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充市阙家镇火烽村是典型的以农业为基础而发展的村落,保存了大量的农事文化资源。本文重点叙述了火烽村的农事民俗的发展和现状,并分析讨论了农事民俗的演变及现状的原因。
关键词:南充市;火烽村;农事民俗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南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7YC247)
农事民俗是在农民长期的生产耕耘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结晶,火烽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火烽村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勇敢、積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扎根在这片土地,一代一代的将火烽村的农耕文明传承下去,而有的农事民俗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消失。
1 劳动工具
以前,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采用农具加上畜力(耕牛)进行耕作和收割,不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火烽村经历了从传统方式向现代生产的逐渐转变,收割时多采用微耕机来协助劳作,当地人将其叫做“铁牛”。微耕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速度快、便于存放等特点,相较于过去全靠人力的田间生产,着实减轻了村民的工作量。此外,村民还依赖新型的收割机。据当地老人萧国华说,他们家从以前的老式打谷机改成收割机后,家里的农田收割快、还节省劳力。如今他们家儿女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两个小孩和老人,依靠收割机,农忙时还是不需要额外请人的。可见,对当地老百姓来说,现代化的农事工具已逐步变成了必需品。另一方面,传统的犁、锄头,用于运输柴薪、重物的“背架子”[1]等仍是火烽村常用的农事工具,至今仍在各家各户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作物品种
火烽村村民的耕作主要是为满足自身需求,偶尔粮食不足的时候才会去阙家镇购买现成的食物,总体呈现自给自足的特点。火烽村农作物种类较为丰富,饲料作物主要有玉米、红苕等;油料作物主要是以花生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蔬菜方面,主要的有萝卜、四季豆、南瓜、丝瓜等;水果方面主要的有柑橘、梨子、樱桃、琵琶等。
3 牲畜饲养
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对于排遣寂寞、站岗放哨、防止盗窃、保护家园等都有巨大作用。火烽村村民饲养的狗多为土狗,饲养方便,易喂养,不劳人力,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少则一只多则数只。当地人大多不将狗作为肉类食用,在火烽村,肉食来源主要为鸡、鸭、鹅、鱼、猪。鸡、鸭、鹅采取白天放养,晚上圈养的模式,牲畜的饲料主要为自家耕种的玉米,早、中、晚各喂一顿。除了供自家食用,剩余的多带到镇上出售以贴补家用。村里养猪的人家已大不如以前,通常为圈养,由于比较劳人,又不卫生,且一年下来的成本也不小,很多家庭已经不再饲养,有需要时往往选择到镇上采买。几乎没有饲养肉牛的家庭,在当地,牛主要用于耕地,并且随着机械化的发展,饲养耕牛的人家也越来越少了。
4 农事习俗
1.开秧门
早前一二十年,火烽村还很流行“开秧门”的习俗。“开秧门”是在插秧的第一天举行,是农民正式插秧之前的一项内容。火烽村水田较多,村民认为,“开秧门”预示着收成的好坏,为了祈祷风调雨顺,村民会在播种秧苗之前热闹的办一次“开秧门”活动来祈祷水稻获得丰收。按照村民的回忆,在平完秧田,也就是将田地平整成像箱子一样的小方块,在播种育秧之前,要举行“开秧门”活动。“开秧门”那天要烧纸钱,祭神,虔心祈祷无大风大浪。之后,大家一起喝栽秧酒(一般为高粱酒)来预祝庄稼丰收。“开秧门”仪式结束之后,大家才去水田里劳作。如今,“开秧门”的习俗在火烽村已不再盛行了。
2.打谷请客
在火烽村,村民自家劳动力无法完成农作物收割工作时,便会请乡邻亲友来帮忙,主人为表达感谢就会请客吃饭。
在当地,打谷请客要在头天晚上就开始安排饭局,主人通知乡邻亲友前来聚会并拜托大家帮忙。正式打谷的那天早上,主人会为大家准备丰盛的早饭,因为打谷需要充足的体力,干饭和炒菜就成为了第一顿正餐。“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打谷的黄金时间,主人会招呼大家尽量早一些下地,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后,大家已是饥肠辘辘,主人家一般会将午餐准备得“旺实”些。如果打谷子的任务重,中午是不会休息的,大家会连续工作到晚上,日落之际,打谷暂告一段落,主人家会招呼大家坐在一起吃肉、划拳、喝酒来解乏。乡邻亲友临走之际,主人家还会赠送一些烟、酒等以示感谢。在火烽村,请人打谷是要还人情的,待别人家也需要劳动力时,通常也会相互帮忙。
如今,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和新式收割工具的出现,村民基本上都能应对农忙时节。实在缺少劳动力的人家,则会出钱雇人打谷。雇人打谷缺少了传统打谷请客的人情味,更多的是雇佣关系,但也较大程度地减轻了主人家对打谷者的款待精力。
3.穿牛鼻子
为了更好的驯服耕牛,方便耕作,在牛十个月大或者一周岁至两周岁之间,村民会给牛鼻子穿上一个牛鼻环。按照当地郑弟贵老人的说法,他们家给小牛穿牛鼻子时,将小牛绑在树上,防止它乱动踢人,然后准备铁丝,在牛鼻子两个鼻孔中间的薄弱地带将铁丝穿过去,再将绳子穿过铁丝穿过的孔,两端打上一个小结,几天后取出绳子,使其愈合成一个固定的空,再穿上牛鼻绳或者牛鼻环。当牛不听话时,拽牛鼻绳或者牛鼻环就会让牛感到疼痛感,有利于驯服耕牛。
当前,火烽村的耕牛已经大大减少,微耕机已逐渐替代了耕牛,但是,在饲养有牛的家庭,穿牛鼻的习俗仍然存在。至今,火烽村还流传着一句谚语,“二月二,穿牛鼻儿”。据说,农历二月初二那天是穿牛鼻子最好的日子,在那天穿的牛鼻子不会烂,也穿的最好。
4.新米祭天
火烽村以传统农耕为主,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村民对“天”带有敬畏之情。“新米祭天”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干旱、暴雨的气候都对农作物的收成影响巨大。村民最期盼的就是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一般在七、八月份,在粮食收获之后,为了感谢老天爷的保佑,村民就会用所获新米来祭天。新米祭天在当地又叫“给天尝鲜”,煮上一锅热腾腾的米饭,盛出第一碗洒向房顶,喊一句“天老爷吃新米嘞”,以此祈求上天的庇佑,希望来年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5 农事禁忌
“在人类历史的相当长的时期里,习俗是作为规范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不成文法而存在的,具有限制和约束作用的禁忌始终包含在经由传统的积淀而形成的习俗之中,和其他的习俗一起,发挥着规范和指导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禁忌也借助习俗的载体,不斷被人们传承、享用,形成了一种共有的文化通则。”[2]在火烽村,村民非常重视农事禁忌。当地至今仍流行着不少农事禁忌的顺口溜:“正月十六忌耗子,正月二十忌大风,二月二日忌麻雀,七月半敬公婆”。正月十六也就是元宵节后的第一天,要小心老鼠,遇见老鼠是很晦气的。正月二十即现在所说的填仓节、补天节。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补天节是女娲为了拯救世人,用五色石补天的日子。正月二十那天,我国各地的习俗禁忌均不相同。在火烽村,那天要小心大风,不能去田里干活,并且拿一把谷草用石头压住,用这样的方法祈祷平安。二月二日那天要当心麻雀偷吃农作物,否则将不利于收成。七月半是地狱开门日,在那天要烧纸钱、点香蜡来祭拜老人,祈祷先人的庇佑。根据访谈情况看,当地很多村民并不知晓上述禁忌的理由,也不了解这些禁忌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只道是“前人兴,后人跟”,通过口耳相传,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调查显示,在火烽村,很多农事习俗已经趋向简化甚至逐步消失了。比如打春牛,打春牛又叫“鞭春”、“打土牛”等,在立春这一天,先向土牛作揖,然后用鞭子鞭打土牛,被鞭打后,土牛身上的泥土被人们捡拾,放在自家田土里以示吉祥。打春牛预示着农耕的开始,提醒畜力和人们当抓紧时间,努力耕耘,不要耽误了好时节。如今,打春牛这个习俗基本消逝了,一是微耕机逐渐代替了畜力,二是饲养耕牛劳人。在年轻一代的村民中,很多都不知道什么是打春牛了。
与此同时,秧苗会、吃打谷席、捉黄鳝的农事习俗也几乎消失。秧苗会是指栽秧完成后举行的农事庆贺活动。为了庆贺栽秧顺利完成,大家会一起凑钱聚餐、听戏、娱乐以缓解农事辛劳。吃打谷席则是在打完谷子之后,为了庆祝丰收,村民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庆祝丰收。以前还有用夹子和竹笼来捉黄鳝改善生活的,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这些老一辈耳熟能详的习俗已然成为回忆。
6 结语
农事习俗是农民长期劳作孕育的灿烂成果,展现了人们劳作中的积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今,火烽村的农事习俗已由繁杂逐渐趋向简化,还有的渐渐衰落甚至消失。“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还在加快,大多数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为填补农村壮劳力缺口,农户要么把土地包给别人耕种,要么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前者有利于土地规模化,后者有利于农业机械化。”[3]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也正是因为机械化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农事习俗的发展演变固然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不适应当前生活和劳作的习俗自然会遭到淘汰,但乡邻亲友间友好互助、团结协作的传统思想仍值得不断发扬。
参考文献
[1]刘昌林:《民俗风情》,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第51页。
[2]色音:《今日人类学民族学论丛: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128页。
[3]王萍:《论农业机械化与土地规模化》,《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年第4期,第67-68页。
作者简介
张爱林(1995-),女,汉,四川内江,大学本科,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