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江窑火红 青瓷美如花

2017-10-18 07:06周舒娴
西江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窑场藤县白瓷

周舒娴

浔江窑火红 青瓷美如花

周舒娴

五代时期始出现的青白瓷,从北宋初年开始在我国南方大量生产,窑场分布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形成了影响巨大、规模空前、品质精良、品种繁多、行销海内外的青白瓷系,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显青,青中泛白,也称“影青”。

宋代以后,广西制陶业发展迅速。青白瓷的窑场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南部的北流河流域、郁江流域以及南流江上游部分区域,以容县、藤县、北流、桂平为代表。如今,留存于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中和村的青瓷窑址,反映出当年梧州辉煌的对外贸易历史。

中和窑生产大量日用瓷器

中和窑位于藤县藤州镇中和村(旧称老鸦塘),在距县城约10公里的北流河东岸上,分布着20多座瓷窑。如今,在北流河沿岸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小山丘上,烧瓷器的模具——匣钵堆积如山,遍地皆是。过去,当地群众用匣钵作建房材料和铺路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大量的窑址遗留物,是该处昔日大量生产陶瓷的证明。

中和窑窑址是1963年梧州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3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韦仁义等组队,与中山大学梁剑韬教授等带领的中大历史系实习生来到中和村,先后各自发掘清理了一座古瓷窑。1981年9月,时任中国古瓷研究会副秘书长李辉柄,曾先后两次前来考察。这次发掘,清理出废窑炉两座,采集到各种陶瓷标本1000余件,除了极少数成品外,基本上为残废品。

据资料记载,中和窑的结构为斜坡式龙窑,依山势而建,呈长方形,分窑门、火膛、窑床、烟囱四部分。窑的长宽无统一标准,一般长为10~60米,宽为1.5~3米。中和窑的烧制方法,早期采用一钵一器仰烧法,晚期兼用迭烧法。匣钵的使用,避免了器物直接与火焰接触,防止了污染,提高了产品的光洁度。

中和瓷器造型美观,品种式样繁多,有各式碗、盏、盘、碟、杯、洗、盒、钵、壶、罐、瓶、灯、炉、盂、熏炉、魂瓶、枕、腰鼓和印花模具等,以碗、盏、盘、碟等日用器为主。其器物胎质细腻洁白,胎骨薄而坚硬,叩之有金属声。器物釉色莹润光泽,半透明,白中泛青,以影青釉为主,白釉次之,上釉均匀,胎釉结合紧密。器物形状多变,壶、瓶、罐类多作瓜果状,碗、盏、盘、碟等多呈花瓣形。器物的纹饰也丰富多彩,主要以缠枝花卉图案为主,还有折枝、海水游鱼、海水戏婴等图案,印花模具瓷质有尖状蘑菇形、半球状蘑菇形、平顶等式样,印面所刻花纹分阴、阳两种,颇具特色。其中,有一件飞鸟花卉印花模具,背面刻有“嘉熙二年戊戌岁春季念龙参造”年款,这为中和窑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嘉熙”是南宋理宗赵昀的年号之一,只使用了四年(公元1237~1240年),“嘉熙二年”即公元1238年。

1981年9月21日,故宫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李辉柄和王莉英、杨静荣及广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中和窑考察及采集标本。

据考古资料显示,藤县中和窑是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的一处民间瓷窑。从中和窑的生产能力看,它可提供相当多的产品外销出口。它使用的窑炉,一般都可烧两万余件较大的瓷器。据《宋史·地理志》载,宋代藤州入户籍的有6422户,若每户以五口计约为32110余人,以平均每人每年约用或损坏瓷器三件,则需瓷器约10万件。那么一口窑仅烧四五次,就足以供应藤州所有人家的需要,如无其它销路,产品就会滞销乃至引起窑业的倒闭。中和窑延续了相当长的烧造时间,这表明,中和窑生产的瓷器有别的销路,那就是外销。

中和窑生产的碗有浅喇叭型的,这与当地用碗习惯不符。同时,在当地乃至广西境内至今未发现有中和窑产品出土或传世,这都说明其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供应当地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当时对外贸易对瓷器的需求而烧制的。

中和窑瓷器纹样具有外销特点

广西宋代青白瓷系的器物装饰,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贴塑、镂空等手法均有运用,各窑因创烧年代不同,各有侧重。装饰纹则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所常见的花卉、植物、人物、动物,通常采用对称布局。圆器内壁通常印有花卉、飞禽、游鱼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风味,这些纹饰为耀州窑、定窑、景德镇湖田窑等常见的题材。但是,广西青白瓷则会有一些新的纹饰,为其他窑场所未见。

如藤县中和窑在制作部分盘、盏时,满器内壁先以席纹、菱形纹作衬底,其上再印缠枝花卉纹。另外还有一种纹饰,“以细密的篦纹作波涛汹涌的海水,海水中一尖头张尾、背鳍怒张的海兽,势如翻江倒海,极为生动。”以席纹、珍珠纹、菱形纹为地饰,以海兽纹和缠枝花卉纹为瓷器纹饰设计,这未见于其他窑场,似为中和窑所独创,有学者认为此种海兽纹为魔羯纹。魔羯为印度神话传说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公元4世纪传入中国。隋唐时期,魔羯形象开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部分元素:头部长角,身体如鱼,这种外来的纹饰,可能与这类器物的外销需求有关。

中和窑瓷器出现这种纹饰的器物,表明宋代时广西与其他地区有着文化交流。中和窑瓷器中出现的海水摩羯纹印花模具和青白瓷海水摩羯纹碗,也是中和窑瓷器作为出口外销瓷的另一个证明。

魔羯纹印模及魔羯纹印花碗

景德镇精湛制瓷技术传入藤县

从瓷器烧制数量、种类和样式上看,中和窑窑炉的建造技术展现出相当高的水平,与同时代的景德镇瓷窑技术处于同等层次,如窑炉的分级处理、斜坡斜度的精确设计、窑床的铺沙设置、中间大两头小的样式、膛砖的咬码砌法,都十分有利于窑炉热力的高强度聚集与均匀分布。很显然,中和窑的建造,汲取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窑炉建筑技术。

从出土的瓷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和窑青白瓷制作的高超工艺,它在原料的淘炼遴选、制作工艺和窑炉还原气色的掌握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娴熟的地步。中和窑瓷器产品取材广泛,造型与装饰艺术风格独特,构图布局严谨多变,线条清晰流畅,手法娴熟细腻,显示出极为高超的水准,可与景德镇同期瓷器相媲美。

宋代出入岭南有五条主要通道,《岭外代答》中有记载:“自福建之汀,入广东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逾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入广西之贺,四也;自全入静江,五也。”而唐代则有三条南北干线,分别为:自襄州分别经荆州和鄂州,至衡州而一分为二,一是经郴州过骑田岭至广州,二是经永州至桂州;自洛阳东行至汴州,循运河东南行,经杭州亦可分两道,一是经温州至福建而至岭南道,二是经衢州,循赣水向南经吉州、赣州,越大庾岭至广州及岭南各地;自洛阳经行蔡州、寿州至歙州、寿州。前两道最为重要,也是过岭的必经之路。对比唐代和宋代的干道,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增加的出入岭南的干道都在广东境内。这些变化体现着唐代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移动的趋势。

交通路线的变迁,受制于社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但这种变迁又可以影响途经地区的发展进步。北宋时期,岭南与中央王朝政治中心之间的最短联系通道,由岭南西部的越城岭路转到岭南东部的大庾岭路。至南宋定都临安以后,通道更进一步东移,由惠州东南行经海丰到潮州的“下路”,又成了中央政权与岭南地区最直接、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这两条南北要道的周围,既是人员往来频繁、商业贸易顺畅的地区,也是宋代烧造青白瓷发达的地区。

宋代初年,朝廷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据考古资料记载,在亚洲地区不少国家的古城废墟和沿海地带,陆续发现了我国宋代的许多瓷器及碎片。可见当时瓷器贸易的兴盛。宋开宝四年(971年),北宋朝廷在广州设立了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司,之后在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泉州也相继设立市舶司。全国各地名窑纷纷将产品运到广州,销往海外,而一些瓷器商人为了降低商品成本,谋求差额利润,在出口港附近寻求货源,于是,瓷窑在江河沿岸水运便利的地方应运而生。

藤县地处广西东部的西江流域,处于珠江主干流浔江与支流北流河的交汇处,北可通过梧州的桂江、桂林的漓江,从灵渠过湘江到达长江、汉水水系,为古代岭南水路交通的要冲,是宋代以前中原通往交趾和东南亚的必经之路,这条水路史称“海上丝绸之路”。

唐宋时期,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国内各地的许多外销货物经汉水、长江水系,过灵渠古运河进入珠江的交通线上。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促进了藤县中和窑的崛起和发展。此外,当地瓷土丰富、林木茂密,原料、燃料可以就地取材,为中和窑提供了技术条件。

因此,北宋年间,景德镇制瓷技术通过制瓷工匠迁移到藤县,其路线应该是自景德镇始,经洪州、吉州、赣州越大庾岭,逆西江而上,至藤县北流河边的中和村。来自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与当地人民一起,开设窑场,谱写出藤县、梧州乃至广西制瓷史上的华彩乐章。

中和窑衰落的原因

广西宋代青白瓷窑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乎与两宋300余年国祚相始终。宋末元初,广西青白瓷窑场几乎完全消失,广西境内仅余数处烧造青白瓷的窑场。青白瓷窑场从盛到衰,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引发燃料供应不足,生产成本增加。

制瓷业的发展十分依赖自然资源,其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瓷土、釉料、燃料都来源于大自然,而产品的运输条件、销售市场等方面,也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度相当高。因此,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发生一定变化的时候,会对制瓷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南宋中期以后,燃料的供应不足,渐渐成为制瓷业成本上升的主因之一。

制瓷业需要充足的燃料,是以窑场在选址时除了考虑瓷土、运输条件以外,燃料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宋代的瓷器,烧成温度一般在1200℃~1300℃之间,高温的实现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广西气候温暖湿润,草木资源充足,窑场以柴草为燃料。但是,正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柴草燃料的供应量发生变化,限制了广西宋代制瓷业的持续发展。

由于制瓷业对于燃料的严重依赖性,窑址多选在草木丰茂的地区,为了节约运输草木燃料的成本,通常就近使用窑场周围的草木资源,龙窑一次装烧5万~10万件瓷器,需要燃料6万~12万公斤松柴。一株中龄的松树约重200公斤左右,龙窑一次烧制至少需要300~600株松树,如果该窑场每个月烧一窑,每年每窑烧去3600~7200株树木,而中和村的龙窑有十三座之多,可以想见草木燃料的耗费量。当本地的燃料不足以供应窑场的大量烧造,就需要就近从其他地方获取,离燃料来源地的半径愈大,增加的成本愈高。因此,燃料因素成为制约窑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则加速了燃料短缺的趋势。

二是全国外贸中心由广州向泉州转移,影响了广西青白瓷的生产。

在所有设市舶司的港口中,广州港离广西青白瓷窑场最近,也是南宋后期以前,全国最大的港口,海外贸易繁盛。宋代朱彧所著《萍洲可谈》载:“崇宁初,三路各立提举市舶司,三方唯广州最盛”。北流河、郁江流入西江,属珠江支流,可以顺江而下直抵广州。桂东南青白瓷窑场因与广州市舶司距离较近,水路交通便利,在与北方窑场的竞争中有价格的优势,并不处于下风。各地窑场相互竞争,相互模仿,促使瓷窑数量的增加与窑场规模的扩大。广西的青白瓷由于在海外贸易中占一席之地,其产业在南宋达到鼎盛。

广西宋代青白瓷业,多因广州市舶司的兴起而开始烧造,也随着广州市舶司的衰落而走向衰落。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第二年,又在密州成立市舶司。泉州市舶司设立之前,福建、江西等地的窑场产品卖往海外,往返都须绕道广州,耗时漫长,费重利薄。泉州市舶司设立后,商人可以合理利用季候风的方向,无须绕道广州,合理安排出运和返航的时间,一年即可往返。泉州市舶司在设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未超越广州。到12世纪60年代的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舶司抽分及和买,岁得息钱二百万缗”,泉州与广州几乎平起平坐了,至元代初,泉州已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因此,随着海外贸易中心在南宋晚期北移后,泉州、杭州、明州等港口所在的省份浙江、福建和邻近的江西,由于原有制瓷业本就发达或基础不错,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制瓷业的中心。

三是受到了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和破坏。

宋末元初,元军从滇东侵入广西,攻下邕州、宾州、象州等地,向北直逼静江府。当地军民虽奋力抵抗,但经数月苦战,静江府还是陷落了。元军继续南进,南进过程中遭到各地人民顽强抵抗。1279年,南宋灭亡。元军在占领南方城池的过程中,“拔城必屠”,对各地的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窑场人员或死或逃,纷纷停烧。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野蛮统治,激起了广西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社会动荡不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邕州、宾州民黄大成等叛,梧州、韶州、衡州民相挺而起……”;元贞元年(1295年),“昭、贺、藤、邕、沣、全、柳、吉、赣、南安等处蛮寇窃发”;元贞二年(1296年),“广西贼陈飞、雷通、兰青、谢发寇昭、梧、藤、容等州”,类似的记载不绝于书。

在这样的社会动荡中,青白瓷窑场是难以恢复的。元政权对手工业加强控制,把制瓷业置于管办之下,设立“浮梁瓷局”管理全国制瓷业,把全国的优秀瓷工集中在景德镇,景德镇瓷业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不仅在海外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在国内市场也占有极大的份额,伴随而来的却是其他地区制瓷业的凋零。因此,笔者认为,广西北流河流域的青白瓷窑场在战乱、动荡和破坏中彻底停产。

责任编辑:王佳佳

猜你喜欢
窑场藤县白瓷
何为黑胎青瓷
德化白瓷创作的传承与艺术创新
那年夏天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Assembly集结号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文化藤州
热河窑场
潜心钻研 破茧成蝶
——藤县书法家协会走向全国小记
藤县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