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勋
当我们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一位老翁看着落日,闻着泥土的芬芳,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田园的宁静与平淡?当我们读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时候,眼前是否看到了一个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下憔悴又愁容满面的妇人呢?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性极强的学科。语文的独特性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上,那么,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就应该开辟出一片艺术美的天地,让语文在“意境”中升华,让思维在“意境”中绽放。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看来,语文课堂应该逐渐摆脱传统知识注入式、平面式的传授,仅仅局限于分析课文的字词句段和中心思想,而应该转变成启发式、多维式模式,将课本中平面单维的素材以立体多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走入文学的意境,让他们主动地体会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完全置于开放的状态,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作为一个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初步形成了一个“意境式”教学的理念。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创新思维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倡,语文作为最基础和最传统的学科,更应该优先执行先进的教育方针,不能再以“填鸭式”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硬地去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从字词句段的深入探究转变为故事和主人公的逐渐进入,要把一堂语文课当做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学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老师便是故事的导演,我们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体会和想象,让他们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表达。笔者相信所有优秀的作品都不是空穴来风,它当中必定融入了生活的点滴和人间的冷暖,作者通过人或物,终究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学生进入其中再走一遭,浅则体验文中呈现的世界,深则感受作者的情怀,更则对原有的思想做一个更深的探究和升华。就笔者看来,语文课堂如此的改变,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效果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自然学生的兴趣也就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老师也不用费尽心思地监督学生学习,而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精彩的课程。
语言本就是一门精妙绝伦的艺术,更何况语文还是我们本土的语言,因而中学语文的教学就更不能拘泥于文字的识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跳跃性时期,这个时期老师不能把學生的思维禁锢于一个既定的模式,应该是更多地为他们提供素材,让他们去发掘,去思考,去创造。如果说数学老师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启蒙者,那语文老师便是创造性思维的引导者。语文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正好提供了丰富的想象资源,老师带着学生走入其中,和学生一起搭建一个“文中的世界”,然后在“世界中”与作者相遇,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的感情,从而达到心灵的碰撞,思想的升华。如此的切身体会,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课文的意图和思想感情,并不需要老师再去生拉硬套强加于学生。
当然,无论教育如何改革,中国的应试教育目前还是不会改变,那么问题便来了,如此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是否可以让学生应对当前的考试呢?这便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良好的语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语感也是在语文应试中必胜的法宝。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明确的解释: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叶圣陶提到的“灵敏的感觉”是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就语文学习来说,这种直觉是指无须凭借有关的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在一听一读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既不费时也不费力,似乎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优秀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正能表达他的旨趣。作为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如此看来,我们平常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并非是与应试相脱离,长期的“意境式”引导让学生无形之中提高了语感,那么即便是在考试中,面对陌生的文章,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也能主动进入意境,凭借对语言的感知和灵敏度恰到好处把握文章的中心,而不至于对问题的回答出现偏题跑题和主观臆断的现象。
除此以外,语文教学的第二大任务就是写作。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交作文作业时拖沓的现象极其频繁,其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也并不乐意老师每天追着他们要作业,其实他们是在作文里实在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可是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边进行意境式引导,一边鼓励学生把脑海中的所思所想大胆地表达出来,笔者相信可能会有比较可观的效果。中学的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脑中会有无数的天马行空,有时也会触景生情,让学生尽量地表达出来,写在纸上,不乏是一个良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会是无病呻吟,他一定融入了自身思考和情感,一旦进入感情,我们便不用刻意去教学生如何语言华美,用词恰当,他们自然会为自己情感的准确表达而费尽心思,仔细推敲,如此长期以往的培养,写作的语感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那么写作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1世纪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思想的丰富和思维的活跃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老师作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一定要在这个时期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思维,勇于创新。换句话说,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能某个人灵感的突然迸发或者是天赋使然,这是需要长期完善的思维构建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这并不是一句单纯的赞美,因为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可塑性极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你听我讲的模式中走出来,引导他们走进文章描绘的情境当中,站在作者的身旁,同喜抑或同悲,让思想得到碰撞,心灵达到共鸣,进而完善的思维开始建立,创造的种子便在心中播下。种子在意境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绽放出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