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远
摘 要:明清以来,中原地区的城乡格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开封、洛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体系逐渐建立,成为重要物资流通的根本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抱布贸丝”的交易模式。而随着商品在城乡中的快速流通,中原地区的城乡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分别是以重要物资集散和流通为主的高级市场,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的中级市场,以及作为过渡环节的初级市场。城乡交通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市场层级的形成。
关键词:明清时期;商业交通体系;中原市场等级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9-0124-06
明清以来,虽然中原地区与东部沿海经济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受商品流通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地区传统的商业交通和市场等级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铁路等近代因素进入中原内陆之前,城乡地区商业交通体系逐渐形成,并围绕重要商业城镇的交通分布,出现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快速流通的市场体系,对中原地区商品经济的规模,传统城乡的变迁,市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业交通
1.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
陆路方面,作为封建王朝的国都及陪都,洛阳、开封等地逐渐形成了众多官修驿道,并呈现出沿政治中心向周围辐射的特点。明清时期这样的官修驿道或驰道被称为“省道”,这些官道“地居天中,北通直隶,西联秦晋,南接江淮湖楚”①,成为中原地区向其他地区陆路运输的重要载体。据统计,至清代前期,中原地区驿站超过了100个,并有急递铺近900所,铺役超过3000人。②
在水运交通方面,由于黄河在明清两代河道常常淤积,又屡发水灾,未成为水路航运的主体。淮河、丹河、卫河、贾鲁河等诸水系在水路运输方面越来越重要。以豫南的丹水为例,明代中后期以来,自南阳府至丹江口地区,丹水上的粮船可达10米长、2米宽,能够运粮150石左右,这是河面最宽的地区,而从荆紫关到陕西龙驹寨的丹水,则可以行驶5—6米长、1米宽的粮船,运粮有20石左右。③从总体上看,淮河连接了中原地区东西的水路,丹河、白河连接了中原地区到湖广、陕西的水路,卫河、沙河、颍河与贾鲁河一起连接了豫北至豫东的水路。
明代中期以后,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体系形成,以开封府、河南府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尤其是以运输为主的地理格局开始形成,对城镇的分布,市场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
2.重要城镇的商业交通
随着明清时期全国水陆交通格局的形成,出现了一大批由商人和士大夫撰写的商书,其中重点描绘了交通线路,如安徽商人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清代晋商编写的《天下路程图引》等,笔者参考这些文献后发现,以开封府、河南府等地为主的水陆交通,形成了中原地区城乡商业交通体系。
开封府是中原地区交通体系的核心,这与其地理位置重要有很大关系。作为明清两代布政使司所在地,开封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中原地区进口、出口商货,多从开封府周转。如粮食运输,开封府州、县的粮食流通,除中原地区其他州、县外,北方直隶、山东大宗豆麦、杂粮,经运河抵临清后,沿漳、卫水进入“彰德、卫辉二府之楚旺、道口等处”④后,经由彰德府、卫辉府进入开封等地;而南方的大米则通过正阳地区缴税,“完税后继续经水路在颍河装船逆流上行,沿西北向数十里经安徽阜阳进入河南,向北行130余里至周家口,转贾鲁河北上200余里,经朱仙镇再转陆路装车,陆行40余里至开封府”⑤。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粮食外进入开封府流通的其他商货,主要分东西两条道路进行运输,西部多产自湖广、四川的商货,一般沿汉水流域向西北进入南阳府赊旗镇(今社旗县),经唐、白河水运后再由陆路沿着三鸦口向北进入北舞渡,后转水运进入周口,再经贾鲁河进入开封府;而东部的商货则依然经运河北上,沿南米北运的运粮通道进入开封府。众多商货在开封进行整合之后,沿黄河、卫河到达道口等地,后经运河进入北方地区。因此明清以来,中原地区以开封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南北两条重要的省际交通路线,使水陆交通要道上的朱仙镇、周家口、赊旗、北舞渡等地迅速成为地区商业中心,其商业规模在清代中期一度超过了开封府。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也是明清时期中原交通网络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自明代中期以来,以洛阳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些主要的商业线路。就省内来看,上文所描述的四川、湖广等地的货物,经赊旗镇后经陆路转运洛阳,而东南方经周口的货物,在北舞渡转陆运后仍然转运洛阳。但洛阳附近最重要的商业交通地位,主要体现在其连接了西北部省份通过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进行商业运输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大宗的丝织品、绸缎、药材、皮制品和山货,是西北部省份进入南方流通的主要商品。笔者参阅清代的《天下路程图引》⑥后认为,明清时期的商人们以河南府为中心,依托大量的官道,部分走水运,形成了两条主要道路。
其一是京师到洛阳。自京师(北京)出发,经直隶入邯郸后至豫北彰德府,后经卫辉府沿黄河北麓进入怀庆府清化镇(今焦作市博爱县),再由清化至河内(今焦作沁阳)后进入洛阳。此线路是明清时期朝廷向华北、西部地区运送军粮和其他重要物資,以及西部向京师缴纳赋税的主要路线。
其二是太原到洛阳。这是一条跨国的商业路线,以洛阳为起点,与上条路线的终端相反,经河内进入清化镇后,沿着山西泽州、潞州进入太原府,然后经张家口进入恰克图,最终抵达俄国境内,笔者认为这是万里茶路的北段,也是山西商人进入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主要道路。
与前文开封府连接的重要商路对比来看,由湖广、四川、东南进入洛阳,连接京师、太原、张家口和俄国的路线,则是东南(西南)到中原地区再到京师或境外的路线,这条线路沟通了中原和其他区域,以洛阳为中心的又一商业交通线路,使河内、清化、道口、楚旺等地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除开封和洛阳外,赊旗、北舞渡也是明清中原地区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赊旗为例,赊旗镇地处中原西南部的南阳府地区,潘、赵二河在此交汇后注入唐河,因此被称为“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⑦。前文论述在开封、洛阳等地集散后要被运往湖广及四川的商品,大多要在赊旗的码头上集中。而东南地区的商货,也要经运河进入正阳关后,由水运进入赊旗镇。笔者认为,通过赊旗显现出来的主要商路有三条。第一条是经赊旗到南阳方城,此地是南阳地区的中心所在,由省城开封经许州、郑县至叶县后经赊旗至南阳,再向东西延伸;第二条道路是商货经湖广后进入襄阳,在樊城入汉水后抵达汉口,最终再进入赊旗,也就是商书中的所谓“赊——汉线”⑧;第三条路则是从陈州府进入周家口,然后经由舞阳至北舞渡镇,再由三鸦路后进入赊旗镇。这些商路也沟通了前文中东南——开封一路,扩大了两条原本孤立的线路上的商品的流通范围。这样东部及江南的商货经正阳关进入周口后,可通过转运赊旗连接汉口、四川和西南地区,并通过前文洛阳地区的便利交通,使西南、湖广及东南的商货向西北和京师进行流通。endprint
除此之外,北舞渡、周家口、荆紫关等地也是明清中原城乡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如北舞渡“水陆适中,停泊投憩,秦晋吴楚商货往来,陆行者易舟,水行者易车”⑨,是连接周家口与赊旗的重要节点;荆紫关“界连秦楚,水陆并通”⑩,是湖广连接中原地区通向西北和江南的重要门户。笔者认为,城乡市镇不仅组成了明清中原城乡交通网络体系,也是明清时期中原城乡层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明清时期中原地区重要物资的流通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流通的重要物资,是粮食、茶叶、棉花等,其中粮食是最大宗的货物。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已成为全国主要粮产区,如豫北林县“市无奇赢,抱布握粟”B11,仅乾隆年间的《林县志》记载的十个商业集市中,从事粮食贩运及加工的商家就有80余家,占所有商行总数的20%。B12邓玉娜认为B13,税粮依然是明清河南粮食运输的大宗,从中原产粮地向周边省份运输,即运往山、陕、甘,京津和湖广、安徽等地。因此以粮食为主的漕运,依然是明清中原地区物资流通的最大宗。当漕粮进入开封等地集散后,在朱仙镇、开封城内进行整理后走水路,向北通过楚旺、道口进入运河,沿临清北上天津,直达京畿等地。道口镇“为滑浚屯粮大镇”,自明代后期就是中原地区漕运重镇,至清代中期,每年运输粮食超过8000石,当地粮行日交易杂粮20万斤。B14
除税粮外,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粮食,向西进入山陕地区,向北进入京津冀,向东进入山东和江苏,向南则是流入湖广、四川等地。如进入山陕地区,需要走前开封至洛阳进入太原的商路,如康熙年间山西当地官员认为:“历年以来,不但沁地小民仰给于潞、泽、河南之粮粟,即太原府属南州县,汾州府东州县,并仰给于潞、泽、河南抵运沁之粮粟。”B15
除此之外,粮食向东南地区贩运,需要自开封府入贾鲁河水运,到赊旗后转入汉水流域。更多的则是周口至安徽凤阳关,这是明代后期至终清一代安徽凤阳关缴税最多的货物。这些粮食有些来自豫南信阳、南阳,每年有数百万石之多,还有些则来自开封府和陈州府,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前者。B16
茶叶是明清中原地区流通的又一重要物资。中原地区以荆紫关、赊旗镇为最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明代中期以后,“茶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B17,而赊旗则是这条运输线路中最重要的环节,茶叶在赊旗镇被重新集散和分包,然后运销各地,赊旗镇大量的骡马店、大车店成为运输茶叶的重要载体,也是万里茶路在中原地区由水路转为陆路的关键。笔者参阅山西祁县商人“大德诚”相关文献后发现,赊旗等地的茶叶运输的最终目的地省内是北舞渡、开封、洛阳等地,省外则至山西、直隶及更远地区,最终进入俄国。
棉花是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大量種植的经济作物,中原地区的棉花集中在三个地区种植,一是彰德府、怀庆府,二是孟津、洛宁等地,三是正阳等地。清代中期,中原地区的棉花主要通过两条商路,向西北和江南地区流通。向西北流通的棉花一般在河南府以洛阳为中心的城镇集散,然后向西和北进入山、陕、甘地区;向江南流通的棉花,则在陈州府周家口附近集散,通过运河和汉水流域进入苏、松、杭一带。
明清时期中原市场上流通的物资还有绸缎、瓷器、糖和其他山货,大体上也遵循以开封、洛阳、周口、赊旗为重要集散地,分别向西北和江南进行流通的路线。可见明代中期以后,中原地区通过重要商镇的连接,沟通了京畿、山陕甘与湖广、江南的商业道路,使区域间的商品流通成为可能。
三、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市场等级
市场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的高级领域,对传统城镇的分布,商品流通的规模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施坚雅将市场理论引入历史学研究,他根据对清代四川的长期推衍,提出了著名的集市体系理论,即将明清时期的中国分为八个等级的“中心地”。市场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檀通过长期对明清中原地区城镇的考察,将全国划分为流通枢纽城市、中等商业城镇和农村集市三大层级。B18笔者主要按照其划分方式,并参考几种主要物资的流通情况,对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市场等级进行考察。
1.中原地区的高级市场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城乡市场体系的最大变化,就是高级市场在明代中期以前以宗藩消费城市为主,到了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变为以流通枢纽城镇为主。如开封,明代中期以前的开封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一个高级市场,傅衣凌在考察了明开封的城市功能和消费后认为,开封在明代中期以前的结构和布局是贵族宗藩奢侈消费为主的城市经济,是中原城市经济的主体。明代中期以后,中原地区逐渐沿主要交通要道,出现了一大批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流通水平较高的高级市场,城市功能的转变使开封转为中级市场。笔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原地区高级市场的出现,既依赖水陆便捷的交通,又促进了各种物资围绕当地集散。这一时期中原地区高级市场,大多分布于黄河、淮河、贾鲁河及汉江沿线,即清化镇、朱仙镇、周家口、赊旗镇等。
清化镇位于豫西北怀庆府,是中原地区北部最重要高级商业市场,也是中原地区同晋、冀商品流通的主要场所。从商业交通的角度来看,清化镇南部有一条明代中期建造的官道,可以直通河内县城。怀庆府乃至河南府、卫辉府的大量粮食,在清化镇集散后通过这条道路直接通往泽、潞地区,是晋东南和豫西北主要的商品流通中介。而清化镇的水路贸易,主要依靠丹河、沁河和古运粮河实现。清雍正年间,丹河、沁河河道被巡抚田文镜进一步拓宽后,清化镇将怀庆府和卫辉府连接起来,分别将大量商货经水路运至卫辉府道口镇,进入运河后进入京津冀地区。而北地的杂粮反向进入山西、陕西,进一步提高了清化镇的商业市场地位。在这些流通的物资中,清中期以前,粮食和铁器是清化镇流通的最主要商品。清中期以后,怀庆府的药材、木器、竹器、纸张、水烟等,成为清化镇流通的最大宗物资,清化镇的商户超过了千家,成为豫西北最大的商业流通中心,自然属于高级市场的范畴。
朱仙镇位于开封府东南,其繁荣得益于贾鲁河的修浚,以及明中后期以来开封宗藩经济的衰退。明代后期,出于漕运的需要,屡次治理贾鲁河,使其“南自郑州疏汴,历中牟、祥符西南境之朱仙镇,经吕蒙潭至周家口,会沙、涡、汝、颍诸水,以达于淮”B19。根据明末商书记载,淮安至开封地区的水路,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就是从正阳关经颍河入河南,然后经另一重要商镇周家口后,开始由贾鲁河北上200里抵达朱仙镇。B20该河自北向南流经朱仙镇,将其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各地商货沿水路在此集散。而在陆路上,朱仙镇内有几条街道,流通作用非常明显。如南关大街连接通往许州、汉口的驿道,北关大街连接通往开封和卫辉府的道路。其他几条道路,也分别和归德府、河南府、陕州等地相连。B21明代中后期至清乾隆朝,其商业规模远远超过了明代宗藩经济繁荣的开封。朱仙镇的东镇是整个豫东杂粮、米麦及杂货的集散中心,而西镇则聚集着京师、天津和江南地区流通至此的布匹、绸缎和年画铺等。朱仙镇的商贸辐射范围不仅包括开封府辖区内的各个州县,同时还能影响到河南北部的一些州县,例如归德、彰德、卫辉等府。B22清中期朱仙镇鼎盛时,人口达30余万,商户“四万余家”。B23endprint
周口是豫东地区又一高级市场,周口商业兴盛始于清初,并在清中期达到高峰。笔者参考周口地区碑刻资料后发现,周口镇在最繁华的时候,全镇商号有将近2000家,镇上有街道100多条,全镇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有20万。清道光朝前后,周口镇的商业交易总额可以达到五六百万两,其中山陕两地的商人占据了一半的份额。从交易内容来看,一方面周口是开封等地农产品、粮食以及部分经济作物的集中地,另一方面也是江南货物(丝绸、布匹、大米)的转运地。其商品流通的范围最远向东至商水、沈丘,最北可以到达开封辖县,最南可以到达南阳、光州、固始,最西可以到达汝州、许昌等地。B24
赊旗镇位于汉水支流唐河沿线,是豫南与山西陕西还有湖广地区商品交换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对俄国茶叶贸易的转运枢纽,是明清豫南地区的高级商业市场。早在明代中后期,这里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水陆码头,在商业兴盛时期,河道之内帆樯林立,首尾相连,桅杆一眼望不到头,停泊的船只最多时有500多只,最长可以绵延将近40公里。到了清代,赊旗镇商业规模又有所扩大,其中规模较大的商户超过了400家。B25“镇内商业门类齐全,七十二道街分行业相聚经营。街曰山货街、木厂街、骡店街、铜器街、瓷器街、豆腐街等,铺面相连,商号众多。”B26长期在赊旗镇经商的人口最多时超过了14万。赊旗镇上有几家比较大的商号,主要经营粮食、棉花、土特产、骆驼运输以及山西食盐,同时都还兼营杂货。在商品流通方面,一方面附近州县的粮食和棉花在此集散,另一方面,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货物,例如糖,纸制品,中药材,瓷器,纺织品,皮革制品等都需要在此转运。
2.中级市场
中级市场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批发,二是零售。它向上为高一级的市场提供某一专门的商品,供其向更远的市场集散;向下为初级市场提供种类繁多的货品,供其直接将商品送入消费终端。笔者认为,明清时期符合这些条件的中级市场,是开封、洛阳、北舞渡和荆紫关等城镇。
在明代中期以后,开封就由高级市场转变为中级市场。虽然明中期以前,开封的城市经济消费很高,但多为宗藩奢侈性消费,因此不能构成高级的商品经济流通的条件。从明代中后期以来,省府为了传递政令的需要,围绕开封建设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这也为商贸流通提供了便利。因此清初以来,开封成为中原地区很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而当地商品除了满足本地消费市场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商品要从这里经过多次转手之后,重新发往全国各地。开封城内的许多客店和从事运输生意的骡马店,就是为来往客商服务的。而到了清代以后,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开封城的商业主体结构转为居民服务行业为主,出省外贸则次之。朱仙镇和开封城的商业开始有了层级上的区分,朱仙镇多以中转批发贸易为主,开封城以市内消费为主,两者形成了一个高低搭配的关系。而开封发达的交通网络,使朱仙镇的商品货物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内进行流通。朱仙镇对开封市场同样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开封城内居民消费的粮食一部分需要经过朱仙镇转运。
洛阳不仅是河南府的中心,也因地理位置成为周边西北省份以及江南地区商品物流的重要集散地。洛阳的商业规模在清中期达到最高峰。嘉道时期,聚集在洛阳的商贩超过千家,年營业额在四五百万两。洛阳最多的商人是陕西和山西人,他们的营业额占全部营业额的将近一半。洛阳市场上流通的货物主要是南方的丝织品和纺织品以及南方杂货,同时还有西北地区的皮制品药材棉花等。其中,棉花、棉布、油料是由本地集散转运的。B27
北舞渡在沙河和辉河的交汇处,商贸物流频繁,人员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个水陆转运码头,也成为连接周家口、赊旗镇两大高级市场的物资集散中心,有“填不满的北舞渡”之谓,是中部重要的中级市场。北舞渡商业在清中期达到高峰,后因战乱遭到严重的破坏,此后一直未能恢复。这里流通的货物以周边省份产出的棉花、粮食、油料为大宗,输入商品主要是各地杂货。长期活跃在北舞渡的商人以山、陕两地居多。北舞渡的商贸活动辐射范围大约以100公里为限,主要是周围的州府县,如叶县、临颍、西平等等。北舞渡虽然地理范围有限,但是由于连接周口镇和赊旗镇两大商业重镇,其商贸物流的范围可以辐射周边十几个省份,在其鼎盛时期,在此地的行商坐贾估计有四五百家。B28
荆紫关,因为扼守丹江水道而成为豫南商业中级市场。荆紫关“西北与陕西商南县接壤,西与湖北郧县接壤,界连秦楚,水陆并通”B29,是陕西湖北进入河南的咽喉要道。在长期的经营中,荆紫关产生了一些相对比较固定的帮会、商号以及运输商号。这里也成了省内土特产和江浙及西北省份工业制成品的集散中转市场。这些帮会大多是外地商人以地缘关系相互结合。商号则是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如收购山货,贩卖丝绸,采办药材,经营食盐,办理钱庄等。这些行业虽然都是经商,但是由于行业性质不同,所以渐渐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商号。荆紫关对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有桐油、漆器、药材、木耳等,进口的商品则是北方地区少有的食盐、糖果、茶叶、纺织品等。一直到民国初年,荆紫关的商业活动都保持着非常活跃的状态。
3.初级市场
与高级市场和中级市场不同的是,初级市场直接面对消费群体,在初级市场,商品的流通方向基本都是单向的,即从市场到消费者手中,很少会经过商品集散周转进入更高一级的市场中。笔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初级市场,多是一些小型的集市和庙会,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的生活生产交易需求,主要分布在一般乡村周围。还有一些定期的初级市场,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不但当地人会参加,一些客商也会聚集到这里。这样的初级市场,农副产品为商品交流的主流。
笔者经研究后发现,虽然中原地区的集市庙会开市非常频繁,但是由于这些集市上的商品多是单向流动,即很少有集市既向消费市场输出商品,又为上一级市场采买货物,这就导致了集市众多,但交易规模不大的局面。初级市场上的消费者为农民,虽然接触到整个巨大的贸易网络,但是却没有能够将自己的产品送到更远的市场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明清中原地区集镇虽然数目多,交易频繁,但是整个商业发展缓慢滞后的原因。endprint
在空間分布上,笔者通过对方志进行量化计算,可以发现,中原地区的集镇在和县府的距离分布上,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态。根据邓玉娜的研究来看,全省集镇在分布上比较平均,如果以图形来表示的话,这些集镇以县府所在地为圆心,呈现出一个同心圆的形态。B30在一定空间内,集镇数量最多的是在距离县府50里以内的地方。具体到每个州县而言,豫东和豫南每个州县所拥有的集镇数量最高,豫东每个州县超过40个,豫南超过30个,而豫西和豫北地区由于山地丘陵较多,集镇并不是很密集。但总体来看,清代中原地区初级市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明代。如郑州周边的集镇数量在明清时期就有很大不同,明中后期郑州地区有9个集市B31,清代中后期就有15个之多B32。可见清代郑州周边的集镇数量,明显多于嘉靖年间郑州周边的集镇数量,这样的变化,在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方志记载中较为普遍,反映了明清之际中原地区初级市场的发展变化。
明清时期,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原地区传统的商业交通和市场等级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铁路等近代因素进入中原内陆之前,城乡地区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并围绕重要商镇的交通线路,出现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快速流通的城乡市场。这些城乡市场按照水陆交通条件的差异,以及流通物资的种类,成为区域性物资流通中心。市场机制在城镇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其具体表现为:城乡市场层级结构明显,生活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流通速度加快,最终决定了中原地区城乡发育的不平衡性,并最终造成了中原城乡数量和规模的变化。与东部沿海和江南地区相比,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商品经济的规模,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较大差距,但从市场层级的完整性来看,中原地区的市场发育较为充分,层级明显。虽然仅仅用三级市场的演变,来勾勒整个明清时期中原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是不可靠的。但如果用市场的中心地位,来证明城乡交通发展对城乡经济市场的巨大影响,三级市场模式又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交通的发展,流通性市镇经济的兴起,即促成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城乡市场体系的建立,又是城乡历史变迁的决定因素。
注释
①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19辑,《雍正十年五月十八日河东总督田文镜奏报》,台湾“故宫博物院”,1977年,第741页。
②河南省交通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公路运输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第99—101页。
③徐少华、江凌:《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的交通与城镇经济发展》,《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3期。
④许檀:《明清时期的开封商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⑤⑧B20黄汴:《天下水陆路程》卷五,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6、76、148—149页。
⑥憺漪子:《天下路程图引》,转引自张鹏伟:《清代河南商路与商品经济》,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7页。
⑦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三,《建置》,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261页。
⑨乾隆《舞阳县志》卷十,《艺文》,清乾隆十年刻本,第51页。
⑩B29咸丰《淅川厅志》卷一,《建置志·营讯》,《中国方志丛书》第447号,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年,第110、110页。
B11B12乾隆《林县志》卷五,《风土》,清乾隆十七年刻本,第172、179—180页。
B13邓玉娜:《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第14—17页。
B14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5页。
B15乾隆《沁州志》卷十,《艺文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第11页。
B16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乾隆四十年七月十三日两江总督高晋奏》,台湾“故宫博物院”,1982年,第3309页。
B17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三联书店,1957年,第304页。
B18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B19光绪《祥符县志》卷七,《河渠》,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第143页。
B21开封教育试验区教材部:《岳飞与朱仙镇》,1934年,第35页。
B22许檀:《清代河南朱仙镇的商业》,《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B23王兴亚:《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B24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B25B26南阳地区商业志编委会:《南阳地区商业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第46、46页。
B27许檀:《清代中叶的洛阳商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B28许檀:《清代河南的北舞渡镇》,《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B30笔者这里选用邓玉娜对于清代河南城镇的“同心圆”说。邓玉娜:《清代河南集镇的空间分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B31嘉靖《郑州志》卷上,《建置志·集镇》,中州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15—17页。
B32民国《郑县志》卷三,《建置志·集镇》,中州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15年,第86—87页。
责任编辑:王 轲
Commercial Traffic and Urban and Rural Commercial Grade in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u Zhiyuan
Abstract: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have further developed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 water and land traffic system centered on Kaifeng, Luoyang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which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circulation of important materials and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rade model "laber exchange". With the rapid circulation of good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urban and rural market system in Henan Province gradually formed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rket groups. First was the senior market which distributed and circulated important materials; second was the intermediate market which mainly sold the primary products; and the third was the primary market which was a transition market. Urban and rural traffic system wa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which in turn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ket grade.
Key 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mmercial traffic; market grade in Henan Provinceendprint