官员的官职,已去世的朱熹得以“升任”华文阁待制。韩侂胄被杀后,朱熹又被赐谥号为“文”,后人因此称他为朱文公。蒙冤而逝的朱熹,至此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和评价。
二、怎样看待朱熹的历史地位
对于朱熹其人其事,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朱熹的思想上接程颢、程颐,而远宗孔孟,将他视为儒家的正统,如清代的康熙帝就说:“(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评价直追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另一种观点则批评朱熹的学说“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了“人”的发展,成了封建社会禁锢思想、禁锢人性的工具。这两种说法的对立很激烈,但不得不说,确实各自能够反映朱熹思想和学术的一个方面。
从学术传承谱系来说,朱熹是延平先生李侗的弟子,李侗学于罗从彦,罗氏之师则是留下“程门立雪”佳话的杨时,这一系可以算是北宋著名学者“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的嫡传。从思想上看,朱熹继承了“二程”以“理”作为宇宙本源的观点,并发挥“二程”重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理念。老一代著名思想史家侯外庐先生在《宋明理学史》中,这样评价朱熹对“二程”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朱熹建立了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个理学思想体系中的范畴与命题,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使理学思想更严密、更丰富。这个体系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及佛学思想、道教思想,更富于理论的色彩。天理论引入社会政治思想,引入历史哲学,使这些领域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格物致知”“持敬”,乃至“天理”与“性”,都是程颢、程颐曾经讲过,“二程”后学也在不断讲的东西,但他们都没能像朱熹那样,把这些内容整合成一个精致、严密、深刻的思想体系。朱熹认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将世间一切事物都纳入“理”的范畴。他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这样说来,“理”或说“天理”就成了宇宙的本源。在他看来,“理”无始无终,“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是不需依托具体事物维持的存在。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永恒存在、永恒不变的“理”,所以世界万物都来自于它,都受它的统驭,也就都要受它的指导。大到自然规律,小到人伦日用,莫不如此。程朱之学被称为“理学”,其原因正在于这一派的学者认定了“理”或“道”作为永恒的存在,是一切的来源,也是一切的指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正是这一理论的生动阐释。
朱熹既然认定“理”的永恒性质,又说万事万物都源于“理”,都受“理”的统治,那么社会的统治秩序、上下尊卑,自然也不例外。在他看来,人的贤愚、贫富、厚薄、寿夭、昏明,都与先天禀受的气质有关,改变命运的方式是变化气质,而变化气质则要靠加强学习、增进修养来实现。这样的观点固然有利于鼓舞学生砥砺奋进,但无形中也鼓吹了统治秩序恒久不变、不可挑战的思想。根据朱熹弟子黄榦的回忆,朱熹本身就是一个规行矩步、以圣贤之心为心的人,他门下的弟子也多宗其所教,从正心诚意上做功夫,以求变化气质、居敬穷理,走的是“内圣”的道路。历代统治者崇尚朱熹的学说,与其学说中的上述观点是颇有关系的。
但是,规行矩步的儒者,从古至今亦多矣,何以只有朱熹被尊为上承孔孟之心传的“朱夫子”呢?这就要从朱熹的学术水平说起了。
前文提到,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在传承程氏学说的基础上,将理学发展成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他最为人所知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虽然颇遭近现代学者诟病,甚至被说成是束缚我国人民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的罪魁祸首,但其说确是源自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更与儒家先贤重视自我修养的传统一脉相承。而他以“理”为世界本源,将万物统之于“理”的理论,虽然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免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在当时来说,却是一种逻辑自洽、能够解释各种常见现象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同时,论学术水平,朱熹也是南宋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学者。明清时期,有一些宗奉朱子学的人动不动就谈“天道”、说“性理”,本身的学问却非常浅薄,即使著书立说,也无甚高论。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滥竽充数的人,所以后代学者——尤其是清代的考据家——往往把治理学的人看成腐儒,觉得他们的学养非常可疑。但是,朱熹在学术上却是以精深、广博著称的。
儒家治学,以“五经”为先。朱熹于《周易》有《周易本义》,于《诗经》有《诗集传》,于《仪礼》有《仪礼经传通解》,于《尚书》有《传》数篇,晚年时还将自己对《尚书》的理解传授给门生蔡沈,为他著成《书集传》打下了基础。在《春秋》方面,朱熹用“《春秋》之法”衡量《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纲目》。因此,我们说朱熹兼通“五经”,应该并不过分。当然,更为人所知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二程”推崇《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将其与《论语》《孟子》相提并论,朱熹继承了这种观点,分别为上述四种典籍作注,并将其合刊而成《四书章句集注》。他在书中不仅发扬了“二程”及其弟子的旧说,而且在注解中贯彻了以“理”为中心的理学观点,将“理”与“四书”中原有的儒家思想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既宽广又严密的新儒学体系。自南宋之后,“四书”的影响日渐增大,乃至进入科举体系。此外,他还编订、校释了理学前辈周敦颐、张载、“二程”的著作,并撰有记述理学家言行的《伊洛渊源录》,对以往的理学成果做了全面的总结与发扬。
除了致力于儒学研究之外,朱熹在其他领域的兴趣也非常广泛。他曾经校注《参同契》《楚辞》,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校勘编定文集,又搜集宋代名臣的言论事迹,编成《八朝名臣言行录》……在朱熹去世二十多年后,朱门高足(同时也是其女婿)黄榦撰写《朱先生行状》,对他的评价是“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渊微”,可见朱熹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学者。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来,涉猎学术领域如此全面的学者是很少见的。endprint
综上所述,朱熹能够构建起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获得一批衷心信服他、追随他的弟子,主要原因是他具有高超的学术水平;他所创立的学派能够长盛不衰,也与他的学说融合三家(儒、释、道)之精华,集传统文化之大成有很大关系。我们在评价朱熹的历史地位时,如果只提他学说中适合统治者需要的一面,认为他是因为帝王推崇才获得大儒的名头,就未免把他看得太简单了。
三、我们可以向朱熹学什么?
朱熹是生活在距今八百年前的人,他的身上必然有很多封建社会的烙印,如要求妇女“守节”,片面强调“重义”而反对“言利”,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往往也用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这些都是不足为法的。但是,作为一名良吏、一位学者、一代名师,朱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学习知识方面,朱熹那种谦虚谨慎、学而不厌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朱熹幼承家学,丧父后又转益多师,在刘子翚等学者的潜心教导下,遍读儒家经典。当时一般的儒者,只将读书作文看成入仕的敲门砖,应过科举,得了功名,往往便废书不读。朱熹登科时未满二十岁,仍肯专心读书治学,不计功名得失,确是难能可贵。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朱熹颇能抛开定见,不搞先入为主的一套,肯正视他人的优点,并吸取有益的意见,这为他成为儒家一代大师奠定了基础。我们纵观朱熹在学术上的历程,很容易看出他从二十岁中进士后,先后受过李侗、张栻、吕祖谦等人的影响。另外,他与叶适、陈亮、陆九渊等同时代的学者在学术上反复辩驳,因此时人经常把浙东、江西两派的学者视为朱熹在学术上的对手,但朱熹从他们那里吸取的知识也不在少数。明代的大学问家王守仁(阳明)著有《朱子晚年定论》,指出朱熹晚年所持的不少学术观点都与陆九渊颇为相似,这显然是朱熹听取陆九渊意见,并详细思考总结的结果。
其次,按旧时史臣的评价标准来说,朱熹在做地方官时堪称“良吏”。在知南康军任上,朱熹培养良俗、救荒抗旱,事迹已见前述。出知漳州后,他不仅像在南康一样,整饬风气、兴学育才,而且奏罢按旧例由州县分摊的“折茶钱”,又蠲免从前地方官巧立名目收取的“无名之赋”七百多万贯、杂税四百多万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不仅如此,他还奏请在漳州重新勘定田界,以防地主和不法官吏混淆田界,把合理税赋转移到无权无势的百姓身上。可惜的是,朱熹上奏后,先是朝堂有人故意拖延其事,后又有地方头面人物出来控诉朱熹“扰民”,重重阻碍,导致这一良政最终被搁置,未竟全功。但是,朱熹并未灰心,及至他出知潭州,并兼任湖南安抚使时,面对本地的豪猾之徒,仍然不假颜色。史书称他在湖南时“严武备,戢奸吏,抑豪民”,特别是对罪大恶极、鱼肉乡里者敢于果断诛杀,故虽在任不久,当地风气却为之一清。我们从朱熹做地方官时的所作所为来看,可知他不仅重视民生和教育,而且高度注重社会公平,不许官吏、豪强侵渔百姓。现代社会的发展程度远远超過朱熹的时代,但是民生和教育仍然是大众关心的焦点话题,社会上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熹的施政方式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第三,朱熹是一个刚直不阿、遇事敢言、表里如一的人,究其一生行止,实无愧于大儒之称。朱熹的刚直、坦率、不欺,主要体现在他与皇帝、宰相等朝廷顶层人物的相处方面。如宋孝宗总的来说是支持、赞赏朱熹的,但朱熹并不因此而阿谀皇帝。孝宗末年,朱熹曾上书批评道:“陛下即位二十七年,因循荏苒,无尺寸之效可以仰酬圣志。尝反覆思之,无乃燕闲蠖濩之中,虚明应物之地,天理有所未纯,人欲有所未尽,是以为善不能充其量,除恶不能去其根。”又有一个内侍为孝宗所宠,怙势横行,朱熹于奏对时请逐之,孝宗说:“此人是德寿宫(指孝宗的养父,太上皇宋高宗)推荐给我的,说他有才能。”朱熹很不客气地答道:“这种小人如果没有才能,怎么能打动您呢?”宰相留正对朱熹也很有好感,但朱熹在发现留正的错误时,也写了一封信,用很直率的语言批评他。更为难得的是,朱熹在历史上几起几落,颇有“以言贾祸”之嫌,但他始终保持着刚直的本色,不肯与世浮沉,更不肯卖论取官。这种做人做事的风格,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最好体现。
由此可见,朱熹确实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人物。从学术方面说,他学问深厚,不仅治学极有恒心,而且能将各派之学术融会贯通,成为我国12世纪中后期的一位大学问家,同时也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从政事方面说,朱熹的施政以民生为本,重视减轻百姓负担、防止豪强侵害普通民众,这些理念即使在今天也还值得借鉴。从品行方面说,朱熹光明磊落,不唯上,只唯实,故敢于说他人不敢说的话,批评他人不敢批评的人,这种正直、光明的作风,也是今人应该学习借鉴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